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书 第87期 揭秘强大而危险的直觉《迈尔斯直觉心理学》下

第87期
作为一名研究型心理学家与心理科学的传播者,戴维·迈尔斯一直在思考主观现实与客观现实、感觉与事实、直觉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他倾向于对不请自来的预感、富有创意的点子以及神灵的启示报以欢迎的态度 。
本文约5900字,预计阅读时间 15 分钟 。点击“阅读原文”或下载“喜刚读书会APP” 观看视频 。
讲书 第87期 揭秘强大而危险的直觉《迈尔斯直觉心理学》上
讲书 第87期 揭秘强大而危险的直觉《迈尔斯直觉心理学》中
反过来我们看看,无处不在的社会直觉
很多商家最爱做的就是利用曝光效应,曝光效应熟悉能够增加喜爱程度 。
反复曝光能够增加我们对无意义音节、乐曲、几何图形、汉字、面孔的喜爱,甚至增加对自己名字中的字母的喜爱 。
在观察别人的时候,我们会禁不住地进行评判 。
我们会在无意间快速而自动地推断出他人的特征 。道德直觉大脑做出许多道德判断的方式与做出美学判断的方式是相同的,也就是快速而无意识的方式 。之后我们会对自己即时的感受进行合理化 。
当看到有人做出卑鄙或不人道的行为时 , 我们会感到直觉性的厌恶 。当看到人们做出慷慨、仁慈或富于勇气的行为时,我们会产生“崇高”感,即胸口感到澎湃、温暖和炽热 。我们还会受到激励,想以他们为榜样 。道德判断不仅仅是思考 , 也是一种直觉情感 。
我们在生活中是如何利用这种自觉呢?
比如情绪感染看着别人的脸和姿势,听着他们的声音,我们其实会自然而然地、无意识地模仿他们每时每刻的反应 。我们会让自己的动作、姿势及声调与他们保持同步 。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我们凭直觉理解他人的情感,而且会形成情绪感染 。
这一点都不奇怪 。
情绪感染是无意识的 。我们通常不知道,当别人表现出痛苦的时候,我们也会愁眉苦脸;当别人微笑的时候,我们也会微笑 。
有些人似乎特别擅长读懂他人的想法、感受和意图,他们好像拥有《哈利·波特》中魔镜的直觉力量:“我显示的不是你的脸,而是你内心的欲望 。”
如果能得到反馈 , 人们的共情精确性会有所提高 。由于社会直觉不仅对治疗师非常重要,而且对谈判者、教师、外交官、人事主管、警官、法官、销售员、父母和恋人都很重要,因此这个发现是令人鼓舞的 。
学会如何应用直觉的力量
在一些心理学研究中,抑郁者回忆,他们的父母拒人于千里之外,非常严厉苛责,令孩子感到内疚 。当他们不抑郁的时候,对父母的描述会变得更加积极 。
这种情况也发生在青少年身上 。随着心境的波动,他们对父母的评价也会出现波动 。当青少年感到沮丧时,直觉告诉他们,父母是傻瓜 。当心境好转时心理学 相信 倾向,父母又从魔鬼变成了天使 。
我们往往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出某事 。正如裂脑人提醒我们的 , 一旦采取行为,我们便会巧妙地为自己的行为创造出理由,立即把不一致的地方填补起来 。当影响是隐性的且非常细微时,或者当行为是由不会说话的右脑做出时,我们的直觉便会完全搞错 。
还有其他很多研究证明了被我们称为“你不了解自己内心的效应”,这些研究发人深省 。在有些研究中,被试被要求每天记录自己的心情、天气、星期几、睡眠时间等,持续记录数周,最后他们要判断每个因素对自己的情绪有多大影响 。
这些记录就会展现出后视偏差:也就是事后诸葛亮 。在日常生活中,事情发生之前我们往往不会想到它会发生,然而事后我们看出了导致事件发生的力量,并认为它是不可避免的 。
正如华生对福尔摩斯说的:“一旦得到解释心理学 相信 倾向,任何事情看起来都很稀松平常 。”
我们有一个特点叫自利偏差:好事归自己,坏事怪别人 。事实上,大多数人对自己都有不错的评价 。在有关自尊的研究中 , 即使得分较低的人也处在整个分数区间的中部 。人们较多地将好事和成功归因于自己 , 大多数人认为自己优于平均水平 , 大多数人相信自己比同辈更聪明、更好看,而且比较没有偏见,我们还比别人更有道德 。

讲书 第87期 揭秘强大而危险的直觉《迈尔斯直觉心理学》下

文章插图
讲书 第87期 揭秘强大而危险的直觉《迈尔斯直觉心理学》下

文章插图
我们在看看更可怕的:投资中的直觉
我们做出的经济决策是理性的吗?
越来越明显的事实是,人们的购买、销售和投资行为不像是电脑所为 , 而更像是不完美的人类行为 。
“人们并不愚蠢”,另一位懂心理学的行为经济学家说,“但他们具有局限性 。”
当我们凭直觉做事时,通常会迅速做出决定,这些决定往往是明智的,但有时也是愚蠢的 。经济直觉有时会与经济逻辑相违背 。
请思考以下几个很说明问题的反常现象 。
损失规避研究显示 , 由于损失带给我们的痛苦比获利带给我们的快乐更大 , 因此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倾向是可以理解的,虽然它不符合逻辑 。
当有机会锁定获利时,我们会比较保守,但当有机会避免损失时,我们会显得很大胆 。
禀赋效应禀赋效应其实是损失规避的必然结果 。
我们非常不愿意失去已经拥有的东西 。投资者寄希望于消除损失,避免失去与所有权相联系的附属感,因此会为了挽回损失而白白送掉钱 。
对损失的厌恶及禀赋效应使得我们对放弃失败的项目犹豫不决,因为我们为之投入了太多 。
在实验和现实生活中,已经为失败的项目投入很多的人们更愿意继续投入资源,即使他们绝对不会为一个同样的新项目投入资源,即使放弃项目才是更理性的经济决策 , 他们也不改初衷 。
沉默成本效应:沉没成本同样有助于解释“投入太多,因此无法放弃”的现象 。
20世纪50年代末期,福特汽车公司错误地推出了埃德塞尔汽车 。公司为之投入了2.5亿美元,因为不想接受这么大的损失,公司错上加错,在接下来的两年半里继续生产这种汽车,又额外投入了2亿美元 。结果就是这么让人无语 。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 。我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但在做决策时,记住每一天都是你未来的第一天,不要往回看 。
锚定现象同样会影响我们的金融直觉 。
纳斯达克指数虚高时的5 132点会对凭直觉判断它现今的真实价值产生误导作用 。
同样,如果一家公司股票的价格只是以前高价时的一半,人们便会觉得很便宜;如果最近涨了一倍,人们便会觉得很贵 。过度自信在对35 000个经纪人账户的追踪研究中 , 他们发现“男性比女性更过度自信” 。他们的交易频率比女性高45%,而他们的收益结果比市场收益率低2.65%(女性的投资收益比市场收益率低1.72%) 。
这项研究证实了之前的发现,那就是男性较少依赖经纪人,与女性相比他们对回报有更高的预期 。与在其他领域中一样,在股票交易中男性会做出更多自利归因 。他们把成功说成是自己的功劳(“我有一种感觉”),认为环境该为失败负责 。
我们通过这些例子可以发现我们的思维特点,明明就像抛硬币、篮球比赛及棒球比赛一样,在投资中也会存在集中趋势 。
随机数据是变幻莫测的,我们只能期待在“漫步华尔街”时碰到股市中的集中趋势 。但是这一切都是不靠谱的 。
在举一个例子为什么面试官时常会看错人 。
由于我们能够立即看透一个人的某些特点 , 比如是否善于表现,因此可以理解的是 , 面试人员相信自己能够通过一面之缘、非结构化的面试来预测应聘者长期的工作表现 。
不过令人震惊的是,这些预测实际上非常不靠谱 。
在研究生院或职业学校里,无论是预测未来的工作效率还是预测成功与成就,面试都不是良好的预测方式 。面试人员高估自己辨识能力的现象非常普遍 , 
社会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比特给这种现象起了一个名字,叫作“面试错觉” 。
其实聊到这里,我们可以看懂直觉有好处 , 有坏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有坏处就彻底的不用直觉 , 往往要结合实际情况,比如觉得危险了,详细直觉 , 比如需要看大量数据才靠谱的事情就不要相信直觉,毕竟我们还是有自我意识的,我可以改变我们的思维过程 。让我们的生活可以变的更好 。
【讲书 第87期 揭秘强大而危险的直觉《迈尔斯直觉心理学》下】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