春季食笋指南:牢记“3不吃2不加1不多”

春季食笋指南:牢记“3不吃、2不加、1不多”
春天的到来带来了春笋这一不可多得的美食 。尽管竹笋四季皆有,但唯有春笋与冬笋最为美味,享有“菜王”之美誉 。春笋为竹笋初生的嫩芽 , 其笋体洁白脆嫩 , 味道鲜美,适宜于凉拌、煎炒、炖汤等多种烹饪方式 。除了美味之外,春笋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且热量较低,仅为25大卡,约为米饭的五分之一 , 既减脂又健康 。
然而,在享用春笋的同时,还需注意以下“禁忌”以确保食用的健康与安全:

  1. 绿色春笋勿食:新鲜的春笋应为洁白色 , 纤维较少,口感爽脆 。随着生长,春笋颜色会逐渐变黄乃至变绿,成为老笋 。老笋纤维较多,口感较差 , 对肠胃刺激较大 , 可能导致胃酸、胃痛等不适 。
  2. 生春笋勿食:春笋含有大量草酸,可与钙结合成草酸钙,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过多积累易形成结石 。因此 , 春笋需经过焯水处理后方可食用 。
  3. 隔夜春笋勿食:春笋不宜存放过长时间,以免滋生细菌和亚硝酸盐,损害身体健康 。为避免浪费,建议适量制作,确保一顿吃完 。
此外,还需注意以下两点:
  1. 避免与高钙食物同食:春笋中的草酸会与高钙食物中的钙结合,影响钙的吸收 。常见的高钙食物包括豆腐、豆干等豆制品,以及白菜、虾米、泥鳅、红螺、木耳等 。同时,吃完春笋后应避免食用奶制品,如牛奶、奶酪等 。
  2. 避免添加糖分:春笋中的物质与糖结合可形成具有凝血作用的赖氨基酸糖基,可能形成血栓,对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烹饪春笋时应避免加糖,可适当添加料酒、蚝油以提鲜 。
最后,请注意适量食用春笋 。春笋含有草酸和粗纤维,过量食用可能引发过敏 , 加大肠胃刺激 。结石患者、年老体弱者、消化不良者和脾虚肠滑者应减少春笋摄入 。每人每餐宜食用半根春笋 。
选购春笋时,请遵循“4看”原则:
  1. 看笋壳:嫩黄色的笋壳代表春笋尚未完全出土或刚出土 , 口感最为鲜嫩 。
  2. 看笋肉:笋肉颜色越白,口感越脆嫩;颜色发黄则稍逊一筹;颜色发绿则口感较差 。
  3. 看笋节:笋节越密集,春笋越鲜嫩,肉质越脆嫩 。
  4. 看笋体:蔸大尾小的春笋肉多壳少,肉质脆嫩 , 味道鲜甜 。
【春季食笋指南:牢记“3不吃2不加1不多”】春季正是品尝春笋的最佳时节,让我们牢记“3不吃、2不加、1不多”的原则,享受春笋的美味与健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