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个视频,当场被感动了:
一个小学生上公交车后 , 误将20元当成1元,直接投入了公交的投币箱 , 过了会儿,觉得不对,发现自己投错了钱,围着投币箱左看右看 。司机师傅觉得很奇怪,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不小心把今天一天的饭钱投进去了,能不能拿出来 。
司机告诉他,要到晚上下班时,取了钱袋才能取到教育孩子有礼貌的故事,孩子急得要哭了,问师傅有没有办法,司机师傅二话没说,自己掏二十元给孩子,当时孩子还不好意思收,然后司机说:”拿着吧 , 就算叔叔借你的 。” , 最后孩子回敬了司机师傅一个礼 。
孩子给师傅回敬了一个礼
如此暖心的师傅和懂礼貌的孩子 , 现在真的不多了 。
网友们纷纷力挺孩子和师傅:
@-足够滑稽 说:小幸福 , 小温暖,懂礼貌的孩子,暖心的司机 。
@锡林秋晚 说:好人有好报 , 如果我是这个孩子的福清,我会还给你并深深致谢!
@讯息粑粑 说:孩子教养非凡 , 大人素质很高,喜欢
晚上对儿子提起此事时 , 他的回答是,感谢司机叔叔,如果是我,我也会表示感谢的 。
01
有人说:孩子在童年时期的家教远比学习更重要,因为它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
这点我表示赞同 。
生活中,我们是不是经常见到下列一些场景:
去超市买东西,总能看到一些大声喧哗和吵闹的孩子,制止时,他对你恶语相向;
带孩子到别人家去玩,脱过的鞋子随意乱放 , 让他人新生生厌;
借完别人的书、玩具 , 从来都不说声谢谢,似乎觉得别人借给他是应该的;
坐公交、地铁,抢占座位,吃饭总是把自己喜欢吃的菜放在跟前,浑然不管他人感受
……
公共场合总是会有很多不文明行为
以上,虽然都是些小事,但却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素养,对于孩子来说,如果连基本的文明礼节都不具备,很难让人相信他会在别的事情上也会做得很好 。
上一周,带孩子到餐馆去吃饭 。
去的时候,正好是饭点,人比较多,为了赶时间,我们转了一圈,好不容易在一个角落里发现有三个位置 , 但是旁边还有一位女士在用餐 。
孩子看了后 , 便上去对那位女士说 , “阿姨,你好,我们想到里面用餐 , 您能让一下,让我们进去吗?”
这位女士看了孩子一眼,随即说,”可以啊 , 小朋友 。”
女士让开了路,孩子对我们说,”爸爸,妈妈 , 我们进去吧!” , 不过在进去前,他还不忘给那位阿姨弯腰道了谢,然后拉着我们进去坐了 。
进去后,阿姨便问我们,”你家孩子好有礼貌啊,怎么培养的?。?真是难得,以后情商肯定很高 。”
餐馆人多 , 饭点找个位置不容易
我们笑了笑,只是告诉她,我们并没有刻意去培养,只是告诉他一些待人接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礼仪 。
孩子的行为,让邻座的其他几位妈妈,羡慕不已 。
有妈妈说,”我家的孩子 , 要是有这孩子一半懂礼貌,我也不要操心了 。”
也有妈妈说:”是啊,我家的孩子就是个小霸王,谁都不放在眼里 。”
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句让人暖心的话,让孩子成为了讨论的焦点,可正是这些 , 让不同的孩子间有了巨大的差距 。
东晋学者葛洪说过:
“人之有礼,犹鱼之有水矣 。”
显而易见,孩子拥有良好的素养,才能够得到其他人的喜爱 。孩子可以不用特别聪明,也可以没有考上一流大学,但是,经过漫长的人生历练后,他会发现,拥有良好的礼仪和教养,比聪明的头脑和高学历对人生的影响更加强大 。
凡事要注意礼貌
礼貌,是一个人踏入社会的通行证,不懂礼貌的孩子,世界就为他关上了一扇门,空有一纸文凭和一身本领,也很难登堂入室 。
02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曾说过:
”礼貌是儿童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可正如我们在前面所列举的一些场景那样,生活中到处可见这种没礼貌的孩子 。而一旦有人指责这些孩子时 , 他们的父母总会说:
”他只是个孩子 。”
“他还小,不懂事!”
“跟孩子计较什么?”
孩子真的很小吗?十几岁的孩子,有些站起来比大人还高,关于社会道德,还不明白,不懂事?
孩子讲文明,是每位父母应尽的义务
很多时候,父母都是在为孩子找借口,而那些推脱致辞,不过是掩盖孩子为所欲为的盾牌 。当孩子表现极端时,马上用孩子还小不懂事来回应,这是对孩子成长的极不负责 。
你现在不教育孩子,以后总会有人会教训他 。小时候,品格的不端正,将会随着孩子的成长愈演愈烈 , 甚至会变得不可收拾 , 最终受害的,还是孩子自己 。
孔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 。”意思就是说,如果不懂“礼”,也不学“礼”,一个人不可能在社会上立足 。
图书馆是学习的地方 , 必须安静
我平时很喜欢去图书馆,一直认为那是 一个陶冶情操,能让人专心致志学习的地方 。后来,发现并不是这样 。一到周末,到处是人,少儿馆不少孩子在过道跑来跳去 , 大声说话 , 浑然没有规矩 , 进门处写了一个大大的“静”字如同虚设 。
03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在公共场所,当别人的孩子行为不礼貌时候,做为家长该怎么办?
有网友说:怼回去 , 公共场所 , 怎么能想怎样就怎样?这又不是他家里,或者告诉孩子家长,看他怎么办 。
我很赞同这位朋友的做法,但是,很多时候,你家孩子讲不讲礼貌 , 可能不一定会有人告诉你,他们只会在背后议论,说这孩子教养不好,父母不会教 。
孩子礼貌 , 是父母言传身教的结果
一个有礼貌的孩子,必定是父母言传身教的结果 。
他们在日常教育中,会告诉孩子这几点:
第一 , 多使用礼貌用语
有句话说得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讲礼貌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告诉孩子,凡事请教别人要多用”请”字;麻烦别人要多用”不好意思”;向别人表示感谢要多用”谢谢” 。
【公共场合孩子大吵大闹,无人制止?你的做法,影响孩子一生】这些词除了要孩子记住,更要通过场景化的演练 , 告诉孩子怎么使用,使用的语气和语调分别是什么等等,如果孩子平常有做错或没做到位的地方,及时纠正他 , 以免下次犯同类型的错误 。
孩子帮忙做事,可以表达感谢
比如,在家让孩子帮忙做点事,可以跟他说谢谢,不小心伤了孩子的心,要记得和孩子说对不起 。
只要这样,孩子才会在你的潜移默化下,懂得啥是礼貌,懂得如何使用礼貌用语,也才会在合适的场合,自发地表现出来 。
第二 , 帮孩子改掉不礼貌的行为
当孩子出现了不礼貌的行为,不要老是以”孩子年级小”或”孩子不懂事”来为孩子做庇护,一次两次是年龄?。?问?嗔耍?就成了接口 。
孩子可能年龄小教育孩子有礼貌的故事,没有正确的是非观,难道大人没有吗?而且,既然孩子之前犯过错,为何不及时纠正他并告诉他应该怎么处理?
对孩子的包容 , 就是对他行为的放纵,未来你再想改正,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不说,简直是难上加难了 。
孩子不文明,父母可以现场教育 , 引导
所以,作为父母 , 当孩子在公共场合有不礼貌的行为时,采用现场教育,耐心引导方式,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
记得有一期的《爸爸去哪儿》中,演员张亮的儿子,天天不服爸爸扮演的村长,总是捣乱,不认真也极不礼貌 。张亮事后和孩子讨论了下这个问题,然后让孩子去当村长,下达任务,然后则表现出和天天同样的问题,通过角色互换,态度的鲜明比对,让天天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是不礼貌的,他立刻向爸爸说了对不起 。
第三,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可能有家长会说,我家的孩子从来都不知道什么是礼貌 。
我看,应该不是不知道,而是父母自己都不礼貌 。
为人父母,你的一言一行是孩子的榜样,如果你自己都不能以身作则 , 那怎么可能要求孩子做到呢?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你做什么他会效仿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 父母做什么,孩子自然也会相继效仿 。比如,你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孩子当然会有样学样;你随地吐痰或乱扔垃圾,孩子肯定也是如此 。
所以 , 一个好的榜样,真的是太重要的 。记住,你教育孩子懂礼貌的过程 , 其实也是规范你自己的过程,不要觉得这不重要,累加起来,它就是大事 。
对孩子素质的培养,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我们平常除了抓孩子成绩外,不要忽略了孩子的素质培养 , 这和他未来成长后,走入社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 你知道乖孩子一生有多可怕吗 ?越乖的孩子长大越可怕
- ?赵丽颖孩子是男是女
- ?赵丽颖冯绍峰复婚? 只是去看看孩子
- ?老师打孩子耳光我应该怎么处理
- 孩子是否礼貌是家庭教养的体现,懂礼貌的孩子,老师大人更喜欢
- 孩子学礼仪到底学哪些?教了不听怎么办?
- 怎么才能让孩子开口叫人?父母的引导与鼓励,家教的重要不言而喻
- 如何教孩子礼貌和礼仪,有没有什么人际交往的技巧可以教给孩子?
- 不敢想,如果孩子可以选择自己的父母,你这样的可能早就被抛弃了
- 《情绪小怪兽》 给孩子上一堂有趣的情绪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