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物权思维:孩子爱抢玩具,不是“坏”,家长别因为误会伤了孩子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物权思维:孩子爱抢玩具 , 不是“坏” , 家长别因为误会伤了孩子
“本文由孕育岛原创 , 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周末 , 很多家长带着自家孩子在商场的儿童乐园玩 。 沙堆这一块 , 聚集的孩子尤其多 , 经常看到孩子们拿着小铲、小车挖沙又运沙 , 玩得不亦乐乎 。 孩子专心地玩 , 家长刚好可以清闲一会儿 。 不过还是不能放松警惕 , 这不 , 就有两个孩子因为谁拿铲子的问题 , 开始争执起来 。
其中一个高大的男孩说:“这铲子是我先拿的 , 你凭什么抢?”小男孩说:“我正好需要铲子 , 你为什么不给我?”两人分别拿着铲子的一端 , 谁也不肯松手 。 这时候小男孩对着高大男孩做鬼脸 , 高大男孩被激怒 , 扔掉铲子 , 就开始打小男孩 。 小男孩也不示弱 , 两人就这样扭打起来 。 双方家长见这情况 , 连忙出来干涉 , 拉开孩子之后 , 父母对各自孩子进行了教育 。
高大男孩的父母说:“你比人家大 , 怎么不知道让着点弟弟呢?” , 小男孩父母说:“你怎么随便抢别人东西 , 我教你的礼貌都忘记了吗?” 。 这时候 , 高大男孩和小男孩反应出奇得一致 , 都不觉得自己有错 。
相信很多父母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 孩子因为抢玩具发生争吵 , 怎么劝说都不管用 。 “家里明明有很多玩具 , 看到别人的 , 还是要抢”、“大家一起分享玩具多好 , 偏偏喜欢自己拿着玩具玩 , 孩子真的太小气”、“就怕孩子小来抢玩具 , 养成坏习惯 , 长大更惹别人讨厌” 。 家长们发一些自家孩子抢玩具的牢骚 , 屡见不鲜 。
---- 原创 物权思维:孩子爱抢玩具 , 不是“坏” , 家长别因为误会伤了孩子 //---- http:// //
其实 , 关于孩子爱抢玩具的问题 , 有原因可以解释 , 并不是因为“坏” 。 那些不听家长劝导仍然要抢玩具的 , 大多是4-5岁的孩子 , 他们对于“物权”概念有不一样的理解 , 家长别因为误会伤了孩子 。
年幼孩子对“物权”的错误认知
1、 我喜欢的就是我的
孩子为什么会抢别人的玩具?是因为他们喜欢这件玩具 , 喜欢就要得到 。 在他们的意识里 , 只要是感兴趣的东西 , 即使自己拿不到 , 父母也会帮他们拿到 。 比如看到水壶想玩玩 , 可是放得太高 , 找父母帮忙就拿到手了 。 别人家餐桌上有好吃的糕点 , 看到了就拿一个 , 大家看到是小孩子拿也不会说什么 。 作为孩子其实有特殊权利 , 不太受规则的限制 。 喜欢什么就拿 , 是本能反应 。
小朋友在一起玩耍时 , 因为喜好差不多 , 发生争抢是常有的事 。 小女孩带着各自的芭比娃娃出来玩 , 让她们晒太阳 , 给她们换装 。 小女孩A有很仙的衣服 , 小女孩B看到了 , 拿来给自己的娃娃穿上 。 小女孩A发现衣服被拿走 , 作势要抢回来 , 没想到小女孩B说:“这是我的 , 你不能拿走” 。 明明是小女孩A的衣服 , 小女孩B怎么说是自己的呢?
其实 , 对于孩子来说 , 根本没有“你的”“我的”这种概念 , 他们只知道喜欢的就是自己的 。 这种思维在大人看来非常不合理 。 如果一个大人抢别人东西 , 说:“这是我的” , 估计会被别人骂得体无完肤 。 小孩子这么说 , 也会让大人感觉不合适 。 家长可能会想:“难道孩子就是这种性格?喜欢抢别人东西 , 还据为己有 , 可见是个坏孩子” 。 大人这么想 , 确实是误会孩子了 。
2、 经过“加工”的就是我的
小孩子一起捏橡皮泥 , 在还没有做成型之前 , 大家都是和和气气的 。 后来通过集体的智慧 , 捏成了一只大象 。 其中一个孩子特别喜欢大象 , 就想带回家 。 而且自己也参与了制作 , 肯定得拿回家啊 。 于是 , 孩子不顾众人的目光 , 把大象占为己有 , 其他孩子从一脸懵逼到大哭 , 这时候家长出马 , 大象最终作为展览品被学校收藏 。
---- 原创 物权思维:孩子爱抢玩具 , 不是“坏” , 家长别因为误会伤了孩子 //---- http:// //
这个要拿走大象的孩子 , 觉得大象属于自己 , 因为孩子脑子里有“经过加工的就是我的”的意识 。 问题是其他孩子都参与了制作 , 孩子只是习惯性地以自我为中心了 。 父母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不要觉得尴尬 , 多给孩子一点耐心 , 相信孩子是可以教好的 。
3、 我先玩的就是我的
小区里仅有的两个秋千 , 非常受孩子欢迎 。 晚饭过后 , 很多孩子出来溜达 , 最爱在秋千上玩 。 可是小孩这么多 , 秋千数量有限 , 大家怎么分配呢?如果家长不在旁边 , 孩子的秩序很容易混乱 。 很多孩子的想法就是 , “我先玩就是我的” , 一旦这些孩子坐到千秋上 , 别人就别想玩 。 一群孩子又不能制止 , 只能眼巴巴地在旁边看着 , 多心酸 。 可是在秋千上的孩子意识不到 , 只要自己玩得开心就行 。 什么时候不想玩了 , 别人才有机会玩 。 孩子对公共资源的认知不明确 , 这需要家长多教育才行 。
4、 不懂得“送给别人”的意义
好朋友的孩子生日 , 买了蛋糕带女儿去参加生日会 , 女儿亲自提着蛋糕送给寿星 。 大家看到孩子像个小大人一样“送礼” , 气氛一片祥和 。 生日会结束后 , 因为大家吃得太饱 , 蛋糕就没有吃 。 这时候孩子说:“蛋糕不拿回去吗?”妈妈说:“这是送给别人的 , 怎么能拿回去?”
孩子不解 , 送给别人怎么就不能拿回去了 。 她只知道 , 蛋糕是妈妈买的 , 就是自己家的 。 自己家的东西当然要拿回家 , 干嘛留在别人家?孩子根本不懂得“送”的意思 , 也不知道自家蛋糕会变成别人的 。
---- 原创 物权思维:孩子爱抢玩具 , 不是“坏” , 家长别因为误会伤了孩子 //---- http:// //
5、 这是我的别人不能玩
在家里玩具一直是孩子的专属品 , 大人多碰一下都不行 。 本来父母也不爱玩具 , 不会有什么想法 。 不过 , 家里来了其他小朋友的时候 , 孩子还不爱分享玩具 , 就显得有些过分了 。 上周表姐带着孩子来串门 , 大人聊天 , 本来想让孩子一起玩 。 两人一开始见面还好 , 很快就玩到了一块 。 后来在客厅聊天的妈妈们听到一句“这玩具是我的 , 你不能玩” 。 这么不友好的声音 , 就是自家孩子发出的 。 尽管妈妈对孩子进行了教育 , 但孩子仍然没有退让 , 这让她很是无奈 , 只能向另一位妈妈表示歉意 。 这里孩子对物权的理解就是“我的你不能拿” 。
如何纠正孩子的“物权”思维?
1、 帮助孩子懂得“物权”
孩子对“物权”的认知不成熟 , 而且这种现象十分普遍 。 当然 , 这种错误认知是可以通过后天改正的 , 当孩子抢玩具时 , 父母可以说:“别人的东西 , 你不能抢 , 只有爸爸妈妈给你买的 , 才完全属于你自己”、“不是喜欢的东西就可以拿 , 下次碰到喜欢的东西先告诉爸爸妈妈 , 得到同意后再拿” 。 孩子可能一时之间不能接受这个道理 , 父母要不厌其烦地给孩子灌输这些思想 , 只有这样才能对物权的概念有成熟的认知 。
---- 原创 物权思维:孩子爱抢玩具 , 不是“坏” , 家长别因为误会伤了孩子 //---- http:// //
2、 演练小游戏 , 帮助孩子同理他人
人都是这样 , 对于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情 , 很难做到感同身受 。 小孩子会抢别人玩具 , 是没体会到自己被抢玩具的无奈 。 如果只是跟孩子说“你抢别人玩具是不对的” , 这种语言的力量很弱 。 要让孩子切身体会到“痛” , 他才可能做出改变 。
比如 , 当孩子抢别人的玩具时 , 父母可以没收孩子的玩具 。 不管孩子怎么哭闹 , 都不要心软 。 并且明确告知孩子 , 这是因为你抢了别人的玩具 , 才不被允许玩玩具 。 这时孩子才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 会理解当初自己抢别人玩具的感受 。 这种情况下 , 父母再适时教导孩子不要抢别人玩具 , 才会收到效果 。
孩子不是生下来就完美无缺 , 父母要对孩子有耐心 , 不要在潜意识里把他们归为“坏孩子”一类 。 多了解孩子心理 , 才能引领他们变得优秀 。
- 「母婴和育儿」原创宝宝鼻腔深处有鼻屎,尝试各种方法后,最后这样做成功了
- 「母婴和育儿」原创宝宝和大人睡?给宝宝睡婴儿床?到底哪个选择才是对的?
- 晓露爸爸@原创“红脸宝宝”火了,两个脸蛋红的像苹果,网友:不会是喝奶喝醉了吧
- #育儿房间#原创儿童已成白血病高发群体:这些水果“隐患”,最好少给孩子吃
- [育儿房间]原创“妈妈,我蛋蛋疼”,本以为孩子只是磕到了,谁知差点出了大事
- 宝妈育儿微课■原创4岁孩子贪玩吞水银,奶奶非拦着先“吃菜”才送医,医生:做得对
- 趣儿养母:原创新手妈妈面对宝宝哭常常束手无措,首先如何分辨宝宝的哭声很重要
- 「jason妈咪有办法」原创孩子打喷嚏流鼻涕发烧时,不妨试试这些绿色疗法,管用
- #书里缘#原创父母的洁癖会破坏孩子的免疫力,你信吗?
- 『儿科医生雨滴』原创给宝宝穿这种裤子可能有这四个危害,你一定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