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育儿”不能盲从,该立的规矩得立!孔子:爱之,能勿劳乎?

一个女孩 , 7岁 , 有个弟弟 , 她总是控诉弟弟分走了爸爸妈妈的爱 , 要把弟弟送人 。 可实际情况是:她是家中的小霸王 , 爸爸妈妈对两个孩子都宠 , 而且宠得有点过分了 , 已经到了溺爱的程度 。 小女孩生气时会动手打妈妈 , 而且喜欢故意招惹弟弟 。

为什么实际情况和女孩说得不一样?是小小的她在撒谎?

我觉得问题的症结出在爸爸妈妈对待孩子的方式上 , 因为过于宠爱 , 导致孩子在家中唯我独尊 , 因为一直是在索取 , 并且有求必应 , 所以一旦某些要求没有达到她的预期时 , 她会将矛头指向弟弟 , 她觉得是弟弟抢走了爸爸妈妈的爱 。

但女孩的妈妈并未觉得溺爱有什么问题 , 甚至孩子动手打自己 , 她认为仍在自己的接受范围内 。

如今很多父母被现代的教育理念洗脑得有点过度了 , 比如快乐育儿 , 比如孩子应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等等等 , 这些本身都没什么问题 , 但一旦过于盲从 , 不给孩子立任何规矩 , 就很有问题了 。

女孩的妈妈认为 , 和睦的家庭养不出坏孩子 , 这个观念同样也没有什么问题 。 问题出在孩子犯了错 , 有了一些错误的行为 , 家长没有立马制止 , 这样孩子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做错了 , 到底什么事情是能做的 , 什么事情不能做 , 这些孩子通通不知道 。 以至于孩子已经7岁了 , 仍然没有基本的是非观 , 包括她觉得只要她生气了、只要她想 , 就可以动手打妈妈 , 打其他人 。

在家爸爸妈妈是可以无条件纵容孩子 , 可一旦出了家门呢?去了学校 , 当孩子发现 , 周围的同学、老师并不是凡事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时 , 她又不能一一去制止 , 孩子可能会情绪“失控” 。

子曾经曰过:“爱之 , 能勿劳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