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以上的人照做的练琴套路是错的?!

套路一:高级别——错

学琴的孩子经常会被别人问到“几级了呀” , 级别经常被挂在嘴边 。

事实上 , 级别只能说明拥有这级别的人能够熟练弹奏某些曲子 , 和英语的级别是完全不一样的 。

比如业余4级的人练两个月也能弹熟6级的曲子 。

我们需要明白 , 考级只是通过定目标来勉励自己的一种方式 , 而不是为了满足虚荣心 。

所以 , 不要仅仅为了考级而练琴 。

国内文化课教育已经是应试教育了 , 请尽量别让音乐教育变成“应级教育” 。

套路二:炫技巧——错

“技巧够 , 但缺音乐感”是国外很多老师给中国琴童的评语 。

不可否认 , 弹奏技巧很重要 , 但同一首曲子 , 宋心馨能得大赛冠军 , 我们弹得再熟练也不能 , 差在哪里?

音乐注重的是表达情感 。

一场演奏会 , 人们只会被音乐的情绪、色彩、对比感染 , 而绝不是速度与技巧 。

有时就算错几个音 , 但只要情绪饱满 , 就远胜过没错音但缺乏感染力的演奏 。

套路三:长时间练琴——错

并不是每个人每天都在琴房闷足10个小时就一定能成为演奏家的 。

音乐需要一定的内涵与感悟 , 是演奏者丰富感情积淀的一种宣泄 。

如只是单纯的硬练 , 也只能是纯粹提升技巧而已 。

而只一味的跟人家拼时间、硬练、就无疑于“题海战术” 。

套路四:成为演奏家——错

学音乐的人很多 ,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家” 。

所以 , 不要把目标定得不适合自己 , 也不要盲目与别人攀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