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群开放丨抱着睡、落地醒...怎么破?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答疑群开放丨抱着睡、落地醒...怎么破?
---- 答疑群开放丨抱着睡、落地醒...怎么破? //---- http:// //
孩子到底睡多久叫正常?
怎么让孩子睡久一些?
落地醒肿么回事?
孩子抱手上放不下来怎么办?
……
首先 , 我们要有一个“睡眠周期”的概念 。 很多小宝宝在早期 , 睡眠周期50分钟到一小时 , 其实成年人的睡眠周期也是在1.5小时左右 , 只是我们会更好的衔接睡眠周期 , 而小宝宝却需要帮助 。
也就是在两个睡眠周期之间 , 孩子在转醒的时候 , 我们能够及时的给予孩子所需要的安抚 , 让他们觉得舒适、安全 , 重新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 。
---- 答疑群开放丨抱着睡、落地醒...怎么破? //---- http:// //
睡眠周期需要衔接 , 这反应在孩子身上最直观的表现可能就是:落地醒 。
---- 答疑群开放丨抱着睡、落地醒...怎么破? //---- http:// //
这三个字真是闻者落泪
孩子的深浅睡眠通常是对半开的 , 假设一个睡眠周期在1小时左右 , 经历15-20分钟的浅睡眠进入深睡眠 , 这时候会比较容易放下 , 放下之后的深睡眠的时间大约在15-30分钟之间 , 接着又进入警觉的浅睡眠阶段 。
---- 答疑群开放丨抱着睡、落地醒...怎么破? //---- http:// //
这时候孩子会很容易发现睡眠环境的区别 , 表现出来的就是——虽然放下了 , 但是不久就醒了 。
孩子的自主入睡啥时候会出现?
从生理上来说 , 孩子的睡眠周期完全和大人接近 , 大约要到5岁左右 。
(但这并不等于我们一定要夜奶到五岁 。 因为随着孩子的成长 , 孩子对乳房提供的食物需求一定会降低到消失 , 夜间可能更多为安抚而吃奶 , 而不是饥饿 。 )
孩子的自我安抚能力会随着对周围世界的信任和探索慢慢增加 , 只要孩子觉得自己的环境是安全和可掌握的 , 而自己又对睡眠有需求 , 在睡眠周期衔接的阶段 , 自己也会选择再次入睡 。 如果他没有很累或者觉得有些不安 , 就有可能在过程中醒过来 , 寻求更高级别的安抚 , 比如说吃奶 。
(这也是为什么成人在处于不安定环境或者遇到事情的时候也会出现半夜醒来睡不着的状态 , 我们睡不着的时候也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到安心的事情 , 我们也会在不安的时候希望有个人陪着自己睡 , 这点上并不以年龄为转移 。 )
因此 , 帮助孩子更好地熟悉这个世界 , 探索这个世界 , 是自我安抚能力提升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
说到安抚 , 有哪些常见问题呢?
觉得哄睡特别困难 , 怎么办?
一方面 , 让宝宝累、投入、消耗精力 。
观察宝宝在怎样的活动状态下容易开心 , 活动后只要稍加安抚如在肩膀上轻拍或奶睡就可以很快入睡 。 我们可以连续观察和记录小朋友的情况 , 确定适合的活动项目和强度 。
另一方面 , 尊重自然睡眠需求 。
孩子的接觉或自主入睡要建立在孩子充分睡眠需要的基础上 , 要看孩子的情绪是否愉悦 。 开始寻找到一个他接受的安抚方式 , 慢慢的再尝试其他安抚强度稍微低的来替代 , 稳定之后才比较容易改变 。
如果宝宝真的很累却不想睡 , 可能要考虑宝宝对周围的环境或者遇到什么特别让他兴奋紧张的事(这并不见得是不好的) 。
孩子更喜欢奶睡怎么办?
“更喜欢”这个词本身也在提示我们 , 如果我们有本事让其他安抚方式比奶睡更舒服 , 或者更让孩子喜爱 , 就完全有可能用其他方式来接替乳房的工作 。
但有一点非常重要 , “其他的安抚方式”是否被孩子所接受和熟悉?又是否让妈妈更辛苦?
对孩子的适应来说 , 突如其来的取消奶睡只会让孩子更加渴望奶睡 , 我们建议的是“并存渐进” , 我们可以考虑奶睡可以提供孩子哪些安抚因素:
温度、怀抱、气味、心跳、白噪音……
那么其他安抚如果和他接近一些是否就能会比较好替换?我们可以从尝试里去发现 。
比如:在孩子浅睡眠时 , 尝试将乳头慢慢从宝宝口中脱出 , 同时加强抱紧拍哄白噪音等 , 用别的方式让孩子感到舒服 , 但如果孩子强烈反对 , 可以返回奶睡 , 过一会儿再尝试 , 而不要立即切断 , 有一段时间并行 , 才有可能逐步消失 。
比起周围世界的多元化 , 乳房能提供的实际上是很有限的 , 如果孩子能更多的感受到周围世界的有趣 , 对乳房的渴求也会慢慢下降 。
安抚奶嘴可以用吗?
安抚奶嘴对于奶量正在建立阶段的妈妈宝宝来说并不建议使用 , 因为会担心减少对乳房的刺激 , 进而影响乳汁产量 。
如果乳汁量充足的母亲想通过安抚奶嘴来顶替掉一部分乳房的安抚工作 , 也并非不可以尝试 , 只是亲喂较好的孩子通常对安抚奶嘴接受度不高 , 这可能和安抚奶嘴的安抚效果与乳房效果差得比较多有关——乳房除了带来吸吮 , 还有妈妈的温度和熟悉的怀抱等 , 相比差太多的话就不容易被宝宝接受 。 我们可以搭配一些其他的安抚“手段”来提升安抚奶嘴的使用体验 , 让孩子慢慢接受熟悉 。
使用安抚奶嘴有个小技巧是“不往里塞 , 轻轻外拉” , 因为往里塞可能促发孩子的挺舌反射把奶嘴顶出 , 而轻轻外拉则可能启动孩子的吸吮反射 , 将奶嘴吸进嘴里 。
关于安抚奶嘴需要提醒的是 , 一些研究已经发现 , 长期使用奶嘴可能会让孩子的口腔结构(比如牙齿排列)发生一些改变 , 会不同于母乳亲喂的孩子 。
怎么才能减少抱着睡?
不论多大的孩子对周围的世界是有一个适应和熟悉的过程的 。 如果环境差别很大 , 宝宝就不好接受了 。
怎样让孩子觉得我没有放下她 , 环境没差太多?让孩子明白原来这样也会很舒服 , 慢慢的接受 , 同时不要离开太远 , 让他确定妈妈还在 。
---- 答疑群开放丨抱着睡、落地醒...怎么破? //---- http:// //
- 可以尝试在孩子的浅睡眠时慢慢的和孩子一起躺下 , 而不要等孩子完全放松的深睡眠的时候 , 因为那时候放下去孩子离开这个睡眠周期结束没有剩下多少时间了 。
放的时候注意细节 。
- 比如之前胸口应该贴紧的 , 放下去之后要继续贴紧 , 让它不觉得你走开了 , 慢慢接受之后再放下去一点 。
- 等到完全可以放开的是时候 , 可以用手在肩膀和胸口给点压力 , 让他觉得你还在 。
- 放下之后 , 妈妈可以在他旁边休息一会 , 不要马上走开 。 因为走开热辐射会消失 , 他有可能马上警觉地醒过来 。
注意这些细节 , 慢慢地过渡 , 让他放心:我们不会随便走的 , 这是很安全的 , 他就不会那么警觉了 。 相反 , 如果开始让她感觉差很多 , 他可能就会抗拒 。
夜里总醒怎么办?断夜奶?
夜醒 ≠ 要吃奶
夜奶 ≠ 唯一的哄睡手段
夜醒≠要吃奶 , 也可能是需要安抚 。 要结合自身的状况进行思考 , 让自己和孩子都相对舒适过渡 。
某个阶段频繁夜醒也与孩子在长本事有关系 , 对有的孩子来说 , 到了大运动发展阶段 , 也是他有压力的阶段 , 宝宝的世界发生了变化 , 要花费很多的心理能量和身体能量去应对这种变化 。
(但这仍然是好的趋势 , 因为随着孩子对周围越来越熟悉 , 肢体能力也在上升 , 他的探索程度越来越高 , 有时候反而能让他更投入的完成一段活动 , 这样也能迎来较为踏实的睡眠 。 )
夜奶也不是唯一的哄睡手段(当然它是比较方便的一种) , 我们可以多尝试除奶睡外的其他方式 , 如包裹、轻拍 , 但不要立即撤走奶睡 , 我们需要先让孩子知道别的方式也很舒服 , 妈妈并不是离开他 , 让孩子慢慢地更多选择自我安抚入睡 。
题外话:夜间哺乳影响牙齿健康吗?
母乳不单独构成蛀牙 , 母乳中成分可以向牙齿沉积钙质 , 抗体也可抑菌 , 母乳中的乳糖会在肠道分解 , 而不是口腔 , 因此也不担心“糖”多蛀牙 。
但如果宝宝开始长牙 , 吃了辅食后没有及时清洁 , 食物残渣会引发蛀牙 , 无论是否吃奶 。
同时 , 母乳中的消化酶也可能进一步分解食物残渣 , 增加蛀牙风险 。
所以不论亲喂还是瓶喂 , 关键要刷好牙齿 。
兔妈小结:
1、孩子睡眠的顺利度大概和两个因素有关:“身体累了想睡了”、“心理愉悦能睡了” 。
身体累了相对容易 , 但是第二个就会有很多因素的影响 ,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明明很累了却还是不容易入睡 。
2、孩子的睡眠节律通常在月子以后慢慢形成 。
因为那时候孩子的视网膜感光更成熟 , 褪黑素在夜间能够更好的帮助孩子形成日夜的不同感受 , 我们就需要帮助孩子在白天更多活动 , 夜晚集中睡眠(集中睡眠并不是说能独立睡很长时间 , 是说能够通过安抚把睡眠周期衔接) 。
3、我们关心的自我安抚能力 , 是在对周围越来越有信赖和掌握度的基础上产生的能力叠加 , 包括对我们的信任、对自己身体的认识 , 和对周围世界的探索 , 越熟悉越能体会 , 越放松越能投入 。
4、要让孩子适应其他的安抚方式 , 顶重要的一点就是——别让本来熟悉的那个他喜欢的安抚一下子消失 , 否则他会不安 , 更加增加你的安抚难度 , 时间一长你和他都会紧张 , 就容易恶性循环 。
记得【并行】:一个慢慢减少一个慢慢增多
记得【接近】:待遇差别太大了我要闹革命
5、睡眠并不是独立在哺育之外的 。 包括玩了什么 , 看到了什么 , 吃东西的感受等 。
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会影响睡眠 。 睡眠也会影响对生活中的事情的应对 。 不能独立地去看睡眠问题 。 我们要去看一些细节 , 才知道怎样做更好 。 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满足孩子 , 比如说我们给不到A , 但是我们可以给到A- , 让孩子慢慢了解到 , 我们在关注他回应他 , 虽然有一些我们是真的做不到 , 但我们在很用心地给 。
这是一个商量的过程 , 哺育这件事是互相成就 , 是我了解你你了解我 , 我们互相商量怎样做更好 。
而不是由一个既定的标准 , 不是看别人家怎样 , 要看自己和孩子配合起来怎样 。
越放松越睡得好 。 其他事情也是一样 , 越放松 , 事情就越顺利 。 不要把睡眠单独来看 , 不要挑任何标准 , 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标准和方式开开心心地哺育 。
- 崔玉涛的育学园@崔医生答疑来了!这些问题家长不要忽视!
- 【育婴小天使】真心疼啊!1个月大婴儿肚脐外鼓,无知的父母竟然找来刀片划开放气!结果……
- 『崔玉涛的育学园』【疫情答疑】这15个问题关乎孩子的健康,一个都不能错过!家长必看
- 【崔玉涛的育学园】最小确诊病例仅2岁!疫情升级下,如何保护孩子?崔大夫8答疑问!
- [红网]医者仁心丨抱了一夜 湘雅医院男医师的疼爱让孩子安睡了一整晚
- 母乳喂养多久、宝宝绿便、3岁后宝宝用不用喝奶粉等相关问题专家答疑汇总
- 答疑解惑:宝宝为什么一出生就长有胎记?
- 面对孩子的提问,聪明父母绝不会做这4件事!答疑解惑也有讲究
- 回崇明娘家的小妈妈们注意!这些轮渡客运站母婴室开放啦
- 判断孩子学画是否进步,家长应该关注哪些细节?最后一期!暑假体验班最后250个名额开放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