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腊八粥的诗句(从诗词中看古人如何过腊八节)

文章插图
俗语说 , 过了腊八就是年 , 每到腊八节,也就意味着年关将近 。腊八之后,就开启了过年模式,正所谓,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 。
自古至今,腊八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是跟祭祀和祈求丰收有关的传统习俗 。我们今天过腊八,多是喝腊八粥,也知道喝粥,而对于古人,过腊八则有许多讲究 , 可以说丰富多样,非常热闹 。我们从古人留下的关于腊八的诗词和典籍记录中,就能一窥究竟 。
腊八节由来已久,据悉,自上古起 , 腊八就是专门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重要仪式,以祈求丰收和吉祥,夏朝称为“嘉平”,商朝称为“清祀” , 周朝称为“大蜡”,因在每年的十二月举行,所以该月又被称为“腊月” , 此称呼一直沿袭至今 。
《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 。《说文》也记载:“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 。”而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正是腊八日 , 可见腊八祭祀是由来已久的传统 。
魏晋时期的名臣裴秀,曾写过一首关于腊八的《大腊诗》,其中有:有肉如丘 , 有酒如泉 。有肴如林,有货如山 。率土同欢,和气来臻 。祥风协调,降祉白天 。方隅清谧,嘉祚日廷 。与民优游 , 享寿万年 。
这首诗提到了腊八节日的一个习俗:祭祀拜神 。诗人记述了腊八这天举国祭祀的盛况,记录了腊祭时向神明汇报这一年物阜民丰的盛世图景 。
唐代诗人杜甫也曾写过一首《腊日》: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 , 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
从诗句中可知 , 往年到了腊八这个时节,天还还冷,离冰消瓦解的暖春还很遥远 , 而今年的腊日已冰冻全消 。雪也化了,露出了青草的绿色,柳条也开始发芽 , 已然春光乍泄 。诗人心情大好,想着这个时候要好好地喝一杯,但因得圣恩,又心系朝堂,不能擅自离开 。
同时代的边塞诗人岑参 , 也在《玉门关盖将军歌》中写到:骑将猎向城南隅,腊日射杀千年狐 。驻守边疆的岑参,写除了盖将军在军中无事时,寻欢作乐的日常 。诗句中说这个盖将军不仅打仗勇猛,在腊日打猎日一天 , 也表现不俗,射杀了一只千年狐 。
这首诗里提到了唐宋时期另一个腊八习俗:腊日射猎 。古代腊日,古人有出城游猎的习俗 , 而射猎所得的野兽,就被用来祭祀祖先(有专家认为古代的腊日并非腊月初八,而是腊月二十三) 。另一位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中就完整地腊日射猎的情形:
【从诗词中看古人如何过腊八节 ?关于腊八粥的诗句】海天杀气薄,蛮军步伍嚣 。林红叶尽变,原黑草初烧 。围合繁钲息 , 禽兴大旆摇 。张罗依道口,嗾犬上山腰 。猜鹰虑奋迅 , 惊鹿时跼跳 。瘴云四面起,腊雪半空消 。箭头馀鹄血,鞍傍见雉翘 。日暮还城邑,金笳发丽谯 。
北宋文学家苏轼也在腊八日写过一首缅怀先人的词《南歌子(黄州腊八日饮怀民小阁)》里写到:卫霍元勋后,韦平外族贤 。吹笙只合在缑山 。闲驾彩鸾归去、趁新年 。烘暖烧香阁,轻寒浴佛天 。他时一醉画堂前 。莫忘故人憔悴、老江边 。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的腊月初八,张怀民即将结束被贬谪的生活 , 要回京授命 。临行前苏轼前去张怀民的草庐开怀痛饮,有感于斯,就写了这首词 。

文章插图
这首词里写到了又一个腊八节的习俗:浴佛会 。浴佛会是佛教寺庙在腊月初八举行的宗教活动,每逢这一日 , 佛教信徒用拌有香料的水灌洗佛像,谓"浴佛",亦称"灌佛" 。
宋代文学家孟元老在其笔记散文著作《东京梦华录·十二月》记载:“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队念佛,以银铜沙罗或好盆器 , 坐一金铜或木佛像,浸以香水 , 杨枝洒浴,排门教化 。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 , 谓之‘腊八粥’ 。”
可见腊八日,除了世俗中人会过节,佛家也会过节 。且孟元老的笔记中提到的佛家腊八节,除了浴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腊八习俗:施粥 。
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中也写到了佛家施粥的情节: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踅?褰谖镄?。
诗中写到虽然现在还是腊月,但诗人已感受到风和日丽大地春回的气息 。这天闲着没事,诗人拄着拐杖到邻家拜访,看到柴门里冒着烟,河畔已能看到牛踩过的痕迹 , 说明冰封的大地已经解冻 。自己年老多病,常年所依赖的也只有药物了,差役还没来收税,今天是佛家施粥互相馈赠的腊八,忽然间觉得村子有了春之勃发的新气象 。
这些资料中都提到了腊八节许多寺庙都有免费施粥的传统 。其中最为出名的是杭州的灵隐寺,每年的腊八节灵隐寺都会施粥约30万份,还成功入选文化遗产名录 。
为什么佛家腊八会施粥呢?据说跟释迦牟尼有关,传说他在尼连河畔因劳累饥饿过度,体力不支,晕倒在地 。恰好村中一牧羊女发现了他,便将身边携带的杂粮、野果,用清泉水熬煮成乳糜状的粥,慢慢喂他 。他深感这“粥”如美味甘蜜 , 顿觉精神振奋,慢慢恢复了体力,后来于菩提树下涅槃成佛 。
另外,在古代,收成不好的年份,往往很多穷苦之人 , 尤其每到寒冬时节,常“路有冻死骨” , 秉持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佛家,自然有好生之德,于是在腊八这一天施粥,以暂解万民之苦 。
施粥对于修行之人来说,也是莫大的功德 , 体现了佛家慈悲为怀,因果福报的精神 , 甚至帝王将相也会在国家贫困时期,广泛施粥 , 以救济苍生黎民 。我们从一些古装剧中也能看到这样的情节 。
佛家偈子中也有不少佛家过腊八的情节 , 如宋代释智朋《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一四三》:雪山中,夜半子 。眼见星 , 丑恶露 。四十九年分疏不去,儿孙千古遭涂污,腊八年年是一度 。释师观《偈颂七十六首》:腊八是今朝,如来成道日 。夜半见明星,从此生荆棘 。荆棘生人间,天上错流传 。
释师观的偈语中就说到了释迦牟尼于腊月初八得道成佛的典故 , 因此佛门定此日为“佛成道日”,每逢腊八,就诵经纪念 , 浴佛施粥,因此成为习俗 。
自古诗人多悲秋,而冬季就更是倍感寂寥凄清的季节 , 因此诗词中也多有把酒言欢(借酒浇愁)感怀身世之作 。如明代文学家杨慎《腊八日与墨池野酌迟丘月渚》:散步谪仙桥,严寒酒易消 。云容将变朔 , 风信巳鸣条 。只为朋从好,浑忘旅寓遥 。清吟迟月渚 , 剪烛永今宵 。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一人旅居异乡,腊八日与好友喝完大酒去桥上散步的情形,如果这首还算是洒脱惬意,至少有友人陪伴,那么晚清诗人陈曾寿的《腊八日煮粥感赋 其一》就有点凄清了:香粥分雏闹膝前,儿时风味渺如烟 。老夫奉佛焚香了,自忏平头六十年 。
诗人腊八日煮粥时,忽然想起了年少时的许多往事,他的双亲都已不在,一切都如过云烟一样,转眼自己也已年过花甲,不免有些感慨 , 而他在《腊八日煮粥感赋 其二》中,明显放下了许多,因为他早已皈依佛门:粥饭家风孰识侬,多生禅味尚沉醲 。迷离烟水藏幽梦,魂返南屏夜半钟 。

文章插图
除了民间的各种传统,其实古代帝王对腊八也是非常推崇的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就写过一首《腊日宣诏幸上苑》: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 , 莫待晓风吹 。
武则天当皇帝后,在腊八这天游园,看到满园中只有腊梅盛开,百花皆不开,于是写了这首《催花诗》 , 命令百花一齐开放,果然第二日百花都奉旨盛开 。
武则天看了就非常高兴 , 但只有一种花没开,就是牡丹,武则天就很生气,就下旨用炭火烧牡丹枝梗,这样牡丹花才开,武则天余怒未消 , 又令人将牡丹尽数贬出长安,移植到洛阳,因此洛阳成为牡丹之乡 。
号称一生写诗四万余首的清代皇帝乾?。?也写过跟腊八有关的诗《腊八日雪》:一夜同云布,凌晨散玉花 。最宜逢腊日 , 顿觉助年华 。麦垄从添润,梅村欲放葩 。所欣占岁稔,不为藉烹茶 。
作为帝王,乾隆盼雪自然跟凡人不同,他心系的是整个天下苍生 。腊八这日的雪,让他觉得分外精神 , 并非因为可以扫雪烹茶,而是祈望来年会是一个丰收年 。
另一位清代帝王道光皇帝,也写过关于腊八的诗《腊八粥》:一阳初夏中大吕 , 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雅坦?叻追拙?。共尝佳品达沙门 , 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
清代,腊八这天朝廷有赐粥习俗,道光帝就记述了朝廷祭祀祈福,通过佛门赐粥施粥的热闹场面 。
注: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 , 请联系删除 。
作者:夕四少,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 , 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
打开手机淘宝,搜索"少读红楼发红包",领限时红包福利 , 领到的小伙伴记得使用哦~
,
- 从迪拜旅行回来,说几句大实话,带你看看真实的迪拜生活!
- 从北京去美国旧金山旅游回来,有些话憋心里,谈谈我对旧金山的看法
- 从西安旅行回来,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带你看看真实的西安生活
- 二 112首诗词中,这些词语您家孩子理解对了吗?
- 长沙对口升学10大中职强校你知道吗?选对了从此起飞—系列2
- 千岛湖从水库到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
- 十大少儿线上英语排名,行业变动以后,众品牌何去何从
- 刚从冰岛回来,有些话憋在心里,谈谈我对冰岛的看法
- 从草根歌手到 ?西单女孩任月丽捐款5万
- 都说无锡人富,我从北京去无锡旅行回来,和我想象中差别也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