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抱着婴儿不利于发育 甚至伤害孩子脊柱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常常抱着婴儿不利于发育 甚至伤害孩子脊柱

30岁的程先生刚刚升级当爸 , 女儿一出生便成为全家人的掌上明珠 , 抱起来总是不舍得放下 。 虽然宝宝被抱着有安全感 , 但长时间抱着婴儿 , 不仅家长的体力受不了 , 还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 , 不正确的抱姿还会对孩子的脊柱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

两个月以下的婴儿别竖抱

小儿骨伤科主任丁幸坡介绍 , 新生儿大部分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 , 日均睡眠约18小时 , 1~3个月的婴儿每天需16小时左右的睡眠 , 4~12个月婴儿每天需14小时左右的睡眠 。 充足的睡眠对婴儿的生长发育十分重要 , 而抱着婴儿容易影响其睡眠质量 。 另外 , 长时间抱着 , 影响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以及对的外界探索认知 。

一般情况下 , 宝宝的生长发育遵循“二抬四翻六会坐 , 七滚八爬周会走”的规律 。 新生儿的脊柱与在母体中的姿势类似 , 脊柱生理弯曲还未出现 , 这时抱宝宝不建议竖起来抱 , 因为宝宝头部比较重 , 竖着抱容易使宝宝的颈椎和颈部肌肉受伤 。 两个月以下不会抬头的宝宝 , 抱的时候要注意托住宝宝的脖子 , 采用横着抱的姿势更为安全 。

宝宝出生两个月后 , 学会自主抬头 , 脊柱的第一个生理弯曲颈椎前凸出现 , 颈部力量增强 , 这时可以采用竖抱的姿势 , 但也要注意保护宝宝的头颈部 , 抱的时间不宜过长 。

六个月后 , 宝宝的第二个生理弯曲腰椎后凸出现 , 可以自己坐了 。 需要提醒的是 , 人在躺着的时候 , 脊柱承受体重约25%的压力 , 坐着的时候脊柱承受体重150%的压力 。 所以 , 宝宝坐着的时间不宜过长 , 隔一会儿最好换一个姿势 。

十二个月后 , 宝宝可以扶站或站立 , 但这时宝宝的下肢肌肉和骨骼还没有完全发育好 , 长时间站立对宝宝的下肢肌肉和骨骼发育也有不利影响 。

不建议用学步车练习走路

丁幸坡说 , 宝宝的任何一个动作都要遵循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循序渐进 , 不能急于求成 。

宝宝在6~12个月大时 , 不建议家长扶着宝宝在腿上蹦跳、站立 , 因为宝宝下肢肌肉和骨骼发育不完善 , 不正确的姿势容易引起宝宝膝外翻或者导致受伤 。

不建议家长使用学步车、学步带让宝宝学习走路 。 家长不用逼着孩子学习走路或者进行体力训练 , 刚学会走路的宝宝 , 腰部肌肉、腿部力量和协调能力都不足 , 需要在摔倒中接收反馈信息 , 调整姿势和平衡度 。 用学步车和学步带看上去能减少孩子摔倒受伤 , 但不利于宝宝平衡感的培养 。

容易被光线、声音、震动惊吓的宝宝 , 家长除了抱起来 , 还可以尝试其他的安慰方式或转移他的注意力 。 对于没有学会抬头、翻身的宝宝来说 , 一定要避免趴着睡觉 , 以免引起窒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