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妈妈”让她等了快3年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一声“妈妈”让她等了快3年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采访人员 文翰 受访者供图

正常小孩在1岁内已可以说出简单的词汇 , 爸爸、妈妈往往是最先学会的词汇 。 因为先天性听力丧失 , 两岁10个月的男孩小宇 , 却至今不会叫妈妈 。 这对于母亲而言 , 是一份难以言说的沉重 。 幸运的是 , 小宇通过重庆市慈善总会“为你发声”项目获得手术费减半的人工耳蜗手术机会 。 经过恢复 , 很快他会学会那声让母亲等待已久的妈妈 。

2016年9月 , 小宇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 。 他的到来 , 让这个家庭满溢着幸福和希望 , 可惜天不遂人愿 , 随着小宇一天天长大 , 母亲刘女士发现了孩子的听力异常 。


                    一声“妈妈”让她等了快3年

---- 一声“妈妈”让她等了快3年 //---- http:// //

母亲刘女士等待小宇叫一声妈妈已经太久

刘女士说:“之前从来没想到孩子会有听力问题 , 有一次我手机无意掉在地上 , 小宇还会顺着声音方向回头看 , 没想到过年放鞭炮他却没有反应 。 ”而后的日子 , 家长开始对小宇进行声音试探 , 发现他要么没有反应 , 要么就特别迟钝 。 来到医院检查发现 , 小宇是左耳极重度耳聋 , 右耳需要佩戴助听器 , 那时候小宇1岁4个月 , 医生说这是因为家长基因导致的小宇先天性听力丧失 。

为了能让小宇和普通孩子一样 , 刘女士把小宇送到了重庆一家听障康复中心就读 , 由于托管学习的费用较高 , 小宇每天学习时间很少 , 其余时间均由刘女士照顾 , 一家人开销则由爸爸打工支撑 。 原本还算过得去的家庭 , 就这样陷入了窘境 。

刘女士说 , 最让她不甘心的是 , 每天陪伴在孩子身边的是她 , 无时无刻和孩子交流的是她 , 但孩子记忆里最深处常常是爸爸两个字 , 小宇不会叫妈妈 。 “不知道怎么回事 , 每次教他妈妈这两个字刚刚有点概念 , 转头就又只会叫爸爸 。 ”

目前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小宇能尽快听见 , 能清楚喊一声妈妈 。 同时 , 也希望小宇能在康复后 , 回到正常幼儿园读书 。 今年6月 , 她得知慈善总会的“为你发声”项目后 , 就开始为小宇四处筹集购买人工耳蜗的费用 , 并表示不管生活多艰难 , 都不会放弃医治孩子的机会 。

7月28日上午 , 小宇顺利完成了人工耳蜗手术 , 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训练后 , 小宇将听到来自妈妈的深情呼唤 , 他也很快会学会那声让刘女士期待已久的妈妈 。

新闻多一点:

植入人工耳蜗 5岁前效果最好

重庆仁品耳鼻喉医院耳科张朝梅主任介绍 , 人工耳蜗植入术是通过微创手术 , 将多导电极植入到耳蜗 , 电极可以绕过内耳中受损的毛细胞 , 直接刺激听觉神经 , 使病人重获听力 。 人工耳蜗植入适用于术前完全没有残余听力患者、内耳畸形和耳蜗骨化病例、合并慢性中耳炎患者、小龄耳聋患者、高龄耳聋患者 , 对于语前聋患者的最佳植入年龄是5岁之前 。

2019年6月 , 重庆慈善总会启动了“为你发声”人工耳蜗植救助活动 ,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关注 , 目前该活动仍在征集中 , 如有家庭经济困难且适合植入的患者 , 可拨打023-6896 6666咨询 。

责任编辑:向勤如(EN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