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简介及人生经历(明朝最浪漫的男人,用生命旅行30年)
近日,总台《典籍里的中国》通过讲述徐霞客及《徐霞客游记》背后的故事 , 为观众带来了一段非常感人的历史篇章 。

文章插图
有人说,徐霞客是明朝最会玩的男人;也有人说,徐霞客实现了我们现代人的梦想,即抛却功名利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更有人说,未曾读过徐霞客的人 , 不足以谈人生……
今晚夜读就带你一起走近这位游历天下的“千古奇人” 。
01
高士之后、志在烟霞
徐霞客,名弘祖,号霞客,明朝末年人 。
出生于江苏江阴诗书世家 。
徐霞客自小天资聪颖,
博览家中万卷藏书,过目而不忘 ,
被人称为“博雅君子” 。
更难得的是,他从小就有遍游五岳的志愿 ,
立志:“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
在参加县试落第后,徐霞客禀父母:
不愿为求功名而耗费终身 。
古时候读书人大多走两条安稳的路,
要么寒窗苦读走经济仕途之道 ,
要么诗酒田园终老一生 。
而徐霞客走了第三条险峻的路:
去远方,去发现世界的另一面,
也去发现另一个自己 。

文章插图
▲徐霞客画像
02
徐母二三事
一旦踏出家门 , 遁入江湖,风波难料 。
但令徐霞客真正忧虑的,不是未知的远方 ,
而是令年轻人为难纠结的传统礼教:
父母在,不远游 。
徐霞客19岁那年 , 父亲因病逝世 。
他待在家,老老实实守了三年孝,
服丧期满后 , 他想游历天下的心蠢蠢欲动,
但又惦念家有老母,心中很是踌躇 。
知子莫如母 。
见此,徐霞客的母亲王孺人
对儿子说了这番话:
“志在四方 , 男子事也……
岂令儿以藩中雉,辕下驹坐困为?”
好男儿志在四方……
怎么能够为了母亲的缘故羁留家园,
好像是圈在篱笆里的小鸡、
【明朝最浪漫的男人,用生命旅行30年 ?徐霞客简介及人生经历】套在车辕上的小马呢?
有了母亲的开明支持 ,
1609年,徐霞客上路出发了 。
临行前,徐母亲手为儿子缝制了“远游冠”,
并动情地说道:
“第游名胜,归袖图一一示我 。”
你可要遍览名山大川啊 ,
我还想听你回来给我讲旅途见闻呢!

文章插图
▲徐霞客与母亲,图自总台《典籍里的中国》
这样有爱通达的教育观,
即使放在400年后今天也十分难得,
更可贵的是,
徐母对儿子的支持并非一时一刻 ,
而是终其一生 。
在她年事渐高后,
徐霞客虽有继续远游的计划,
但为了奉养母亲,一时不打算外出 。
她晓得后 , 不以为然,对儿子说:
“向固与若言,吾尚善饭 。今以身先之 。”
我虽然年已老迈,但是饭量还很好,
身体也很结实,你用不着惦记我 。
不信 , 我还可以出外游历一番呢!
为了让儿子彻底放心,80高龄的她
还真叫儿子陪自己去游了附近的胜地,
且一路都走在儿子的前面,毫不示弱!
年老的母亲表示了这样的决心,
对徐霞客的鼓舞可想而知 。

文章插图
03
行游天下:一奴、一仗、一襆被
徐霞客出行,通常:
“从一奴或一僧、一仗、一襆被,
不治装,不裹粮;
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
能徒步走数百里……”
也就是说他主要是依靠徒步跋涉,
累了就睡船上,睡山洞,实在不行随处借宿 。
在“浙游日记”里,徐霞客写道:
“欲归宿,托言马岭无宿店,遂止祠中 。”
马岭没有住宿的地方,就住在祠里 。
“余闻新岭路隘而无托宿,
遂宿于全张之白玉庵 。”
我听说新岭路险要没有地方住,
就住在白玉庵里 。
“得荒舍数家,日已西沉,
恐前无宿处,遂止其间 。”
遇到很多荒废的房子,天要黑了,
担心再往前就没有地方住,就住在其中一间 。

文章插图
至于吃,徐霞客更是尚轻简、随遇而食 。
在“江右游记”里,
徐霞客想寻觅马祖岩 , 途中:
“心知已误 , 因避雨岩间,剖橘柚为午餐 。”
心想已经走错了路,于是在岩石间避雨,
剥了橘子柚子当午餐 。
在“粤西游日记”里,他无奈地感慨:
“惟竹豚未尝,而无奈其活不能携 。”
只有竹豚没吃过,无奈是活的不好带 。

文章插图
04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与走马观花地赏景不同,
徐霞客是一个用生命在旅行的人 ,
登危崖,历绝壁,涉洪流,探洞穴,
冒狂风暴雨,行丛林绝径 ,
期间,还有人事人情的挫折……
这些在他的游记中,均不乏记录 。
乘船时遇到蛮横的强盗:
“其人闻言,咆哮愈甚,竟欲顺流挟舟去 。
余乘其近涯,一跃登岸……”
他们听后大怒 , 要强行把船拖走,
我趁船靠岸的时候,身手敏捷地跳上了岸……
为了一探某个山洞的究竟,
他四肢并用 , 攀援而上:
“石亦不坚,践之辄陨,攀之亦陨,
间得一少粘者,绷足挂指,
如平贴于壁,不容移一步,
欲上既无援 , 欲下亦无地 。”
石头不坚硬,一碰就碎,
好不容易抓到一个稍微坚固点儿的,
只能把自己一动不动地平贴在悬崖上,
上不去也下不来 。

文章插图
除了危境险情,
游记中也书写了很多平淡温馨的小事:
在福建,他偶遇一场大雪,甚以为奇 。
43岁的他激动得像个孩子,
光着脚在雪地上跑跳,直呼:
“良大快也!”
遇到阳光好的天气,杜鹃花开得很可爱,
他心生欢喜:
“仙阳岭不甚高,而山鹃丽日 , 颇可爱 。”
待到隆冬 , 大雪封了黄山 。
他寻来一根铁棒,一步一步地爬上黄山绝顶,
于山之巅,悠悠然听了一天雪滑动的声音:
“初四日,兀坐枯坐听雪溜竟日 。”

文章插图
05
勘误!勘前人之讹误
徐霞客并非四处旅游、写写游记就完事了 ,
而是表现出非同一般的志趣,
对每一片土地都有着巨大的好奇心 。
勘误,尤其是他的强项 。
在细致的考察中,
徐霞客常常发现前人的讹误——
事实和你们说的根本不一样?。?
于是他不屈从那些名家权威、古籍经典,
凡事必要亲自考证 。
古书上说:雁荡山顶有个大湖 。
徐霞客觉得蹊跷,遂决定登顶求证 。
他手足并用爬上雁荡山顶,
只见山脊笔直 , 无处下脚 。
“断无安放大湖之可能 。”
《尚书·禹贡》记载:长江的源头是岷江 。
徐霞客一推敲 , 拍桌而呼:“此说有疑 。”
于是,他启动了寻源之旅 。
1638年,徐霞客追溯千里 ,
抵达金沙江元谋段,
终于找到了真正的长江源头——金沙江 。
他通过自身一次次踏查,
指出了《大明一统志》中的种种谬误,
并怒批其编撰者:
彼不辨端末巨细,悍然秉笔,类一丘之貉也夫!

文章插图
▲《徐霞客游记》刻本书影
06
50岁“万里遐征”,最远一次最后一次
1636年 , 50岁的徐霞客深感老病将至 ,
酝酿已久的西行计划再不能迁延,
于是,毅然踏上旅途,
开启了他一生中,
最重要也最壮烈的一次“万里遐征” 。
这一路 , 水陆兼程,美景与共:
江西的名山古寺;
广西的林立石峰;
云南的风花雪月;
无不令他眼界大开、身心俱净 。
1639年四月,徐霞客抵达腾越州(今腾冲),
并赋予其“极边第一城”的称号 。
他本欲继续西行进入缅甸,
奈何丛林中瘴气甚厉,并有野人出没,
权衡再三后,他最终放弃了出境的念头 。
腾冲,成了徐霞客人生旅程的终点站 。
这次长达4年的行程,
是徐霞客生平最远的一次,也是最后的一次 。
实际上他在归途中已经抱病,
长年的奔波已使得他“两足具废 , 心力交瘁”,
临终前 , 他对前来看望的友人说:
我只是一介布衣,拿着一根竹杖、
穿着一双草鞋,凭一己之力行游天下,
虽死,无憾 。

文章插图
07
先生之风 , 山高水长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
徐霞客在一日行程的终了 ,
总要把当日经历与观察所得记录下来 。
有时日行百余里,
到晚上还要在危垣破壁之下,
点起油灯进行写作 。
甚至在露宿山野、寄身草莽的时候,
他还是要燃枯草照明,坚持写游记 。
如此,才为后人留下了一部
煌煌六十多万字的千古奇书!
明代文学家钱谦益评《徐霞客游记》:
“此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不惟霞客精神不磨,天地间亦不可无此书也 。”
地质学家丁文江借徐霞客
鼓励当时的青年奋发有为:
“今天下之乱,不及明季 。学术之衰,乃复过之 。
而青年之士,不知自奋,徒借口世乱 , 甘自暴弃;
观先生之风,其亦可以自愧也乎!”
为了纪念徐霞客取得的伟大成就,
国务院将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 。
因为400多年前的这一天,
徐霞客写下了游历天下的第一篇游记 。

文章插图
如何评价徐霞客的一生?
也许遍寻所有的句子与词汇,
都无法找到合适的语言 。
因为没有任何赞誉之词 ,
能超越那样的荣光 。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囊括,
我们不妨选择最朴素的词句:
霞客先生,
是用一生的时光 ,
去做了一件他最想做的事情 。

文章插图
文 | 央视新闻《夜读》整编
封面图 | 视觉中国
你的人生是否渴望一次“霞客行”?
【写留言】
监制丨徐冰 主编丨王若璐
编辑丨李津婵
- ?科颜氏哪个国家的品牌化妆品 美妆品牌科颜氏产品那么多,我认为最值得购买的不
- 去北京住宿怎样最便宜实惠 北京住宿攻略
- 瘦大腿最好办法 ?最容易瘦腿的方法最有效的
- 功劳不够血统凑,梁山最幸运的好汉——关胜 ?关胜简介
- ?孔融让梨的真相,简介害死了自己哥哥,自己最终被曹操斩杀?
- 4种八字的女人命最好 ?女人八字
- 小孩鼻窦炎鼻塞怎么办最简单方法 ?小孩鼻炎总是鼻塞怎么办
- 什么牙膏洗脸可以美白 ?什么牙膏洗脸美白效果最好
- ?“喜剧人”贾冰无需为“徐江”道歉:他演坏人,是最好的转型
- 张爱玲说最好的爱是不打扰也不放弃 ?最好的爱是不打扰也不放弃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