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宝宝牙齿护理攻略来啦,妈妈们都收藏了!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0-6岁宝宝牙齿护理攻略来啦 , 妈妈们都收藏了!

Jo妈说:经常有妈妈向我咨询很多和牙相关的问题 , “孩子出牙晚是不是缺钙?”“龋齿应该如何治疗?”“孩子能用含氟的牙膏吗?”“应该怎样给孩子刷牙?”……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篇0-6岁宝宝的口腔牙齿护理攻略 , 大部分妈妈关于宝宝牙齿的的疑问 , 这里都能找到答案 。


                    0-6岁宝宝牙齿护理攻略来啦,妈妈们都收藏了!

---- 0-6岁宝宝牙齿护理攻略来啦 , 妈妈们都收藏了! //---- http:// //

66%的儿童患有龋齿问题 , 乳牙的健康和顺利脱落将影响到恒牙的终生使用 。 而75%的家长承认 , 他们的孩子经常忘记刷牙;在中国 , 至少一半以上的儿童会发生龋齿或其他口腔问题 。

大部分的家长缺乏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口腔知识 , 甚至陷入一些误区 , 比如说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乳牙反正会被替换 , 所以出现了蛀牙、色素沉着都没有太大关系等等……

0~6岁宝宝口腔知识目录

牙齿萌出 预防 常见问题 治疗方式 01牙齿萌出过程 02什么时候开始看牙医 07儿童蛀牙 12涂氟 03宝宝不同阶段如何清洁口腔 08宝宝的牙缝问题 13窝沟封闭 04刷牙方法 09牙列不齐 05牙膏选择 10恒牙已经萌出 , 乳牙未掉(乳牙滞留) 06早期不良习惯该如何解决 11口腔不良习惯

01

牙齿萌出过程

孩子出生后4~6个月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 , 通常是从下颌的前牙开始对称性地长出 , 一直到3岁左右 , 20颗乳牙就陆陆续续地长齐了 。 有些小朋友会稍早或稍晚些 , 爸爸妈妈不用特别在意 。

到了6岁左右 , 恒牙开始长出 , 有些小朋友是先长六龄齿 , 有些是从下颌的前牙开始替换乳牙 。 陆陆续续的换牙过程 , 差不多要持续到12~14岁左右 , 这时所有的恒牙都换好和萌出 , 28颗牙齿就位 。

现在有些小朋友5岁左右就开始换牙齿了 , 这跟饮食和营养吸收都有关系 , 家长不用过于担心 。


                    0-6岁宝宝牙齿护理攻略来啦,妈妈们都收藏了!

---- 0-6岁宝宝牙齿护理攻略来啦 , 妈妈们都收藏了! //---- http:// //

02

什么时候开始看牙医?

新手父母经常会问:“我的孩子第一次去看牙医应该在什么时候?”

答案很简单“在他/她第一次生日的时候去拜访你的牙医 。 ”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认为:“没病干嘛去看医生?”孩子的牙齿还没长完全之前 , 真的有必要带他们去看牙医吗?

有!据研究表明 , 越来越多的学龄前儿童正患有龋齿问题 。 超过四分之一的孩子在四岁前就患上了第一颗龋齿 , 甚至有很多宝宝在2岁时或者更早的时候就有了蛀牙 。

因此 , 美国儿童牙科学会建议:拥有早期蛀牙风险的孩子需要在1岁左右就约见牙医 。 要知道 , 牙齿属于身体硬组织 , 是无法再生的 , 一旦蛀牙即造成永久破坏 , 就算补过了 , 若没有刷干净也会再生蛀牙 , 往往越蛀洞越大、越补洞越大 。 蛀牙不像感冒会好 , 也不像伤口会愈合 , 所以预防胜于治疗!

03

宝宝不同阶段如何清洁口腔

在小朋友萌出第一颗牙齿就要帮助小朋友清洁牙齿了 , 起初家长可以使用食指裹纱布沾温水帮助小朋友轻轻擦拭牙齿、牙龈 , 等到小朋友2岁半-3岁就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使用牙刷进行刷牙了 。


                    0-6岁宝宝牙齿护理攻略来啦,妈妈们都收藏了!

---- 0-6岁宝宝牙齿护理攻略来啦 , 妈妈们都收藏了! //---- http:// //

04

刷牙方法(巴氏刷牙法)

将刷毛放置在牙面上 , 顺着牙缝 , 上牙从上往下转动牙刷 , 下牙从下往上转动牙刷 , 每个部位刷6~8次 , 然后前移一个牙位 , 彼此要有重叠 , 不能跨度太大 , 以免遗漏牙位 。

①刷后牙外侧牙面建议用圆弧法 , 告诉宝宝上下牙咬合 , 在牙闭合的情况下将刷毛放置在最后边牙的牙面上 , 开始用一种快而宽的圆弧运动 , 很轻的压力从上颌牙龈刷到下颌牙龈 , 即在牙面上转圈 , 每个部位反复6~8次 。 刷前牙时 , 使前牙切端对切端接触 , 让开唇部 , 做连续的圆弧运动 。


                    0-6岁宝宝牙齿护理攻略来啦,妈妈们都收藏了!

---- 0-6岁宝宝牙齿护理攻略来啦 , 妈妈们都收藏了! //---- http:// //

②刷后牙的内侧面时建议用拂刷法 , 将刷毛放在牙面上 , 顺着牙缝 , 上牙从上往下转动牙刷 , 下牙从下往上转动牙刷 , 6~8次 , 然后前移一个牙位 , 前移牙位时 , 彼此要有重叠 。


                    0-6岁宝宝牙齿护理攻略来啦,妈妈们都收藏了!

---- 0-6岁宝宝牙齿护理攻略来啦 , 妈妈们都收藏了! //---- http:// //

③刷上下前牙内侧面时 , 刷头要竖起来刷 。

④磨牙的咬合面要来回刷 。

⑤刷完左侧再刷右侧 , 每个部位每个牙面都刷到 , 每次刷牙三分钟 。


                    0-6岁宝宝牙齿护理攻略来啦,妈妈们都收藏了!

---- 0-6岁宝宝牙齿护理攻略来啦 , 妈妈们都收藏了! //---- http:// //

05

儿童牙膏选择

为安全起见 , 3岁以下幼儿都不宜使用含氟牙膏;3-6岁的儿童应在家长指导下适量使用;7岁以上的儿童可以使用含氟牙膏 , 但要注意不能将牙膏吞进腹中 。 此外 , 刷牙时应注意牙膏的使用量 , 最好每次只使用黄豆粒般大小 , 最多不超过1厘米 , 更不能将牙膏挤满整个牙刷 。


                    0-6岁宝宝牙齿护理攻略来啦,妈妈们都收藏了!

---- 0-6岁宝宝牙齿护理攻略来啦 , 妈妈们都收藏了! //---- http:// //

06

早期不良习惯该如何解决

其实在3-12岁的儿童群体中 , 牙齿不齐除了遗传因素之外 , 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一些坏习惯引起的 。 包括口呼吸 , 吮手指 , 咬嘴唇 , 托下巴等 。


                    0-6岁宝宝牙齿护理攻略来啦,妈妈们都收藏了!

---- 0-6岁宝宝牙齿护理攻略来啦 , 妈妈们都收藏了! //---- http:// //

有些宝宝牙齿列不齐 , 家长带着去医院后得到的回复往往是“等孩子换了牙再做矫正吧” 。 但是 , 如果等到换牙时才做矫正 , 牙齿面型就很难改变了 。 牙齿能改变 , 但是面型很难改变 。 因此 , 建议牙齿有问题的孩子在6-10岁就需要早期干预 。

最主要的早期干预手段是MRC矫正技术 , 这是由澳洲的正畸专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设计而成 。 MRC矫正对孩子生长发育阶段的软组织和骨骼都进行早期干预 , 让牙齿和骨骼到正常的位置发育生长 。


                    0-6岁宝宝牙齿护理攻略来啦,妈妈们都收藏了!

---- 0-6岁宝宝牙齿护理攻略来啦 , 妈妈们都收藏了! //---- http:// //

07

儿童蛀牙

夜奶

孩子的牙齿一般从六个月开始萌出 , 到3岁所有的乳牙萌齐 。 一旦牙齿萌出 , 如果口腔卫生不好 , 就可能引起龋齿 , 所以每次喂奶后最好吃几口温水 。

夜奶对孩子牙齿的危害是很大的 。 宝宝晚上睡觉时 , 口水分泌少 , 口腔功能活动少 , 口腔自洁能力差 。 奶液流出浸泡在上前牙的周围 , 而这些液体为产酸细菌提供了最佳的培养基 。 由于液体中的碳水化合物会被细菌分解产酸 , 进而侵蚀牙齿 , 使牙齿脱矿溶解 , 形成龋齿 。

还有 , 含着奶嘴睡觉 , 奶嘴就会压迫对应的牙齿 , 阻碍牙齿的萌出 。 久而久之 , 牙齿相应的地方会出现与奶嘴形态吻合的空隙 , 我们叫它“开颌” 。 由于牙齿之间有个空隙 , 孩子喜欢将舌头放在空隙中 , 时间长了 , 会形成伸舌吞咽习惯 , 使上下颌牙齿之间的空隙增大 , 影响口腔功能活动及面部容貌 。 抱着空的奶瓶吮吸 , 还会使牙列内外两侧的肌肉压力失衡 , 引起牙弓狭窄 。 因此 , 含着奶瓶吃夜奶 , 危害很大 , 一定得戒掉!

宝宝牙齿黑斑

宝宝牙齿表面出现黑斑主要有两种可能:

1

单纯的色素沉着

当牙在颌骨内发育矿化期间由于疾患、营养障碍或严重的乳牙根尖周感染所导致的釉质结构异常 , 其牙也可能出现发育缺陷 , 肉眼能见到牙齿表面上出现凹陷或牙面上有横沟 , 这些都是釉质表面上形成凹陷和矿化不良的原因 。

如果宝宝喜欢吃甜食或有色的食物 , 也可能与宝宝体质弱患病后进食有色的药物有关 , 吃完上述一类食物或药物后 , 造成食物、药物残渣附着在牙齿表面 , 又不能及时擦拭、漱口、刷牙等进行口腔清洁 , 导致牙釉质被色素染料浸透沉积 , 宝宝牙齿表面出现黑斑 。

2

牙面着色常与菌斑微生物有关

色素往往沉着于菌斑牙石上 , 当牙齿出现龋坏后 , 将促使色素沉着更快更严重 。

面对牙齿黑斑 , 我们可以这样做:

①首先一定要注意口腔卫生 , 让宝宝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 如果是单纯的色素沉着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刷牙是可以让斑点慢慢淡化的 , 如果觉得黑斑顽固影响美观可到医院咨询洗牙 。

②其次 , 不要给宝宝吃太多甜食和颜色较深的食物 , 吃完有色食物后一定要彻底清洁牙齿 。

③如果牙齿长斑是龋坏引起 , 一定要及时就医 , 以免恶化 。

牙齿发黄发黑

孩子牙齿发黄发黑多是饮食不当造成的 , 家长们千万要注意 。 宝宝的乳牙正处在生长发育之中 , 牙釉质不均匀 , 牙齿矿化程度低 , 牙面比较粗糙 , 更容易沉积色素和食物残渣 。 孩子喜欢的多是糖果、巧克力、蛋糕等精细、甜腻的食物 , 大量摄入糖果等食物不仅使孩子肥胖 , 这些食物的残渣残留在牙齿表面 , 不易清洁 , 牙菌斑大量聚积 , 致使孩子牙齿发黄发黑 。

很多孩子还特别喜欢喝可乐、汽水等碳酸饮料 。 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甜味剂、糖和二氧化碳 , 长期饮用 , 容易使牙齿受到腐蚀 , 牙面变得粗糙 , 饮料中的色素和细菌在牙齿表面沉积甚至进入深层 , 使牙齿发暗变黑 , 严重的甚至导致蛀牙 。

此外 , 牙齿发黄发黑很可能是奶瓶龋的前兆 。 很多家长在喂养孩子的时候并没有控制时间的意识 , 使孩子的牙齿长期浸泡在奶液中 , 牙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腐蚀 , 使得牙齿发黄发黑或在牙面形成黑色的斑点 , 进而产生奶瓶龋蛀牙 。

患龋齿的部位和年龄

1~2岁的儿童 , 含着奶嘴、吸管等喝牛奶或甜饮品的时候较多 , 长时间浸泡在含糖液体中的牙齿更容易患龋齿 , 这时候的儿童磨牙还没有萌出或刚刚萌出 , 龋齿主要发生在前牙 , 以相对不易清洁的上颌乳前牙邻面的龋齿最为多见 。

3~4岁的儿童 , 乳磨牙萌出已经有了一段时间 , 乳磨牙的咬合面由于窝沟较深 , 容易滞留食物残渣及细菌等 , 因此 , 乳磨牙的咬合面成为这一阶段儿童龋齿最好发的部位 。

4~5岁的儿童 , 随着乳牙完全萌出 , 颌骨不断发育 , 乳磨牙之间会形成间隙 , 容易嵌食塞牙 , 因此乳磨牙的邻面是这一阶段儿童龋齿的好发部位 。

6岁以后的儿童 , 随着恒牙萌出、乳牙被替换 , 恒牙的龋齿逐渐增多 , 并最终占据主要位置 。 儿童刚刚萌出的年轻恒牙 , 牙釉质矿化程度低 , 溶解度高 , 对龋齿的抵抗力较低 , 咬合面窝沟较深 , 容易滞留食物残渣及细菌 , 因此6岁以后的儿童恒牙龋 , 以恒磨牙咬合面的窝沟龋最为常见 。 此外 , 下颌第一磨牙的颊侧点隙 , 下颌第二磨牙的颊侧点隙 , 以及磨牙的邻面都是6岁以后儿童龋齿的好发部位 。

08

宝宝的牙缝问题

乳牙牙缝大是正常现象 , 可以为恒牙的萌出准备位置 ,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 , 和遗传有直接关系 , 倒是没有牙缝的孩子需要格外注意 , 注意使用牙线清理紧密的牙缝 , 防止邻面蛀牙 , 注意换牙时恒牙的拥挤问题 。

乳牙排列紧密、太紧 , 乳牙之间没牙缝的宝宝 , 建议多啃啃硬物 , 利于颌骨发育及替牙时恒牙顺利萌出 。 如果到5岁乳牙还没缝隙 , 可能会被建议干预治疗促进发育 。

另外有些孩子门牙龋齿 , 治疗后不宜咬硬物 , 如果也没牙缝 , 也可能会被建议干预治疗 。

所以 , 牙缝不是问题 , 但是保护乳牙很重要 , 要给今后恒牙生长奠定良好基础 。

09

牙列不齐

①影响口腔及颜面部发育:儿童生长发育期间的牙颌畸形如不能及时早期矫治 , 将会影响口腔及颜面部软硬组织的发育 , 引起面部的明显畸形 。 如地包天、开唇露齿等 。 牙颌畸形影响颜面美观是最直观的 , 如地包天、开唇露齿、下颌偏斜都会使人的整体形象大打折扣 。 有些少年儿童因为牙齿长得不好看 , 受到同学或小伙伴的的嘲笑 , 产生自卑感 , 严重的影响心理健康 。

②影响口腔卫生健康:牙齿排列不齐等牙颌畸形 , 牙齿自洁作用差 , 并且刷牙效果也不好 , 食物残渣和菌斑不容易去除 , 久之容易患龋齿、牙石、牙龈炎等口腔疾病 , 严重的可发展为牙周病 , 引起牙齿松动脱落 。

③影响口腔功能:有些牙颌畸形可能影响口腔功能 。 如前牙开牙合发音不清;反牙合、锁牙合病人对咬时接触面积比正常人小 , 咀嚼效率大大降低;深覆牙合会对下颌运动有影响 , 使下颌骨的运动关节-颞下颌关节运动异常 , 引起疼痛 , 并使面部肌肉容易疲劳 。

④影响全身健康:牙颌畸形引起的咀嚼功能的降低会加重胃肠的负担 , 时间长了会引起消化不良或胃肠疾病;牙颌畸形引起的龋坏、牙龈炎、牙周病等口腔疾患 , 在身体免疫力低下时会诱发心肌炎、肾炎等系统性疾病 。

10

恒牙已经萌出 , 乳牙未脱落

如果宝宝出现恒牙已萌出 , 而相应的乳牙尚未脱落的情况 , 那是因为孩子在婴幼儿时期饮食过于精细、乳牙没得到良好的护理所致 。 发育正常的恒牙由于无法拱掉乳牙 , 就会歪着钻出牙槽、黏膜与乳牙相靠生长于口腔中 , 出现“双排牙”现象 , 医学上称为“乳牙滞留” 。

这时应及时拔掉乳牙 , 否则会影响恒牙的正常生长 , 导致牙齿错位、排列不齐、咬合不正等畸形牙齿 , 需要接受牙齿矫正治疗 。

11

口腔不良习惯

孩子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会逐渐建立许多行为习惯 , 每一项习惯的建立都有其原因和规律可循 。 人们常说习惯影响终身 , 不良的口腔习惯不仅是孩子生理或者心理问题的反映 , 更会在将来不知不觉地影响到整个口腔颌面部甚至是整体身心的正常发育 , 作为家长的您 , 有注意到孩子平时的一些口腔坏习惯吗?

1

吮吸习惯

吮指包括了咬指甲 , 吃手指 , 舔手指等行为 , 在婴儿初期 , 吮吸属于人的一种食物性非条件反射 , 即吃奶的本能 。 再稍大一些的婴儿 , 由于乳牙开始生长 , 牙床会产生痒胀疼痛的感觉 , 为缓解这些不适 , 幼儿也会吮指 。 因此在一周岁以前 , 吮指都可以认为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 一岁以后 , 大多数儿童的吮指习惯会自然消失 。 一旦三岁以后甚至到成年仍有吮指习惯的话 , 这就不再是正常现象 , 而是一种心理疾病的表现 , 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了 。

2

吐舌习惯

宝宝出生以后 , 身体动作发育按一定的顺序进行 , 最初宝宝都是通过嘴咬 , 舌头舔等方式来触摸了解新的世界 , 这是宝宝独有的方式 。 在这一阶段宝宝向父母频频吐舌头不仅说明他在展示用舌头探索的本领 , 也说明宝宝的舌头发育地很好 , 足够灵巧、敏捷、健康 。 不过同上期所讲的吮指一样 , 若是一岁之后吐舌头动作没有消退甚至形成习惯 , 则会给牙列及颌面部的发育造成很大的影响 。

3

异常吞咽

异常吞咽习惯又称为“婴儿型吞咽” , 这是一种孩子出牙前(喂奶和进流食阶段)的吞咽方式 , 即舌放在上下颌牙龈之间 , 唇、颊收缩用力吮吸 , 形成唧筒状吸奶并进行吞咽 。 正常情况下 , 这种吞咽方式在牙齿萌出后会消失 。

牙萌出后正常的吞咽是上下颌牙齿接触、唇闭合、舌背与上腭接触 , 舌尖接触上腭前部并向后上推送食物进入咽部 , 进行吞咽 。

在临床上 , 医生经常发现有一些孩子长牙后依然保持吮奶时的吞咽方式 , 即保留了婴儿型吞咽:舌头伸入上下牙之间 。 长期这样 , 舌体的前伸运动容易形成双牙弓前突和开颌 。

4

偏侧咀嚼

大多数人嚼东西都是同事或交替使用左右两侧的牙齿 。 这样做不仅能充分发挥全部牙齿的咀嚼功能 , 能够利用食物、唾液对牙面的摩擦、冲刷 , 起到自洁作用预防龋齿 , 而且对颌骨和肌肉也有生理性刺激 , 这对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来说尤其重要 。 但有些孩子习惯于只用一侧的牙齿嚼东西 , 而另一侧牙齿则完全弃之不用 , 从而可能造成多方面的危害 。

5

咬嘴唇

咬嘴唇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 , 它不但会使唇齿变形 , 影响美观 , 而且还会因上、下牙颌的变形而影响牙齿的咀嚼作用 , 甚至有些会造成粘液腺囊肿 。

6

刷牙后进食

宝宝习惯刷牙后再喝奶对宝宝的牙齿健康很不利 。 如果睡前刷牙后再喝奶 , 可导致奶中糖类在牙齿表面停留 , 由于人在睡眠期间口腔运动减少 , 唾液分泌量低 , 口腔的自洁作用差 , 导致牙齿与奶中糖的接触时间变长 , 让牙菌斑有更多的时间产生酸来破坏牙齿 , 导致宝宝患龋 。 因此 , 宝宝应该先喝奶后刷牙 , 刷牙后不再进食 。

7

舔牙

儿童在替牙期常用舌尖舔松动的乳牙、乳牙残根或初萌的恒牙 , 因而形成舔牙的习惯 。 舔牙习惯可增大舌肌对牙齿的作用力 , 使局部牙齿倾斜 , 出现牙间隙 , 严重时形成反颌;如果同时舔上下牙则形成双牙弓前突 。 一旦发现孩子有舔牙习惯 , 应随时提醒纠正 , 耐心地引导教育 , 使其逐渐理解成人的意图 , 并慢慢学会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 。 当以上方法不能奏效时 , 则需要寻求专正畸医生的帮助 。

8

托腮、咬物

孩子经常用手托一边的腮部 , 睡觉时枕手肘、手掌、拳头 , 长时间的只发生在一面 , 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颌面部的正常发育及面部的对称性 。

咬物习惯多见咬铅笔或者指甲 。 在咬物习惯中 , 虽然不同孩子咬的物品种类繁多 , 但基本都固定于牙弓的某一个部位 , 从而导致局部性开合畸形的发生 。

9

口呼吸

正常情况下 , 我们通过鼻腔呼吸 , 舌头的位置贴于上颚 , 而因为各种原因 , 儿童改用口呼吸后 , 嘴唇自然张开 , 舌头为了给呼吸让出通道 , 会后缩 , 失掉了支撑牙弓的力量 , 面颊肌肉因为张口而收紧 , 又给了牙弓内收的力 , 两个力量长时间的不平衡就会造成牙弓狭窄 , 而牙弓狭窄会使得前牙外翘 , 或者牙弓位置不够排下牙齿而造成的拥挤和长面型 。

此时影响还没有就此结束 , 因为即便舌头后缩 , 气道仍有部分受阻 , 这个时候为了更顺畅的呼吸 , 儿童就会选择仰头来让气道打开 , 可是仰头后 , 视线和重心又有所改变 , 为了能够保持平衡和直视前方 , 儿童会以驼背来补偿 , 这样整个人的身姿就会呈现萎靡甚至畏缩的感觉 , 对于心理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 。

12

涂氟

儿童之所以要涂氟 , 是因为平时为了防止摄入过量的氟 , 所以儿童使用的牙膏中含氟量都较低 , 甚至不含氟 。 而儿童的牙齿龋坏的发生率较高 , 为了有效的进行儿童防龋 , 口腔专家推出了涂氟这一方式 。

利用氟化泡沫防治龋齿 , 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和行之有效的防龋方法 。 儿童最好从3~4岁开始 , 每半年涂一次 , 直到6岁为止 。 一般情况下 , 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做氟化泡沫预防龋齿 。 不过在做儿童牙齿涂氟的时候 , 一定要在专业的牙科医生指导下操作 。 建议每隔3个月、6个月 , 或1年复查 。

进行涂氟时 , 牙科医生将带有果味的氟化物涂到牙齿表面 , 每次只需1分钟 。 不会让宝宝有任何痛苦 , 特别是对刚长出的牙齿效果更佳 。 涂氟后半至1小时 , 宝宝不要喝水、喝饮料以及漱口 , 四小时内尽量不要进食 , 当天也不需要刷牙 。

牙齿涂氟必须去牙科 , 医生对牙齿做严格、彻底的清洁后 , 才可以涂氟 。

13

窝沟封闭

窝沟封闭也是预防孩子龋齿的一个有效手段 。 3岁的小朋友乳牙已基本形成 , 乳磨牙已基本萌出 , 可以去做窝沟封闭但不是必需的 , 要看孩子的配合度 。 孩子年纪小 , 如果不能好好配合 , 操作过程中隔湿不好 , 涂上的材料就容易脱落 , 造成封闭失败 。

6岁左右的常规窝沟封闭是每个小朋友必须要做的 , 尤其是六龄齿萌出之后 。

12岁左右孩子的第二磨牙也萌出了 , 这时候为第二磨牙做窝沟封闭也是必需的 。

最后还要强调一下 , 所有年龄段中 , 最重要的就是六龄齿的窝沟封闭 , 它是最难清洁到也最容易被蛀掉的牙齿 。 (完)

或许你错过了这篇文章:这支白菜价的儿童和成人电动牙刷 , 性能完全不输千元大牌!

妈宝帮帮帮精彩文章列表

公众号内回复关键字 , 查看精彩文章

【正面管教】

回复“管教” , 查看《我在管孩子 , 求您别插嘴!》《孩子哭时 , 别再用这句话伤他了》《有个字让孩子很受伤 , 你每9分钟就说一次》《9个警报告诉你 , 孩子要被宠坏了!》《你每天对孩子说多少“废话”?这张表告诉你!》《一两岁孩子的这6个小毛病 , 坚决不能惯!》

【敏感期】

回复“敏感期” , 查看《宝宝的31个敏感期 , 错过你会后悔的!》《从金句女王甜馨看宝宝的语言敏感期》《吃手、咬人怎么破?聊聊口腔敏感期》《0-3岁 , 这样度过视觉敏感期》

【专注力】

回复“专注力” , 查看《毁掉宝宝的专注力只需一件事 , 也许你正这样做》《拯救孩子的专注力 , 这些方法最有效》

【经典绘本】

回复“绘本” , 查看《不做家务的男人都是猪 , 不懂感恩的猪!》《把婚姻讲得这么透彻的竟是一本儿童绘本》《每个妈妈都应该读一次的绘本——《我妈妈》 , 泪奔~》《孩子 , 你必须好好爱姥姥!》《每个宝宝都应该从这开始认识爸爸——《我爸爸》》《这本儿童绘本火了 , 把母爱和婚姻讲得好透!》

【家庭关系】

回复“家庭” , 查看《中国女人四大不幸:当妈式择偶、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幸福的夫妻 , 多少都有点六亲不认》《哪有那么多婆媳矛盾 , 有一个人立场很重要!》《爷爷奶奶谢谢你们 , 不过孩子我说了算》

【宝宝生病】

回复“感冒发烧” , 查看《宝宝发烧 , 看医生妈妈怎么办》《含泪记录的热惊厥经过 , 只希望提醒你意》《宝宝感冒发烧 , 这些情况需要赶紧就医》《宝宝鼻塞的护理秘笈》

回复“小药箱” , 查看《宝宝的小药箱 , 有这些就够了》

回复“腹泻” , 查看《崔玉涛腹泻讲座笔记》

回复“肠套叠” , 查看《恐怖的肠套叠经历 , 抓住救命黄金12小时》

回复“咳嗽” , 查看《宝宝咳嗽的最全护理经 , 超级实用!》《一咳嗽就吃药 , 大错特错》《宝宝常见的4类咳嗽这样治》《咳嗽会咳出肺炎吗?》

如想加入母婴群 , 请加微信mabaobang001申请入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