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从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将近3个月时间了,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此次疫情中需求激增,帮助遏制疫情蔓延,包括清洁机器人在隔离病房喷洒消毒液、人工智能语音助手给人们打电话提供在家隔离的建议,等等全方位技术支持!
一、人工智能在本次疫情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官方层面,为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协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信部科技司向人工智能相关学(协)会、联盟、企事业单位发出倡议,要求加大科研攻关力度 , 尽快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补齐疫情管控技术短板 , 快速推动产业生产与应用服务 。以需求为导向,鼓励人工智能企业和应用单位、上下游企业联合攻关,在疫情发现、预警、防治等方面有所作为 。倡议书提出,充分挖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以及疫情防控的应用场景,攻关并批量生产一批辅助诊断、快速测试、智能化设备、精准测温与目标识别等产品,助力疫病智能诊治,降低医护人员感染风险,提高管控工作效率 。着力保障疫期工作生活有序开展 。开放远程办公、视频会议服务和人工智能教育资源,助力办公远程化、教育在线化和生产智能化,推动实施“居家能办公,停课不停学,停工不停产” 。优化人工智能算法和算力 , 助力病毒基因测序、疫苗/药物研发、蛋白筛选等药物研发攻关 。
在企业层面,为进一步发挥人工智能在疫情处置中的作用,1月29日,阿里云宣布,疫情期间向全球公共科研机构免费开放一切人工智能算力,以加速本次疫情的新药和疫苗研发 。1月30日 , 百度研究院宣布,免费开放线性时间算法以及世界上现有最快的RNA结构预测网站 。在和疫情的斗争中,人工智能成为寻找“解药”的催化剂 。实际上,全球制药业早已尝试用人工智能来加速新药研发 。在北京海淀区牡丹园地铁站,一套用于发热及潜在被感染对象识别、筛查与分析的新系统2月4日正式投用 。乘客进站无需停留,红外设备可自动检测体温,每分钟测试数量达300人 。一旦发现乘客体温超标,即便因佩戴口罩遮挡了面部,也能通过“升级版”的人脸识别技术精准锁定,并提示工作人员进行二次检查,有效筛查疑似高热人员 。在上海,部分社区已经求助于人工智能来提高早期筛查的效率,被认为面临高风险的社区居民接到了语音识别机器人的电话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该机器人会提出问题,对于某些情况还会建议人们在家隔离 。这种语音机器人通过提问来收集和核实个人身份、健康状况和行踪等信息 , 5分钟内可完成呼叫大约200个电话 。相比之下,人工去做需要两三个小时 。
二、疫情处置过程中人工智能运用的模型设置
【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机器人能在这次疫情中扮演哪些角色?】由于疫情具有动态性、复杂性、紧迫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 , 使得疫情防控非常具有挑战性,决策者在此情境下作出科学决策往往非常困难,人工智能为疫情控制提供了快捷、形象与直观的科学决策 。通过建构人工智能疫情防控模型,有利于为决策者提供实践参考、掌握治理逻辑及发现内在规律 。
( 一 ) 模拟维度:网络通信、智能仿真与情境治理
人工智能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为疫情防控提供了一种更加方便与科学的模拟治理、仿真实践和情境治理,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在疫情地图上进行仿真测试 , 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和危险地图不仅能有效预测风险,而且能在模拟情境中进行通信实验及选择治理策略,通过模拟预测疫情扩散趋势,分析疫情发展的拐点及扩散区域,从而为防控提供预判 。具体来说,在模拟维度 , 人工智能运用于疫情防控主要应用于四个领域:疫情危险性评估、疫情传播趋势评估、疫情应急响应预警和疫情控制趋势研判 。从模块设置来看,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信息数据库、分析模块、智能决策子系统和友好的用户界面 , 它能有效模拟疫情期间的人员流动路线 , 一些国家还开始应用通信技术(ICT)建构增强现实(AR)情境的人工智能模拟系统,通过链接风险区域的物理虚拟领域及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应急事件的治理者提供可视化、直观化与快速化的响应服务 。
( 二 ) 社会维度:身体传感器、社交媒体与社区参与
人工智能不仅为自上而下的疫情防控提供了新工具,也为自下而上的民间参与提供了重要途径 。民间志愿者、患者、疑似病例及普通民众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携带的现代通信设备也是身体传感器,具有定位、跟踪与通信等功能,为疫情防治提供了动态、持续与真实信息 。同时 , 微信等社交媒体逐渐成为疫情防治的重要工具,由于社交媒体具有大数据性质,通过人力资源对其进行筛选是一项劳动密集型工作,人工智能更好了解谁共享信息、过滤信息与实时识别潜在风险,社交媒体通过复杂的自适应系统,附以人工筛查,判断信息真伪,为疫情防治提供重要的信息来源 。中国国务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要求支持有条件的社区开展基于人工智能的公共安防区域示范,为自下而上的社区参与疫情防控提供了政策支持与制度安排 。
( 三 ) 决策维度:人机协作、辅助决策与防控策略
在高度复杂与动态的疫情防控情境下,人机协作能有效辅助防控决策 , 这是人工智能治理的关键 。人工智能是由机器自主代理与人类远程控制融合而成 , 为政府部门和民众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用于分析的人工智能平台虽然具有一定的代理性和自主性,但依然依赖于人员的干预,人机协作可有效提高防控人员和社会群体的协同响应 。人工智能平台对于疫情发展的监视非常重要,可以事半功倍的提高应对疫情和风险防范的能力 。人工智能为疫情研判和人员救治提供了决策工具,通过计算灾害疫情分布情况,在最短时间内为决策者和民众提供最合理的防控策略 。同时 , 通过人员干预的不断优化,人工智能对事态发展的敏感度越来越高,对于疫情防控决策提供的参考价值就越来越大 。
三、从预演到行动:人工智能介入疫情处置的机制构建
此次疫情发生,充分说明了当前社会健康体系的脆弱,而人工智能技术在疫情应对过程中发挥了诸多作用,也预示着在疫情处置的机制构建与完善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必然不能缺席 。
( 一 ) 预防:积极搭建大数据信息平台 , 提高信息捕捉能力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是应急管理的根本理念,疫情管理也概莫能外 。疫情管理预防工作主要是通过安全管理和技术手段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 , 最大限度地防止疫情扩散 。过去,在疫情预防工作方面,工作人员收集数据 , 通过人工分析,找出疫情传播的安全隐患 , 以加强防护工作 。但是,由于工作人员数量有限 , 收集数据信息的能力有限,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容易产生偏差,所以部分安全隐患未被发现,酿成疫情扩散的风险依然较大 。新时代,人工智能全面普及,为疫情预防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尤其是大数据技术,既能自动收集信息 , 确保收集的全面高效,又能自动分析信息 , 结合人员流动趋势图的判定,来提高疫情传播预测的准确性,避免产生人为偏差 。一旦分析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 , 大数据信息平台就会自动生成数据报告,提示可能发生的传播风险,相关工作人员可据此制定解决对策,完成应急预防工作 。总体来看,在疫情防治预防工作中 , 人工智能可以大大提高信息捕捉能力 。为此,相关部门应积极搭建大数据信息平台 。
( 二 ) 演练:大力推进智能化深度学习 , 提升决策研判能力
疫情的发生通常具有不确定性,即便制定再严密的预防计划,也难以保证疫情完全被管控住 。因此,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做好充分准备,随时应对灾害的发生 。过去 , 疫情防控准备工作主要由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实施,比如制定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选择应急方案等 , 难免会出现经验主义错误,比如应急方案选择错误、对疫情预估不准等,从而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新时代 , 人工智能逐渐以细致、全面、精准的决策能力替代人工,尤其是智能化深度学习系统,赋予人工智能自我学习的能力 , 通过自行学习以往的疫情防控数据,比如感染基数、传播速度、危险级别、应对策略等,分析得出最佳防控办法,结合疫情的实际情况,制定防控预案,准确安排岗位及工作人员,确保方案处于最佳状态 。智能化深度学习系统能够有效提升应急管理决策研判能力,避免人工决策出现经验主义错误、考虑不全面不周到等问题,充分完成防控准备工作 。
( 三 ) 处置:注重研发无人化智能装备,加强防控处置能力
疫情来临之时,防控部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广泛开展疫情控制工作 。在人工智能未得到应用之前,防控部门主要由指挥部门派遣各机构人员,比如军人、公安、医护人员等 , 深入现?。??咕仍?疃?nbsp;, 这容易造成信息传递滞缓,物资配置不合理 。伴随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高危型疫情防治活动、疫情防治宣传活动不再以人工为主,而是由无人化智能装备逐步替代,比如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从而大大提高效能 。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专业有何异同?
- 人工智能在未来能毁灭人类吗?
- 人工智能,人与机器的角逐
- 马云与马斯克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上的对话实录
- 我国人工智能的领先点有哪些?
- 江苏省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专业建设与创新研讨会召开
- AI绘画快报:聊聊AI人工智能绘画
- 人工智能攻克了象棋围棋,那么是否可以应用到斗地主?
- 人工智能对人带来哪些危险?
- 热门专业也能就业尴尬!人工智能专业报考建议,6个思路避免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