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走路早晚,跟智商高低有关吗?育儿专家:这些才是决定因素

关于''唐氏综合征''肯定不少人听过 , 患儿天生智力低下 , 不论是学习能力还是反应都远低于正常孩子的平均标准 。 在过去 , 许多家长将''智力''与''行为能力''作为判断孩子是否有''唐氏综合征''的标准 , 如果一个孩子1岁多甚至2岁还不会走路 , 那问题就相当严重了 , 有家长为此操碎了心 。 他们认为:孩子走路这么晚 , 肯定是脑子出了问题 , 而脑子发育出现异状 , 未来肯定不聪明 , 智力存在问题 。

造成这种现象 , 并不是''唐氏综合征''的问题

将孩子的''智力水平''与''走路早晚''相挂钩 , 其实跟''唐氏综合征''没关系 , 说到底 , 其实是父母''虚荣心''以及''求同性''在作祟 。

求同性

心理学大师卡耐基说过 , 人类对于跟自己不一样的个体 , 会抱着''本能的偏见'' , 不论对方身份如何 。 因此 , ''合群''成为一件非常重要的个人技能 。

正常孩子1岁左右基本都会走路了 , 自己家孩子还不会走 , 这就是''怪异'' , 而怪异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 , 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 , 都无法正常融入到集体中 , 所以家长比孩子还急 。

虚荣心

李妈的小儿子7个月就开始自己走路了 , 像模像样 , 周围的宝妈纷纷送上祝福:''这孩子未来肯定聪明!''李妈听到这话 , 心里乐开了花 。

也许是知识水平的限制 , 凡是孩子表现得略微突出的 , 无论是哪一方面 , 人们都能将其与''智力''挂钩 , 送上''天才''、''神童''的称号 , 而父母也以此为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