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祭城隍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中元节——祭城隍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 ,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元节——祭城隍

文章插图
城隍是道教传说中守护城池中百姓的神,可以“剪恶除凶,护国保邦”,能应人所请,旱时降雨,涝时放晴,保谷丰民安 。
加上城隍又是管领亡魂之神,“统理阴阳,兼司人鬼” , 即兼管地方阴曹幽冥,可谓无所不司 。
当道士供斋祭神,超度亡魂时,须发文书“知照”给城隍(叫“城隍牒”) , 方能“拘解”亡魂到坛 。正由于如此,道教信徒十分尊仰城隍神 。
据说城隍神是由《周礼·郊特牲》天子蜡祭八神之一的“水”(即“隍”)、“庸”(即“城”)演变而来 。
自汉末道教构成以后,到了三国吴大帝赤乌二年(239),于芜湖最早建城隍 。
又据《北齐书·慕容严传》载,北齐大将慕容俨镇守郢城(今河南信阳)首先祭城隍 。
【中元节——祭城隍】降至唐朝 , 从李渊起就以道教教主的后裔白居,积极扶持道教 。玄宗尊老子为大圣祖 , 叫人画老子像颁示天下,并在诸州置崇玄学 。
玄宗的女儿万安公主和新昌公主入了教,杨贵妃亦曾被度为女道士 , 号太真,在玄宗的提倡下,构成了道教发展的高潮,各州府也建道教道官,道观,郡县皆祭城隍 。诗人张说、张九龄、韩愈、杜牧、李商隐等皆有祭城隍之文,留于后世 。
关于“中元节——祭城隍”的内容,小编就分享到这里了,大家还有哪些需要补充的呢?无妨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 让更多的朋友受益!您的每一个留言,和每一个赞,都是我前进的动力!喜欢的话记得收藏、分享给身旁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