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旧名,迎接新章:重塑静安区的身份认同

《告别旧名,迎接新章:重塑静安区的身份认同》
【告别旧名,迎接新章:重塑静安区的身份认同】探究上海闸北这一地名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其存在时间相对短暂,且仅指苏州河以北的一小片区域 。如今,原闸北区已并入静安区逾十年之久,然而“闸北”这一称谓仍在许多场合流传,这似乎与上海这座城市的现代化步伐背道而驰 。事实上,“闸北”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区名,更不适宜用于描述静安区的北部地带 。该名称最初仅指解放前苏州河以北的一小块地区,直到解放后才正式设立为闸北区,其面积远小于后来并入静安区的区域 。
回顾历史,大宁、彭浦新村、临汾路等地区从未属于早期的闸北区范畴 。若在2021年仍将彭浦新村、临汾路等地称为“闸北”,无疑是对历史的一种讽刺 。毕竟,这些地区在闸北区时期的历史也不过数十年而已 。自2010年起,静安区已成为唯一的地名 , 闸北区已然成为过去 。在闸北区尚存之时,彭浦新村、临汾路等地区便与“闸北”之名不相匹配,它们实质上是名副其实的“静安区北部” 。
尽管闸北区已不复存在,但“闸北”这一称谓在民间仍有残余,甚至被冠以“老闸北”之名 。然而,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称谓也应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毕竟,“闸北”这一名称并不符合大上海的发展趋势 。在闸北区存在时,上海市的中心城区显得支离破碎,因此闸北区与情况相似的静安区合并,虽然合并后的面积仍较小 , 但已较之前有所扩大 。
令人遗憾的是,即便在闸北区消失多年后,“闸北”这一称谓仍不时在民间出现 , 甚至有人仍将原闸北区的范围称为“闸北”,而不用新的区名取而代之 。这种认知显然过于陈旧 。须知 , 上海市历史上并无“闸北”这一地名,该地名仅因闸北区的存在而诞生 。在闸北区消失后,其下辖的各个地名本应保留各自的原名,无需再冠以“闸北”二字 。
展望未来,我们可以直接使用各街道的名称 , 或采用如“静安彭浦”、“静安大宁”等更具地域特色的称谓 。至于“闸北”二字,则应将其归入历史的尘埃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