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告家长:宝宝2岁之前,3种辅食不要碰,容易伤害脾胃、发育慢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劝告家长:宝宝2岁之前 , 3种辅食不要碰 , 容易伤害脾胃、发育慢
宝宝6个月之前 , 营养物质主要从母乳或者奶粉中获取 , 但是随着成长发育 , 这些营养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 就到了辅食“登场”的时候了 。 给孩子添加辅食堪比宝妈“坐月子” , 辅食的量、种类把握不准 , 就会导致孩子积食、脾胃虚弱 , 给成长发育埋下隐患 。
---- 劝告家长:宝宝2岁之前 , 3种辅食不要碰 , 容易伤害脾胃、发育慢 //---- http:// //
佳佳妈妈工作忙 , 佳佳一直是奶奶带的 , 现在3岁半了 , 比同龄的孩子矮一大截 , 还特别瘦弱 , 动不动就生病 , 像个“病秧子” 。 前段时间找了个中医给瞧瞧 , 才知道孩子是脾胃虚弱了 。
佳佳5个多月的时候 , 看大人吃饭就伸着手抓 , 奶奶就开始把饭嚼碎了喂给孩子 , 之后也没有单独准备辅食 , 都是“大人饭”切碎一点给孩子吃 。 奶奶觉得孩子没那么娇气 , 老一辈都是这样喂的 , 没想到无形中伤害了孩子脾胃 。
---- 劝告家长:宝宝2岁之前 , 3种辅食不要碰 , 容易伤害脾胃、发育慢 //---- http:// //
首先 , 辅食添加不能太早 , 不要孩子吃“大人饭”!
脾胃并不是先天发育成熟的 , 要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完善 , 所以孩子的消化功能弱 , 吃的食物要循序渐进 , 符合孩子的消化水平 , 过早的添加辅食 , 给孩子吃“大人饭” , 超过了孩子脾胃的承受能力 , 很容易导致积食、消化紊乱 , 孩子不仅吸收不了营养 , 还会出现胀气、腹泻、便秘的情况 。
此外 , 这3种辅食不适合2岁以内的孩子 , 家长要了解:
---- 劝告家长:宝宝2岁之前 , 3种辅食不要碰 , 容易伤害脾胃、发育慢 //---- http:// //
1、蜂蜜
在成年人的观念里 , 蜂蜜可以润肠通便、百利而无一害 , 但是对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 , 蜂蜜万万不可作为辅食 。 因为蜂蜜中含有肉毒杆菌的几率非常大 , 孩子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肠道免疫系统 , 抵抗力较弱 , 吃了蜂蜜很容易拉肚子、消化紊乱 , 甚至感染病毒 , 所以即使孩子便秘了 , 也不要尝试用蜂蜜通便 。
---- 劝告家长:宝宝2岁之前 , 3种辅食不要碰 , 容易伤害脾胃、发育慢 //---- http:// //
2、咸菜、菜汤
添加辅食的阶段 , 也是孩子对味道的“探索期” , 一直吃清汤寡水 , 一旦尝到“盐味”就特别喜欢吃 。 老一辈也有“吃盐长力气”的说法 , 所以很多家长会给孩子的辅食粥里加咸菜或者菜汤 , 哄着孩子能多吃点 。 这样不仅会加重脾胃消化负担 , 还会给肾脏代谢造成压力、阻碍身体对钙的吸收 , 影响孩子发育 。
---- 劝告家长:宝宝2岁之前 , 3种辅食不要碰 , 容易伤害脾胃、发育慢 //---- http:// //
3、果汁
很多家长觉得水果中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营养物质含量丰富 , 榨果汁给孩子喝肯定没错 。 其实不然 , 果汁跟果泥有很大区别 , 果汁中含有大量的糖分 , 营养成分却在榨取的过程中丧失大半 , 孩子不仅不能从中获取营养 , 还会增加脾胃运化负担 , 而且糖分的摄入会导致孩子偏食 , 影响生长激素分泌和长牙 。
---- 劝告家长:宝宝2岁之前 , 3种辅食不要碰 , 容易伤害脾胃、发育慢 //---- http:// //
其实 , 宝妈也不用觉得给孩子添加辅食是一件头疼的事儿 , 只要遵循逐渐过渡 , 有软到硬 , 从稀到稠 , 从细到粗的原则 , 随时观察孩子的睡眠、食欲等 , 给孩子一个过渡的阶段即可 。
此外 , 妈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给孩子调理脾胃 , 添加辅食的同时让孩子喝点双低聚乳清 , 促进消化液的分泌 , 提高消化酶的活性 , 增强孩子脾胃功能 , 给孩子养成强健的脾胃 。 才能不给孩子的健康发育拖后腿 。
- 「靠谱育儿说」孩子睡觉不老实别以为是热的!3种表现说明是脾虚,家长别搞错了
- #靠谱育儿说#告诫:别再给孩子吃豆浆油条了!3类早餐易伤脾胃,家长别不在意
- 「母婴和育儿」原创宝宝鼻腔深处有鼻屎,尝试各种方法后,最后这样做成功了
- 「母婴和育儿」原创宝宝和大人睡?给宝宝睡婴儿床?到底哪个选择才是对的?
- 【小思妈妈营养餐】脆到开口跪,真鱼真虾,宝宝吃多少都放心!
- 今日余庆@曝光!余庆的家长们请长点心吧,叮嘱你的孩子戴好口罩!
- 晓露爸爸@原创“红脸宝宝”火了,两个脸蛋红的像苹果,网友:不会是喝奶喝醉了吧
- #宝宝树#疫情下的新生宝宝:出生14天吸引百万粉丝,笑一下400万人点赞~
- 每日说育儿知识■孩子免疫差,家长记好“不睡2觉,不吃2物”,强娃脾胃不生病
- 【育儿之百科全书】立春过后,又是“猛长期”,家长做好3件事,孩子蹿高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