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孩子每周尿床2次 儿科专家:不是孩子的错,是病了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5岁孩子每周尿床2次 儿科专家:不是孩子的错 , 是病了

  南都讯 采访人员王道斌 通讯员李晓姗 孩子超过5岁了 , 还是老尿床 , 家长可别将这轻易的归结为正常范畴 。 “5岁以下孩子如果经常尿床 , 这是正常的 , 家长不需太过紧张 。 但如果孩子大于5岁 , 平均每周有2次以上夜间不自主排尿 , 并持续3个月以上 , 就可以算患上遗尿症了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儿科主任孙良忠说 。

遗尿症原因复杂

夜遗尿原因复杂 , 可能与遗传、生长发育、心理等各种因素相关 。 孙良忠介绍 , 归结各类儿童遗尿症的成因 , 主要是因为夜晚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 , 孩子尿液产生过多 , 即便孩子膀胱容量正常 , 也会因为不能储存过多尿液而出现尿床 。 此外 , 幼小的孩子膀胱容量不够大 , 储存不了整晚的尿液 。

研究还发现 , 孩子的中枢睡眠觉醒功能与膀胱联系间的障碍 , 大脑对充盈膀胱发送的信息没有反应 , 没有把孩子“叫醒”上厕所 , 膀胱自己排尿 , 发生尿床 。 如果孩子有便秘的毛病 , 也容易发生遗尿 , 积压的粪便压迫膀胱 , 这样膀胱就很难把尿“憋”住 。

“最后 , 孩子在睡前饮用过多饮料 , 或食用过多含水分较高食品 。 简单解释 , 就是尿得多 , 膀胱小 , 醒不来 。 因此 , 尿床不是孩子的错 。 ”孙良忠表示 。

孩子患上遗尿症 , 家长要有耐心

有研究认为 , 尿床是儿童的第三大心理创伤事件 , 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吵架 。 遗尿症儿童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如焦虑、自卑、不合群等 , 孩子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

孩子患上遗尿症后短期治疗未见好转?孙良忠说 , 遗尿症可以有效治愈 , 但治疗过程较长 , 家长一定要有耐心 , 患儿家庭要在医师的帮助下共同树立战胜遗尿的信心 。

孙良忠表示 , 当前基础治疗主要在于调整作息习惯 , 鼓励患儿白天正常饮水 , 保证每日饮水量 。 避免食用茶碱、咖啡因的食物或饮料 。 睡前2-3小时应不再进食 , 睡前2小时禁止饮用水及使用包括粥汤、牛奶、水果、果汁等含水分较多的食品 。

同时要让孩子养成日间规律排尿、睡前排尿的好习惯 。 按医生指导 , 对孩子进行行为训练让孩子学会控制膀胱排尿 , 多鼓励孩子 , 同时认真记录“排尿日记” , 记录孩子遗尿和治疗情况 , 以便医生根据儿童夜遗尿的个体化病情进行分析治疗 。

孙良忠表示 , 基础治疗贯穿于遗尿治疗全过程 , 对大部分的儿童单症状性遗尿 , 使用去氨加压素和遗尿报警器可有效治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