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说害怕,你的回答有可能改变他的一生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孩子总说害怕 , 你的回答有可能改变他的一生


                    孩子总说害怕,你的回答有可能改变他的一生

---- 孩子总说害怕 , 你的回答有可能改变他的一生 //---- http:// //

文/暖暖妈爱分享(公众号:nnmafx)

马上要放假了 , 公司小伙伴陆陆续续都订到了回家的票 。

开会的时候问到这个问题 , 大家都开始聊带娃回老家的各种事 , 一直在我旁边默默听大家聊天的新来的助理小伙伴 , 突然冒出来一句:你们带娃回老家的时候 , 娃对放鞭炮是什么反应啊?我娃对放鞭炮特别害怕 , 我哄都哄不住 。 现在一想到回老家过年会放鞭炮 , 我都不想回去了 。

其实她家孩子不算很小 , 今年也快三岁了 。 她告诉我们说 , 去年带孩子回老家过年 , 孩子就被鞭炮吓到了 。 老家的风俗是除夕初一初二初五都要放鞭炮 , 每天都是噼里啪啦 , 孩子一听到鞭炮就吓得往她怀里躲 。 她捂着孩子的耳朵也不行 。 跟他解释说是过年的鞭炮没什么可怕的 , 但孩子完全不配合 , 哇哇大哭 。


                    孩子总说害怕,你的回答有可能改变他的一生

---- 孩子总说害怕 , 你的回答有可能改变他的一生 //---- http:// //

同事说 , 我也挺想不明白的 , 明明放鞭炮的时候她跟孩子都躲在里屋 , 声音并不是很大的 , 为什么孩子要害怕呢?

这让我想起来上周末带暖暖去朋友家做客时发生的一件事 。

朋友家有一个一岁半的儿子 , 暖暖对这个弟弟特别好奇 , 一会摸摸小手 , 一会摸摸小脸蛋 , 我还跟朋友感慨 , 暖暖真成大姐姐了 。

下午喝茶的时候 , 阳光透过厨房的窗户照到旁边冰箱上 , 弟弟突然指着冰箱大声喊:“怕!怕!”

我们停止了聊天 , 朋友笑着说 , 这几天娃不知道怎么了 , 一看到阳光照进来 , 就指着说怕 。 有什么害怕的呀?

但小宝贝的这个举动把我的好奇心引起来了 , 我去冰箱旁边 , 指着被阳光照着的冰箱贴 , 问弟弟:“是怕这个吗?”

他摇头 。


                    孩子总说害怕,你的回答有可能改变他的一生

---- 孩子总说害怕 , 你的回答有可能改变他的一生 //---- http:// //

我又指着冰箱旁边挂着的红色的中国结问:“那是这个吗?”

他还是摇头 , 同时手指往上指着 , 再一次说:“怕!”

抬头一看 , 朋友家冰箱上边 , 放了一个闲置的鸟笼 , 在阳光的照射下 , 投射到墙上的是条纹状的阴影 , 与鸟笼连在一起 , 变成一个散发着黑色射线的古怪物体 。

我指着鸟笼 , 问小朋友:“怕这个 , 对吗?”

他点点头 , 嘴巴里对我说:“怕怕!”同时对我笑了 。

“原来他害怕的是这个鸟笼和影子 。 ”朋友奇怪了 , 这有什么好怕的?不就是个鸟笼吗?

她过去对她儿子说:“没事 , 这是个鸟笼 , 没什么好怕的 , 啊!”

孩子却使劲摇摇头 , 嘴巴里更大声地说“怕!”

问题来了 , 孩子在说怕 , 到底是在怕什么?为什么得到了妈妈的安慰 , 还在怕?

害怕只是一种情绪

暖暖四岁的时候 , 我给她买过一本绘本 , 名字是《各种各样的害怕》 。 这本书成了那段时间我们反复阅读频率最高的书 。

这本绘本里 , 有各种各样的害怕 。

有的人害怕蛇 , 有的人害怕黑暗 , 有的人害怕没有朋友 , 有的人害怕被欺负……对于孩子们来说 , 所有的未知都会变成一种担忧 , 一种不知该如何面对的恐慌 。

这不是最重要的 。

“害怕”或者说“恐惧” , 作为一种情绪 , 最重要的是被倾听 , 被看见 , 被接纳 。

就像刚分床的时候 , 暖暖会对我说:“妈妈 , 别关灯 , 我好怕黑 。 ”

我总是会跟她说:“每个人都会害怕黑夜 , 因为没有光 , 做不了任何事 , 所以我们要闭上眼睛 , 让自己的身体恢复活力 , 天亮了 , 就好啦!”

往往我还会补充一句:“你放心 , 你任何时候想叫妈妈过来 , 妈妈都在 。 我就在隔壁的房间 , 门不关 。 ”


                    孩子总说害怕,你的回答有可能改变他的一生

---- 孩子总说害怕 , 你的回答有可能改变他的一生 //---- http:// //

她一般都会重新恢复平静 , 然后沉沉睡去 。

一想到要一个人去度过漫长黑夜 , 孩子的内心都是抗拒的 , 因为接下来的时间里不知道会面对什么 , 所以心里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达到顶峰 , 这就是为什么孩子最开始分床睡的时候一直会说怕的原因 , 如果没有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结 , 他们甚至会更依赖父母 。

大人也有害怕的事

一直以来 , 我都会告诉暖暖 , “害怕”或者“恐惧”这种情绪并不是只是针对小孩子才有的 。

大人也有害怕的事 。

我们曾经讨论过很多次彼此害怕的东西 , 暖暖说:“我害怕蜘蛛 。 ”(的确 , 不管是现实生活中偶尔看到的蜘蛛还是书上看到蜘蛛的图画 , 她总是害怕地闭上眼睛 。 )

同时她也很好奇 , 我会害怕什么 。

我也很坦诚地跟她说:“妈妈也有害怕的动物 , 妈妈害怕那种肉乎乎的虫子 。 ”


                    孩子总说害怕,你的回答有可能改变他的一生

---- 孩子总说害怕 , 你的回答有可能改变他的一生 //---- http:// //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 , 我们之所以害怕一件东西 , 或者一种动物 , 是因为我们完全不曾了解这种动物的习性 , 单凭外形 , 会给我们的内心造成一定的威慑 , 认为这种东西会危及我们的安全 。

这是对具体事物的害怕 。

但如果是抽象的害怕呢?比如会害怕鞭炮声 , 害怕黑暗 , 害怕被孤立 , 害怕自己跟别人不一样 , 害怕人山人海的拥挤……

那是因为让我们产生恐惧的情绪的对象 , 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认知范围 , 我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 , 完全不知道要用什么方式去面对它们 , 改善它们 。

比如 , 我们会对长时间的独处恐惧 , 是因为我们害怕失去社交 , 我们的生活会变得一塌糊涂;

比如 , 我们会对冷暴力恐惧 , 是因为我们或许没有办法去改善对方的举止 , 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身上出了什么问题;

说得直白点儿 , 对即将要发生的情况一概不知 , 失去掌握操控能力 , 这才是引起我们恐惧的根本原因 。

千万别说“这有什么好怕的”

就像文章一开始的那个故事一样 。 孩子有害怕的情绪 , 完全正常 。 很多孩子在面对一种超出他们认知的事物或者现象的时候 , 作为身边的大人都会觉得不足为奇 , 会说:“这有什么好怕的?”

在《津巴多普通心理学》里 , 有关这种因为情景而产生的恐惧的情绪不被理解和不被共情的做法 , 叫做“负强化” 。 就是通过否定 , 间接地把恐惧这种情绪强化了 。 产生害怕情绪的这个人 , 会觉得身边的人并不理解 , 反而感觉更加焦虑和担忧 。

一岁多的孩子 , 没有见过鸟笼 , 看到投射到鸟笼上面的阳光的阴影 , 超出了他目前对事物的认知 , 完全不能理解和接受 , 所以才产生了害怕的心理 , 我觉得很正常 。

但朋友说:“这有什么好怕的?”恰恰推进了“负强化”的作用 , 于是孩子加倍害怕了 。

其实 , 孩子的想象力比大人丰富 , 因为没有禁锢和局限 , 但同时 , 对于很多看似简单的东西 , 也会产生更复杂的情绪 。 我们完全不会去在意的一个事物 , 在他们的眼中 , 或许有生命(比如玩具) , 或许也会产生恐惧的心理(上文中提到的鸟笼) 。

而我们要做的 , 除了第一时间发现他们恐惧的来源之外 , 还需要给出正确的反应 , 永远不要趾高气扬地去取笑让一个孩子产生恐惧的来源 。

我曾在《十五岁女孩宫外孕|妈妈 , 你永远不知道我曾与死神擦肩而过》一文中写道 , 孩子之所以学会了只报喜不报忧 , 是因为觉得沉默才是他们最脆弱心酸最无奈的自我保护 。 在自己成长的这些年中 , 一定是因为曾经有关恐惧和无助的表达换回了漫不经心的敷衍和取笑 。

所以他们潜意识就已经形成了固有认识 , 我一旦开口 , 必定会有比身体的伤害更加无法名状的伤害出现 。 谁也不喜欢自己受到嘲弄 , 尤其是自己最信任的父母 。

而对于孩子来说 , 因为足够信任我们 , 才会去表达他们恐惧的情绪 。

当我们听到孩子说害怕的时候 , 首先要做的就是 , 站在他们身边 , 接纳他们的这种情绪 , 才能让孩子安心 , 得到他们更多的信任 。

因为只有这样做 , 我们才能更全面地去了解孩子 , 才能真正维护我们的亲密关系 。


                    孩子总说害怕,你的回答有可能改变他的一生

---- 孩子总说害怕 , 你的回答有可能改变他的一生 //---- http:// //

在孩子面前 , 我们自以为无所不能 。

可实际上 , 我们也有各种各样的害怕 。

我们害怕别离 , 我们害怕中年危机 , 我们害怕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们害怕亲子共享的幸福太短 , 我们害怕孩子成长得太快 。

不仅是孩童时期 , 我们这一生中都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 , 但是只要你在孩子害怕的时候 , 笃定握紧他的手 , 他就会知道 , 世界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能战胜一个妈妈 。

-End-

暖暖妈 , 北大硕士毕业 , 中科院儿童教育心理学博士班在读 。 公众号:暖暖妈爱分享(ID:nnmafx) , 原创分享了大量科学育儿、亲子教育 , 旅行攻略、女性成长的研究文章 。 著有《高效能养育》、《哪有女人天生会当妈:0-3岁科学育儿指南》等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