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不是解决孩子哭闹的手段

今天你上班上了一整天 , 你要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 , 繁琐的工作 。 好不容易熬到下班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 你还要给丈夫和孩子准备晚餐 , 可是你却发现你的丈夫正在那儿悠闲地看着手机 , 时不时地还咯咯直笑 。 你瞅了他一眼 , 继续去做饭 。 好不容易做好饭 , 叫了好几次 , 丈夫和孩子才过来吃饭 。 总算到了晚上 , 你希望自己躺下来休息一会儿 , 可是孩子偏偏不要爸爸陪着看书和洗澡 , 一直哭哭啼啼要妈妈 , 要妈妈 。

这个时候 , 你暴跳如雷 , 你失去了理智 。

这个时候 , 你才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情绪 , 这些被你压抑没有表现出来的情绪 , 终于在孩子的哭闹声中释放出来 。

是孩子的需要陪伴让你生气的吗?不是的 , 孩子只是让花瓶中的水溢出来的最后一滴水 。 而在此之前 , 你竟然没有发现属于你的情绪和需求 。


“共情”不是解决孩子哭闹的手段

----“共情”不是解决孩子哭闹的手段//---- http:// //

戈尔曼把情商概括为五个方面的能力 , 它们分别是认识自己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和管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

在戈特曼的《培养高情商孩子》当中 , 也通篇都在讲情绪问题 。

可见 , 情绪发展是情商发展的核心 。 我们把情绪能力分为三种:情绪感知能力 , 情绪表达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 。

今天 , 我们先来谈谈“情绪感知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