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气大、爱哭的娃,更容易得疝气?”疝气的真相是这个!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脾气大、爱哭的娃 , 更容易得疝气?”疝气的真相是这个!
最近后台收到一则留言:
---- “脾气大、爱哭的娃 , 更容易得疝气?”疝气的真相是这个! //---- http:// //
上次咱们写了《男宝宝包皮要不要割?这几种情况千万别大意!》之后 , 很多男宝妈再接再厉留言了更多男宝宝的常见疾病 。
但有时候受留言字数限制 , 300字解释不清楚 , 所以对于一些高发的问题 , 我们尽量专门写个单篇 。
上面这个宝妈的问题 , 就比较典型 , 宝宝的情况属于婴幼儿比较常见的疝气 , 很多留言都问过疝气是不是跟孩子爱哭、脾气大有关 , 这真的是一个天大的误区 , 疝气可不是孩子哭出来的病 。
疝气是啥?
很多在孩子哭闹时 , 肚脐或腹股沟的位置会突起 , 这种情况被称为疝气 。
根据发生的位置不同 , 分为脐疝或腹股沟疝等 , 其中脐疝和腹股沟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的疾病 , 多发于婴幼儿期或儿童早期 。
对于孩子来说 , 大部分疝气是先天性的(虽然也有后天的因素存在 , 但很少) 。
这在新生儿中是常见的疾病 , 新生儿发病率在5%左右 , 而早产儿的发病率高达30% 。
说了这么多 , 疝气到底是什么 , 真的如老人所说 , 是宝宝哭闹太厉害而哭出来的吗?总哭闹的孩子更容易得疝气吗?
疝气在医学上的解释是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位置 , 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
疝气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宝宝腹壁的某个位置没有发育好 , 存在腹壁肌肉薄弱或发育不全的地方 , 导致器官移位 。
---- “脾气大、爱哭的娃 , 更容易得疝气?”疝气的真相是这个! //---- http:// //
啥玩意儿?咋没看太明白?
简单地说就是内脏没在自己该待的地 , 而是通过身体没发育好而存在的“洞”时不时地钻出来一下 , 占到别的器官的领地上 。
所以说 , 疝气并不是老人们口中所说因孩子脾气大 , 而产生的某种神奇“气体” , 而是我们体内的某个器官跑到了不该去的地方 , 这是一种生理结构发育不全的情况 。
而孩子哭闹只是诱因 , 就算孩子不哭闹 , 缺损的位置也一样存在 , 只是发现的早晚而已 。
而且 , 除了哭闹 , 孩子打喷嚏、咳嗽或做其他用力的事时 , 突起也会出现 。 相反 , 如果孩子腹腔发育良好 , 并不存在缺损 , 不管孩子如何哭闹也不会得疝气 。
---- “脾气大、爱哭的娃 , 更容易得疝气?”疝气的真相是这个! //---- http:// //
脐疝和腹股沟疝
下面我们分别来详细说一下脐疝和腹股沟疝这两种疝气 。
1
脐疝
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肚脐处的疝 , 这是因为腹壁在肚脐处肌肉薄弱或发育不全 , 也就是有个“洞” 。
当孩子因哭闹而发力或使劲时 , 肠子就钻到了肚脐眼里面 , 形成肚脐处的一个突起 。 当孩子恢复平静后 , 突起的地方又自己缩回去 。
---- “脾气大、爱哭的娃 , 更容易得疝气?”疝气的真相是这个! //---- http:// //
突起时肚脐处的皮肤往往紧绷而发亮 , 有的家长担心 , 会不会把肚脐撑开 , 肠子跑露出来 。 其实不用担心 , 人类的皮肤非常有弹性和韧性 , 如果不受外部创伤 , 一般不会撑开 。
而且 , 大多数的脐疝都是可以自愈的 , 家长不需要过于担心 。
但以下情况需要注意:
- 突起的地方比较硬 。
- 2岁之后依然没有好转 。
- 在孩子平静之后 , 突起并没有缩回去或伴随着疼痛 。
这种情况就需要去看医生 , 听取医生的治疗建议 。
2
腹股沟疝
和脐疝的原理一样 , 腹股沟疝也是因为腹股沟处肌肉薄弱或发育不全 , 附近的器官 , 如肠子 , 膀胱 , 甚至是卵巢(女宝的情况比较少) , 通过薄弱或缺损的地方挤了出来 , 在外边就形成了一个突起 。
正常情况下 , 突起的肿块会在孩子安静下来的时候 , 缩回去 。
---- “脾气大、爱哭的娃 , 更容易得疝气?”疝气的真相是这个! //---- http:// //
腹股沟疝绝大部分患者都是男宝宝 , 这和男宝的生理结构有关 , 一般右侧腹股沟疝比左侧的更为常见 , 双侧发生疝气的较为少见 。
虽然听上去挺恐怖的 , 看上去确实也很吓人 , 但绝大数的疝气都不会让宝宝有生命危险 , 宝宝也不会因此感到什么不适 。
但腹股沟疝也不是绝对的安全 , 虽然大多时候突出来的地方都可以自己缩回去 。
这种情况需要重视:
如果疝气突起较大或者缺口较小 , 突起的包块很容易被卡住 , 不能缩回腹腔(这种情况被称为腹股沟疝嵌顿) 。 孩子因为疼痛而哭闹不止 , 同时还伴有呕吐、便秘等症状 , 这时候就需要马上去看医生 。
---- “脾气大、爱哭的娃 , 更容易得疝气?”疝气的真相是这个! //---- http:// //
如果突起包块被卡的时间太长 , 会红肿发炎 , 组织供血被切断 , 挤出来被卡住的器官很可能因缺血而坏死 。 这种情况非常危险 , 需要立即 , 急诊 。 (家长切忌随意自己动手将突起的包块塞回去)
敲黑板 , 画重点!
一般腹股沟疝很难自愈 , 绝大部分都需要通过手术来治疗 。
但腹股沟疝的手术 , 国内外的医生给出的建议也不太一样 。
- 美国:医生会建议一旦发现孩子有腹股沟疝应尽快手术 。 越晚手术 , 孩子发生疝气嵌顿的可能性就越高 , 危险性也就越大 。
- 中国:建议先观察半年或一年 , 看孩子是否可以自愈 , 一般在孩子一岁后再进行手术 。 (但如果发生长时间嵌顿 , 也需要立即手术)
所以 , 具体情况 , 还需要家长根据自家娃的情况综合考虑 , 并及时到医院咨询 , 听取医生的建议 , 决定什么时候进行手术 。
脐疝带能用吗?
通常很多孩子在发现存在脐疝的情况 , 老人会建议带脐疝带 , 勒住宝宝的肚子 , 这样就可以防止肠子钻出来 。
但是 , 其实脐疝带没有任何治疗脐疝的作用 , 脐疝的痊愈靠宝宝自己脐周腹壁组织的发育完全 , 防止肠管外逃 。
---- “脾气大、爱哭的娃 , 更容易得疝气?”疝气的真相是这个! //---- http:// //
反而 , 有了脐疝带的阻挡 , 肠子容易从脐疝带和腹壁肌肉间的缝隙挤出来 , 这个过程宝宝的肠管很容易受伤 , 变得肿大而不容易收回去 , 造成嵌顿 。
而且 , 我们的视线被脐疝带挡住 , 无法及时察觉到孩子肚脐的异常 , 一旦嵌顿时间过长 , 很容易造成孩子肠管坏死 , 后果不敢想象 。
如果孩子脐疝很轻 , 也是可以选择给宝宝佩戴脐疝带的(当然即使不带宝宝也可以自己痊愈) 。
---- “脾气大、爱哭的娃 , 更容易得疝气?”疝气的真相是这个! //---- http:// //
因此 , 不建议盲目地给孩子带脐疝带 , 应到医院听取医生的评估 , 看孩子是否需要 。
腹股沟疝带也是同理 。
CC爸妈:“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 , 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C妈-报社育儿编辑 , 新时代、新父母、新理念 , 育儿需要鸡汤 , 也需要指南 , 公益普及婴幼儿养育、疾病、心理知识 。 原创公众号:CC爸妈(cc-bama)
- 【中国婴游网】原创经常坚持游泳的人更容易抵御疫情吗?是否能带孩子进行婴儿游泳呢?
- 福林妈咪■为什么孩子更容易晕车?开车带孩子,这几招防晕措施请收好
- 「宝贝方舟」原创孩子冬天生病不一定是冻的,这四个原因更容易被忽视!
- 『沧海珠泪闵』为什么白血病更容易“盯上”孩子,这些隐藏的威胁,父母可要重视
- [育儿小学堂]医生:家长注意,这些行为严重破坏孩子免疫力,孩子更容易生病
- 合肥新闻在线@家恩德仁医院新生儿科:宝宝不能穿太多,这样更容易感冒
- [小小屁孩儿]原创除了捏脸、亲吻,这些不起眼的小动作,更容易意外伤害到宝宝
- 【靓妈美娃】为什么白血病更容易“盯上”孩子?这三大诱因,父母应该多提防下
- 秋季宝宝比大人更容易中暑?这些护理技巧家长快记牢
- 原创 孕妇便秘不仅烦恼,更容易被疏忽,这几个小方法简单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