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被问“多个offer怎么选”,如何回答显诚意?

在职Q上看到了一位网友的分享:他去面试,本以为胜券在握了,没想到面试官突然问他,如果他后面接到了更好的offer,他还会选择现在面试的公司吗?
面试官问得出其不意,他回答得非常真心,他说:“那如果有个比我优秀,要价还比我低的面试者,你还会给我offer吗?”
“有了更好的offer后会怎样选择”这一问题 , 其实不难回答 。真正让面试者为难的地方在于怕说真话失去机会,说谎话觉得虚伪张不开嘴 。
其实只要使用本心回答法,三步之内就能解决面对这一问题张不开口的问题 。
一、推翻题目设定,重新定义“更好”
很多时候,面试者遇到一个面试题目,都会选择顺着题目本身去回答,而不去思考题目本身是否逻辑正确 。特别是面对这样一个有些刁钻的题目 , 在面试官的步步紧逼下 , 智商很容易跌破下限,情商也会瞬间搁浅 。
智商跌破下限时,除了不会,说不出来个所以然 。对面的面试官等半天还得问一句:“这就完了?”
【面试被问“多个offer怎么选”,如何回答显诚意?】情商瞬间搁浅时,脱口而出的就是冒犯,会当面质问或诘问面试官 。
稍加理性分析就会明白“更好”从来就是个伪命题 。因为所有的工作,没有最好,但永远有更好 。
重新定义“更好”时可有两条路径:1、故事法以情动人;2、理性分析法,表明忠诚度 。
故事可以说服并影响人的思维并且不会着痕太重 。用故事法阐释“更好”时最好跟过往经历相关,用一两句话交待故事,用一句话总结观点 。
比如,“我之前干过2份工作 , 第一份工作我选了离家近的,第二份工作我选了工资高的 。但我发现怎么选都有遗憾,会顾此失彼 。所以我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了贵公司,因为现下您于我而言就是最好的 。”
理性分析法的重点在于体现观点的深度和条理性,重点在于前后一致,可以自圆其说 。
比如:“选offer就像是做投资,我比较喜欢掌控感,喜欢稳健投资 。选offer要看行业,要看眼下,还要看未来,如果贵公司录用我,我相信我好几年都不用考虑换工作这件事 。所谓更好就是践行长期主义 。”
二、分析匹配度,表明择业立场
有了第一步的铺垫,接下来进入的环节就是具体分析 。记住,你只有拿下一个具体的公司,才能在市场上取得一份工作 。
你对面的面试官他不是一个面目模糊的人 , 而是一个带着立场和任务的人 。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发现,想要快速地建立别人对你的好感,形成人际吸引,需要找到相似性 。将来有可能跟面试官一起共事的公司,就是你搭建相似性的桥梁所在 。
面试官问你如果有更好的offer,你会选择谁?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 他所期待的一定是你能选择他,同时还能说出具体的理由 。
这需要你在面试前去做功课:
1.上网查询该公司的企业文化,标注他们的发展侧重点 。
2.多渠道搜集内部员工对公司的评价 , 找到重要的认同点 。
3.思考这些公司优势为什么是你看重的,跟个人规划搭桥 。
比如,“我是一名不按常理出牌的客户经理,而贵公司的企业文化就是鼓励创新,包容创意 。私底下,我也上网了解过贵公司的工作氛围,这点对我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我认为跟谁共事比做事的回报更能提供养分,在这点上贵公司在我眼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
总之 , 你要告诉面试官你不迷信完美,你只相信合适,当下的选择于你而言就是最优解 。
三、坦诚offer现状,展现个人能力
面试中 , 真诚才是必杀技 。如果有多个offer,不妨坦诚 。毕竟,面试是双向选择,有选择权的人才会受到重视 。
不过,Offer现状要不要提是可选项 , 不是必选项 。要不要提需要注意几个原则:
1、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不是所有信息都是真理,也不是所有offer都有量级 。职场中有含金量的offer以一敌百 。
10个不知名的小庙通行证只能证明你在某一个阶段里徘徊,只会暴露你的无力感 。面试公司知名度、业界排名上的提升才是你获得更好offer的杠杆 。
哪怕你手里有10个offer,你也要做精选 。说的时候选各维度具有代表性的 。比如大厂职位还可以的,小公司职位高的,一般公司薪资待遇好的 。
职场需要自证,面试要求短时间内证明自己的能力 , 有权威者为你背书比说一万句话都有信服力 。
2、挤牙膏式应答比和盘托出更有效
“水深则流缓,语迟则人贵 。”面试的本质其实是面试者和面试官心理上的博弈 。永远不要着急把自己的底牌透出去 。
和盘托出就像做好了排练,显得过于刻意 。适当地停顿、含糊,反而会引发对方的好奇 。
不太急切、用力地表达不仅会给自己留下思考酝酿的时间,也能给对方留下进退有度、从容淡定的好印象 。
3、可以适当粉饰但不要刻意捏造
履历优化和履历造假有些时候就差着一句话 。面试时,为了抬高身价而故意向面试官透露并不存在的offer,或者夸大offer的优质性反而会弄巧成拙 。
现实职场中 , 一个谎言需要十个谎言来圆 。说谎什么时候都不是上策 。对于offer这件事,你不能无中生有,伪造它的真实性;也不能私自篡改它的性质,杜撰它的阶梯性 。
所谓粉饰就是一定范围限度内的履历优化 , 但不改变它本身的性质 。
比如,另外一个公司给你的职位是财务助理,你就不能说是财务总监;你可以说那个职位虽然也是财务助理,但在整个华东地区的相同职位上,对方开出的薪资待遇却是数一数二的 。
面试时 , 真诚永远是必杀技 。找到自我和面试公司的连接点才是赢的开始 。
正如一场准备充分的面试,从不是泛泛而谈;一份好的offer,也不是泛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