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娃数次“蹂躏”后,我总结出带娃出行的这些“安抚法”!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在被娃数次“蹂躏”后 , 我总结出带娃出行的这些“安抚法”!

早前我有和大家分享过几次关于带娃外出的话题 , 比如带娃出门有什么必备行头、带娃出门怎么吃怎么睡 , 不过这些计划型的安排似乎更多地适用于小月龄宝宝;在娃1岁之后 , 随着自主意识和认知发展不断增强 , 带娃出门对于爸妈们的考验事实上不再是吃喝拉撒 , 而是更多地转向要怎么应对说来就来的小娃情绪问题 。 所以今天咱们就补个漏 , 和大家聊聊带娃出门的应对招数 , 纯干货、上手就能用 。


                    在被娃数次“蹂躏”后,我总结出带娃出行的这些“安抚法”!

---- 在被娃数次“蹂躏”后 , 我总结出带娃出行的这些“安抚法”! //---- http:// //

想带娃出门从容不抓狂 , 你需要不断观察和暗自总结!

说实在的 , 带娃出门想要从容淡定不是想想这么容易的 。 娃的情绪可不受你控制 , 时间一久 , 各种负面状态都会出来——等上菜等不住了开始作、犯困烦燥了怎么哄都不是、感觉被我们关注少了各种黏…

一到这个时候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想“武力镇压” , 一种咆哮 , 但是治标不治本 , 不是迎来更大的哭声就是过了这次下次更闹 , 出门成闹剧 , 好好的心情全没了 。

所以出门在外 , 面对熊娃的行为能见招拆招才是王道 。 但这样的本领大多时候是被娃多次“暴击”后的经验累积 , 又或者是通过观察旁人的做法总结而来 。

这就像我们最初是职场小白时 , 看公司那些大boss都那么沉着稳定有气度(就是像贺涵的那样的装B范儿);几年历练下来后才知道 , 他们碰到捅漏子的下属时 , 内心也是炸毛的啊 , 但之所以他们可以继续“装” , 就是因为足够有经验 , 手上的可调配资源相对多 , 所以当他们儒雅地锁起眉毛时 , 他们只是在迅速计算利害损失 , 以及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

所以面对种种状况的娃 , 道理是完全一样的 , 你是否可以在笑咪咪迎过去的几秒里想好应对方法 , 直接决定你带娃外出的“优雅度” , hohoho 。


                    在被娃数次“蹂躏”后,我总结出带娃出行的这些“安抚法”!

---- 在被娃数次“蹂躏”后 , 我总结出带娃出行的这些“安抚法”! //---- http:// //

妈妈可以没有妈咪包 , 但一定要有这样的“工具包”!

想要得心应手的前提就是你的手上既要有必备工具 , 也要有一堆实用的解决方案 。 闲话不多说 , 这就给你一个“工具包” , 也是我带OK外出很多次 , 结合朋友带娃出门总结出来的有用法子 , 屡试不爽 。

1) 给钱包 。 适合于娃感到无聊时的哭闹 。

钱包为啥好玩 , 因为里面有钱?!因为钱一张张 , 还大小不一样 , 可以把它摊得那么平整 , 也可以把它们揉成一团团的 , 变化多 。 小朋友玩着觉得超有成就感 。 (但很多时候 , 我们会觉得钱不干净 , 那么就把钱换做纸 , 我会放一堆五颜六色的纸在钱包 , 让他们抽进抽出 , 各种折 。 )

我的随身小手包里还有一堆的卡、钥匙 , 这简直是最接地气的最活的玩具的 , 因为宝宝最喜欢用大人用的东西 , 他天天看着你在用 , 心里早琢磨着要玩了呢 。 不过记得玩好一定要清洁手 。 产品么 , 甘尼克的免水洗手液和白因子便携装都很好用 , 包中必备 , 地位等同尿不湿 。


                    在被娃数次“蹂躏”后,我总结出带娃出行的这些“安抚法”!

---- 在被娃数次“蹂躏”后 , 我总结出带娃出行的这些“安抚法”! //---- http:// //

2) 找找找 。 适合娃认为你忽视她 , 异常黏人无比纠缠的时刻 。

其实很多游戏书也会有“找找找”这种项目 。 “找找找”需要比较高的专注力 , 娃会忘记其他事投入进来 。

这里有个诀窍 , 娃喜欢找他认识的东西 。 所以在让娃“找找找”时 , 你设置的题目要“投其所好” 。 比如这个房间里有什么黄色的东西啊?菜单上有几个一样的杯子啊?有什么红色的菜啊?我们还能和孩子轮流找 , 比赛一场 。 又或者出门时就带上一本专门有“找一找”的绘本 。


                    在被娃数次“蹂躏”后,我总结出带娃出行的这些“安抚法”!

---- 在被娃数次“蹂躏”后 , 我总结出带娃出行的这些“安抚法”! //---- http:// //

3) 涂个鸦 , 简单又方便 , 但不同的娃缓解的程度不一样!

嗯 , 这个方法很简单 , 不用动脑子但又显得很有气质 。 掏出涂鸦板 , 让娃儿尽情画呗 。 说我这是懒方法 , 哼 , 能选到又能缓解情绪还能给娃儿艺术启蒙的好工具 , 这也是不容易想到的 。 当然这个方法不能适用于所有的孩子 , OK很沉迷 , 可以玩很久 , 但有些娃完全不吃这套 。


                    在被娃数次“蹂躏”后,我总结出带娃出行的这些“安抚法”!

---- 在被娃数次“蹂躏”后 , 我总结出带娃出行的这些“安抚法”! //---- http:// //

4) 现场道具随时利用 , 白糖包和纸巾是太好用的玩具!

利用现场一切可利用的工具 , 比如吃饭的餐桌上的白糖包 , 洒到小盘里让娃小手沾沾玩 , 也是早期的一种触摸感官的认知和学习;娃稍微大点 , 他的手如果是干净的 , 可以让他舌头尝一下 , 感受一下味 。

没有白糖包 , 那么就撕纸巾 。 很多纸巾是多层的 , 小的娃 , 你把多层分离成单层一张张递给娃儿玩 , 这样可以减少浪费 , 纸巾撕起来也更容易飘 , 更灵动好玩 。 大点的娃 , 锻炼手指精细运动 , 让娃自己分层 , 然后撕撕撕 , 没有孩子不爱玩这个游戏 。 但我不主张把碗啊筷啊给娃玩 , 不够安全 。


                    在被娃数次“蹂躏”后,我总结出带娃出行的这些“安抚法”!

---- 在被娃数次“蹂躏”后 , 我总结出带娃出行的这些“安抚法”! //---- http:// //

5) 给吃的 , 看似最没技术含量 , 但却真的可以缓解娃的情绪!

哦 , 如果以上方法你都嫌烦 , 或者你就是个暴君 , 一碰到娃儿开闹脑子就短路 , 那么这个方法就是最后的“救命稻草”(当然并不建议总是使用) 。 出门一定要带点好吃的 , 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 , 靠这个可以堵上娃的嘴 。 别以为这个方法太没技术含量 , 研究表明 , 孩子在吃食物时情绪会得到缓解 , 适度使用完全OK 。


                    在被娃数次“蹂躏”后,我总结出带娃出行的这些“安抚法”!

---- 在被娃数次“蹂躏”后 , 我总结出带娃出行的这些“安抚法”! //---- http:// //

6) 啥都没带 , 你得知道只用手就可以和孩子玩嗨的游戏

如果你碰巧也没带 , 两手空空 , 没吃的、没玩的、也没钱包… 那么两个手也是治娃武器 , 哦 , 不是打过去 , 是做点手部小游戏 , 而这款游戏可以从低月龄一直跨到大月龄 。

3-6个月 , 玩躲猫猫 , 两手合起遮住脸再打开脸 , 打开的同时表演出夸张的表情;

7-9个月 , 唱拇指歌;

10-15个月 , 猜猜哪只手;

16-24个月 , 用手指做数字;

2岁以上玩剪刀石头布 。

犯困是硬窗口 , 困了最好能及时睡!

以上都只适合娃儿感到无聊时的烦燥和情绪 , 并不是犯困 。

对于一个犯困的娃 , 即使用这些小方法可以提他一时神气 , 但犯困时的专注力会急剧下降 , 以至于玩什么都换不来好脾气 。 所以犯困时最好的安抚方式是立刻让他睡 , 这是最基础的“满足”原理 。

但如果当下条件不适合睡、没地方睡 , 那就只能坚持度过这个犯困窗口期 。 用上面的工具包当然没问题 , 但很可能配合度会很低 , 当这些工具都不起作用时 , 最顶级的工具就是抱抱啊 , 这个可以回顾我之前的文章《肌肤接触居然可以让宝宝大脑发生这样的变化?我们千万别再吝啬抱抱了》


                    在被娃数次“蹂躏”后,我总结出带娃出行的这些“安抚法”!

---- 在被娃数次“蹂躏”后 , 我总结出带娃出行的这些“安抚法”! //---- http:// //

欢迎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妈咪OK”(ID:mami-ok) , 同样也可以关注微博“妈咪OK”:港大教育学博士主创 , 美国幼儿教育协会成员指导 。 关注0-6岁宝宝大脑发育、早期发展等靠谱育儿知识 , 也可以加我个人微信号mamiok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