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自律能力:父母不生气,也能改变孩子坏习惯

自己有不好的习惯 , 我们想到的首先是要改掉它 。 同样 , 我们看到孩子有一些不好的习惯 , 我们也是想办法让孩子改掉它 。 那么 , 让不好的习惯行为不再发生 , “改掉”是有效的方式吗?是唯一的选择吗?


要改变行为习惯 , 我们需要了解行为模型和习惯回路 。

行为模型

每个行为都不是独立出现的 , 是被环境触发的 , 触发这个行为的因素 , 我们称之为“诱因” 。 诱因和行为看上去是一个连贯的序列 , 我们常常这样表述:“一…就…”

"一累的时候 , 我的脾气就不好"

“孩子一回到家 , 就想看电视”

“孩子一有机会 , 就想玩游戏”

“一写作业 , 就唉声叹气”

“一看到他那样 , 我就气不打一处来”

似乎在诱因出现之后 , 没有任何犹豫、反思、选择的空间 。 那么 , 我们真的就这样容易被诱导吗?诱因到底是怎样对我们发挥影响的?在诱因和行为之间 , 是否还有其它内容?如果有的话 , 是什么?

心理学中有一种分析行为的经典序列模型 , 叫做ABC模型 , 其中包括先行事件(Antecedent)、行为(Behavior)、结果(Consequence)三要素 。

先行事件作为诱因 , 诱发一种行为 , 这个行为又导致了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