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案例督导
——对于心理学这个庞大的体系,你可能踩了多年的坑而不自知 。
——听小明为你揭开心理学的神秘面纱 。
22
《扪心问诊》案例
刚才那段话,来访者说酒吧有个人说她很悲伤,但是悲伤的时候很美 。
咨询师就回答了她这句话,咨询师说:我不认为有人悲伤的时候是美的 。
这是一个对话,这段对话里面很重要 , 我之前给大家讲过这块 。那么来访者的悲伤可以认为是一种抑郁的情绪 。
这个抑郁的情绪,指的是来访者的力比多 , 指向了一个丧失者失去的东西,那么就会导致一个失去的东西丧失不再转移,这句话叫做丧失之物且不转移,把这句话记下来 。
那么力比多指向丧失之物且不转移,就会是一种抑郁的情况 。
那么这个抑郁很明显是一个关系,对吧?就是它指向了一个关系,指向一个什么关系?指向了一个失去的关系,且不转移,然后导致了一个抑郁 。
这句话你们也记住,力比多指向一个失去的关系,且不转移,然后导致了抑郁 。
这是一个关系 , 是一种关系的力比多!但是来访者说:那个人说我悲伤时很美,你觉得我悲伤时很美吗?
她突然把一个关系力比多转换成了一个性欲的力比多,因为美是一个性感的东西 , 所以咨询师把它分开了,说:我不认为有人在悲伤时是一种美 。
好,那么我接着讲来访者说她是一个悲伤,然后他问咨询师我的悲伤是不是美,咨询师这个时候要做的事情,必须要把他的关系力比多和他的性欲力比多把它分开 。
因为我们前面给大家讲过,关系力比多和性欲力比多如果不分开,就导致一个关系和性的这么一个混合的力比多!
如果是一个关系和性欲混合的力比多,那就是一个边缘的一种状态,这种边缘状态就导致她用性来满足关系的需求 。这块能不能理解?
你看如果一个人用关系来满足性 , 这也是变态 。
如果一个人用性满足关系也有问题,那么这都代表着他把关系和性混在一起 。
那么,这块内容特别重要,因为我们心理圈里面这个例子也很多,所以你们可能必须要了解一下 。
你比如说他本来是一个性欲力比多,但是他把性力比多和关系力比多混淆了,这是一种情况 。
第二种是他本来是个关系力比多 , 就是他把关系力比多 , 和性力比多都混淆了,这两个方向是不一样的 。
23
【赵小明:单亲家庭的孩子最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如何避免?】那么我先来给大家讲一下背景:
来访者,因为我们要看到后面就明白她的经历了,这个来访者在她小的时候大概是10多岁的时候,16岁左右,她的母亲就不在了 。
然后他的父亲因为失去了母亲,失去了他的爱人,父亲也陷入到抑郁状态 。之后,父亲也没有心思去照顾她 。这个孩子在16岁的时候,你想他丧失了母亲,这时候她呈现了一个状态,什么叫状态?她呈现的状态是:退行 。
这一块不是简单的色情移情 , 色情移情和现在所说的不是一回事情,是另一回事 。
那么你想像一个16岁的小孩失去母亲之后,她现在退行,不管她退到哪个年级段,总之是退行的 , 退行特征是因为她需要母亲 , 对吧?
这个时候本该是由父亲临时承担起母亲照料她的责任,然后临时承担起母亲客体的一个身份 , 对吧?然后帮助这个孩子,但结果她的父亲也是陷入到了抑郁期的,因为他的关系力比多指向了一个丧失之物且不转移 。
而她也是由关系力比多指向丧失之物,就是她的母亲,不转移,他父亲又不能帮助她替代母亲的位置,这个时候她父亲抑郁了 , 她父亲整天也不管她了 。
那么这个孩子在这时候是一个需要照料的孩子,对吧?
这时候,她的父亲的一个朋友来看望她的父亲,同时她父亲的朋友就和她在一起说话,和她在一起聊天,和她在一起发生了各种各样的一些关系 。
而她父亲沉浸到抑郁中无暇顾及这一切 。那么这个16岁的孩子,她已经是青春期了,她已经像一个成年女性,她已经像一个成熟的女人一样,对吧?她具有一个就是性的能力,能理解我意思吧?
她具有一个就是性的这么一个符号,她有性的这种象征的符号 。
那么,她父亲的朋友来,就像是当了她的父亲一样,同时又像是替代了母亲的身份一样在干嘛?在照料她 。
所以这个女孩一下就在她父亲的朋友身上找到了一个照料需求,是不是?就是个关系的力比多就被满足了 。
本来如果是这样的话也没啥问题,但关键在于她的父亲的朋友的关系力比多,结果又由于他父亲的朋友对她,16岁女孩,他把她看作是一个性的符号,所以她父亲的朋友利用这个过程 , 就在满足自己的一些在性方面的一些渴望,那么这个女孩16岁时候,这时候她就混淆了 。
24
为什么?
因为她的精神世界的混淆就在于男性同时充当了两个身份,男性同时充当了既是一个替代父亲的 , 并且是替她父亲来代替母亲身份的一个关系力比多的符号 , 同时男性又和他具有一些性的暗示符号 。
这种情况下,孩子首次接触的性的力比多,不是一个单纯的性的力比多 。
这个孩子首次接触的性力比多是一个关系性的力比多 。这块能不能理解?
也就是说人的第一次的经验很重要 , 往往会形成一些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模型 。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 , 过后还是可以改变的,但是它仍然是很重要,它会影响我们的一些最初步的判断 。
那么这个孩子最初的对于性的感受结果是由关系力比多带来的,所以就导致这个孩子她会在精神世界里面混淆,误以为原来这个关系的东西和性的东西是在一起的,就在这孩子精神世界里面就产生这样的混淆了 。
这就是他会误以为我可以通过一种用性的关系来满足了我被照料的需求 。
于是这个孩子她就产生了关系性的一种混浊的力比多状态 。
那么这种混浊的力比多状态就导致在咨询中她说的这句话 , 她说:你看我很悲伤,悲伤是因为我有一个丧失的力比多,是关系力比多 。
但是我悲伤很美,因为我悲伤时候我就变得很美,就能吸引男性来照料我,所以她的关系力比多就和性力比多就混淆了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这时咨询师用一句话,把她的关系力比多和性力比多切开了 。
切开的方式,就是说了这句话:“我不认为有人在悲伤的时候是美的” 。
意思就是你在悲伤时候你要的就是一个照料,而美是你在成熟女人所需要的一个性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偏差的现状研究,也就是说对于你现在成年的一个女性,你满足照料就满足照料 , 满足性就满足性,你不要把满足照料和满足性混在一起,同时满足就会导致自己的关系混乱 。
这种关系混乱就会导致这个来访者不仅在生活中混乱 。
你看她在酒吧里面跟一个男性有了这么一种状态 。然后她在咨询中对咨询师也是这一种状态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偏差的现状研究,因为咨询师一方面是照料他的,一方面她又想和咨询师发生关系 , 让咨询师对她的关系、性同时满足 。
好,这就是其中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大家能理解了吧?
好,这是一种模式,这只是1/2,这是1/2模式 。还有1/2,我刚才说的是前面的1/2,一般说女性可能会出现的稍微多一些,但也不绝对,还有另外一部分,有些男性很容易出现 。
25
好,这种男性所出现的是什么特征?
本来他也有关系力比多,他有性力比多,他的关系力比多和性力比多也是混淆的 。
那么他这种混淆是满足于哪一种混淆的力比多?比如说我要满足性 , 本来性是单一的关系,我要满足性,但是我喜欢的满足的性是要满足一种在关系基础上的性 。
比如说让我单独去找一个性,我觉得不够刺激,不够满足我的性欲,我就要怎么样?
我就要去参加团体培训,我组织一些团体培训,我组织很多女学员来参加我的团体培训,然后在这样的一种团体性培训的过程中,我再去发展我的性欲和性感 。
那么对他来说,只有通过这么一种双重关系的性才能刺激他 。
还有些人比如说我就是喜欢对我的女下属 , 她是我的下属,或者她是我的仆人 , 她是我的女奴,这种情况下我才能激发我最强烈的那种关系,然后和性混合在一起的那种性的满足,这些都是一种关系性混浊的状态 。
26
好,那么你们说的很对,咨询师说完这句话之后,来访者是很惊讶 , 因为这对她来说是第一次一个新鲜的经验 , 关系是关系 , 性是性 。
所以我说你们在心理圈看到这个东西是最多的 , 心理圈很多人都是用一种错误的方式在做这种事情,比如说你看我们一般说什么叫双重关系,为什么不好?
比如说我是你的咨询师,对吧?
然后同时我对你有一个性的欲望,假如我是个男性咨询师 , 或者我是你的督导,然后我同时对你有一个性的欲望 , 就同时满足督导和性的两重欲望 。
一般来说,边界怎么区分?我来给你这样区分,
你看比如说如果说这个女学员只是来上你的课 , 没有和你是一种治疗关系 , 我觉得你说你和女学员之间有你爱他,他也爱你,我觉得也不是说是不可以,对吧?
咱们也不能说这个爱慕,爱也是伟大的 , 对吧?
人们也有爱的这种权利,对吧?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对于一个成年人而言,一个成年人如果他心理没有异常,如果他虽然是来参加你的学习,但他不是一个治疗关系,这种情况下如果他喜欢你也喜欢他 , 我觉得他也是可以被大众所接受的 。
但是如果这个人本身他心理异常,他心理异常的结果,他在你这有一种治疗关系 。
治疗关系是不是关系?
这个时候你使用一种就是 , 你在这种关系下又满足性欲 , 这个叫关系和性的混合状态 。这就是我们说的这种在我们心理圈里能经常看到关系和性混合的情况 。
那么如果你们在做心理咨询的时候遇到这个来访者,他就是一种关系力比多和性力比多混合的情况 ,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咨询师就要把他的关系力比多和性力比多首先先区分开 。
每次他混合的时候,你就要分开 , 分开之后再怎么做?
就是关系力比多满足关系,我用照料你的需求满足照料 。
性力比多 , 我们咨询师不能满足性,对吧?
但是你如果对我投入性的移情,可以讨论移情,就是性欲和关系的欲望分开治疗,怎么分开治疗?
只要在不同的时候,比如来访突然满足是个关系需求,我们可以给他讨论关系需求 。如果这个来访者下面那句话又变成了性需求,我们再去谈性需求,不要把关系和性混在一起来治疗,把关系和性在咨询中不同的时间段 , 不同的时刻分开治疗 。
这就是很重要的一种治疗的方式 , 这种治疗方式我估计你们以前可能没有看到有人在讲课的时候可以这样讲过,很多是混在一起讲的 。
就是不要简单的用色情移情,光有色情移情其实都不说明这件事的,必须要知道关系力比多和性力比多只有分开的情况下他才能治疗,
崇拜一个人倒不一定,是因为崇拜的人不仅仅是一种关系,我们所指的关系往往是一种客体关系里面的关系 。
客体关系里面的关系主要是指什么关系呢?
指的就是一种照料关系、母婴关系和心理关系的混合状态,一般是指这个意思 。
今天我虽然给大家讲的案例比较少 , 但讲的都是干货和重要内容(文中案例已做改编 , 非真实案例)
本节课全文共六篇(本篇为第六篇)
第一篇:赵小明:学懂心理学真的很难?带你了解这三大类马上就清晰
第二篇:赵小明:现在让孩子学一种音乐绘画艺术还来得及 , 不然一生易病
第三篇:赵小明:人为什么会出现心理问题?人类的心理密码就藏在原型里
第四篇:赵小明:为什么古代巫术盛行了几千年?竟然运用着高级心理学原理
第五篇:赵小明:为什么疫情来了西方人排队买枪?背后是你想象不到的可怜
(本节督导课全文结束)
下一节督导课:
第一篇:赵小明:如何从零开始掌握心理学?必须经过这4个阶段
(未完待续)
本文到此结束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 钓鱼搞笑文章 ?钓鱼文章
- 赵小明:为什么各行各业的人们都不信专家了?心理学告诉你真相
- 三千鸦杀赵露思蒋依依 ?三千鸦杀蒋依依和赵露思是同一个角色吗
- ?女星赵丽颖最美的26张手机壁纸
- ?五位饰演过赵敏的女明星,谁才是最美赵敏?
- ?丫蛋首回应撞脸张小斐,脸部圆润孕态明显,两任老公皆赵本山弟子
- ?赵露思个人资料是什么?赵思露个人介绍
- ?赵刚受了什么军衔
- ?赵丽颖孩子是男是女
- ?赵露思为什么给宋茜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