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疫情进入高峰期,家里有孩子的一定要小心!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手足口疫情进入高峰期 , 家里有孩子的一定要小心!
---- 手足口疫情进入高峰期 , 家里有孩子的一定要小心! //---- http:// //
近期 , 有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
专门欺负5岁以内的宝宝 ,
只要宝宝被它找上门 ,
就会被医生要求隔离 ,
每年都有幼儿园因为这种病爆发而停课!
这种令广大家长闻风丧胆的
传染病就是——手足口病 。
---- 手足口疫情进入高峰期 , 家里有孩子的一定要小心! //---- http:// //
说起手足口病 , 各位宝妈应该都不陌生 。
这个病主要特征就是发热 , 以及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 , 有时臀部、大腿内侧、会阴部、膝、肘等部位也会出现皮疹或疱疹 。
少数患儿 , 尤其是5岁以内的宝宝 , 一般来说病情发展都比较迅速 , 在发病1~5天左右就会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心脏损害等致命性并发症 , 但也有极少数患儿病情危重 , 甚至死亡 。
之前 , 小编已经说过很多次手足口病了 , 而今天再次提出来 , 是因为手足口病已经进入发病高峰了 。
手足口病进入爆发期
根据往年规律 , 每年3月以后手足口病疫情开始出现上升 , 4-7月会迎来第一个发病高峰 , 因此 , 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 , 做好日常防护工作 。
手足口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 , 多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身上 。 虽然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得手足口病 , 但鉴于适合手足口病毒生存的温度是20℃-40℃ , 所以 , 每年春夏季 , 手足口病患儿就会大幅增多 。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 , 比如通过被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杯子、玩具、餐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间接接触传播 , 同时 , 手足口病也可以通过飞沫传播 , 也就是说 , 当手足口病患儿的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 , 在说话或者打喷嚏等时 , 就可能对别人造成传染 。
1.如何辨别是否得了手足口病?
孩子感染了手足口病毒后 , 一般会出现一些前期症状 , 类似感冒发烧 , 例如低烧、食欲不佳、神志萎靡 , 精神不好 。 随后会出现咽喉疼痛或者口腔的干燥 , 接着就逐渐在口腔粘膜面出现1—3毫米大小的水泡 , 再过几个小时或者到24小时 , 这些水泡就会变成溃疡 。
接下来 , 孩子的手上或者脚上及其他皮肤上 , 会有水泡一样的疹子 。 这些疹子是在表皮下 , 水泡比较厚、比较坚实 , 跟一般的疹子不太一样 , 且长在手指和手掌的边缘部位 , 在躯干末端 。
“当然 , 并不是所有的患儿都会出现全部症状 , 一些孩子只是低烧 , 口腔里出现疹子 。 ”
2.接种疫苗最可靠 , 可打了手足口疫苗就不会再患病吗?
目前最可靠、最有效减少重症手足口病发生的手段就是接种疫苗 。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一点 , 当宝宝出现过敏症状时 , 不建议选择在这时候给宝宝注射手足口病疫苗 。
3.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 , 主要袭击目标为5岁以下儿童 , 尤其是3岁以内免疫力低下的孩子 。 因此 , 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 , 提前预防 , 别等疾病找上门了再后悔 。
在手足口病4~7月的高发期内 , 家长最好少带宝宝去人多的公共场地 , 尤其要远离生病的患儿 。
日常生活中要牢记15个字的预防宝典: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多通风、晒衣被 。
这里提到的洗手 , 并非只给宝宝勤洗手 , 咱们家人们也都要一起勤洗手;吃的方面 , 家长要尽量给孩子吃经过高温的熟食;生活中 , 不要太晚睡 , 不要过于劳累 , 要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户外活动 。
家里有孩子的一定要小心!
- #宝宝树#疫情下的新生宝宝:出生14天吸引百万粉丝,笑一下400万人点赞~
- 每日说育儿知识@儿科医生:疫情期间,家长带娃注意5点,帮娃增强免疫防感染
- #北青网#90后夫妻疫情期间喜提四胞胎 给宝宝起的名字亮了
- [孕育岛]原创立春后孩子进入“猛长期”,做好这三件事,宝宝再窜高一大截
- 『孕婴帮』疫情期间,0-6岁孩子如何预防?疾控中心发布防护指南家长要记牢
- 虎妈潘潘■原创疫情期间去买菜,优选这5类食品,易存放还能增强孩子抵抗力
- 星猫广场app:一位武汉妈妈写给女儿的信刷爆朋友圈:等到疫情结束,请你一定要读完它!
- 『爱儿康』疫情期间一定要给孩子补充这个营养!可惜很多家长都忽略了…
- 子初妈咪俱乐部@抗疫进入紧要阶段,我们该怎么保护孩子?这几点要注意!
- 「奶爸阿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下如何保护孩子?父母牢记以下6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