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走愤怒的“低声教育“,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平日里 , 我们教育孩子 , 总是说着说着 , 不知不觉就提高了音量 , 带上了情绪 。 逼迫孩子看我们的脸色行事 , 让他们根据我们音量的高低 , 来判断事情的严重性 。 ”

当孩子犯错时 , 你愤怒地大吼大叫 , 结果无非两种:

孩子被你吓住了 , 满脑子的恐惧感 , 根本没心思去思考为什么错了 , 只盼着你赶快结束训斥;孩子被你激怒了 , 大吼大叫回击你 , 也不考虑错在哪了 , 只想着如何跟你对着干 。

但是 , 当你压低声音、语调平静、严肃地跟孩子谈话时 , 你会在孩子眼里变得“不怒自威” , 孩子对你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恐惧和抵触 , 这时候你再跟孩子讲道理、辩对错 , 效果就会好很多 。

说话是一门艺术 。

我们要教育孩子如何说话 , 就更需要自己身体力行 , 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个好榜样 。 希望家长们和孩子说话的时候 , 教育孩子的时候 , 也能把这一点教给他:

急事 , 慢慢地说;

大事 , 清楚地说;

小事 , 幽默地说;

没把握的事 , 谨慎地说;

没发生的事 , 不要胡说;

做不到的事 , 别乱说;

伤害人的事 , 不能说;

讨厌的事 , 对事不对人;

开心的事 , 看场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