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才是一个家庭的高配

平凡的日常生活 , 离不开柴米油盐 , 但偶尔也需要一些诗情画意进行点缀 。



上周家庭登山日的前一天 , 我临时在微信里约了楼上的邻居一块儿出行 。

睡前绘本前我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女儿 , 五岁的女儿非常兴奋 , 非要给邻居璇璇姐姐发出正式的语音邀请 。

我担心时间太晚 , 会打扰别人休息 , 让她别发信息 。

可孩子执意不肯 , 说了句连我自己都感觉羞愧的话语 。

“妈妈 , 只有我正式向姐姐发出语音邀请 , 才具有仪式感 , 这样我和姐姐才会都开心 。 ”

是呀 , 孩子慢慢长大了 , 体会到了仪式感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成就 。

怪不得今年一直在我耳边叨叨 , 最大的心愿不是去泰国看大象 , 也不是去美国看姐姐 , 而是去北京看升国旗仪式 。

每次带女儿去爬山或学跆拳道时 , 总会有家长问我 , 女孩学打拳有什么用?

怎么不送你家安安去弹琴 , 跳舞 , 学逻辑思维 , 像你们这样的高配家庭 , 可不能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

每当此时 , 我心里就会想 , 请问什么是起跑线 , 什么是高配?

起码 , 在我心中的起跑线和高配不是拼爹 , 不是拼妈 , 更不是拼学习 , 而是家人的健康与学习和生活中的小小仪式感 。

拳术中的仪式 , 可以让她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尊师亲友 , 什么是真正的礼仪、廉耻与百折不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