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注意!新型手足口病来袭,抓紧预防别让宝宝中了招!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家长注意!新型手足口病来袭 , 抓紧预防别让宝宝中了招!
手足口病每年都会出来肆虐一番 , 搞得家长们人心惶惶 。
近期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 , 手足口病一般的好发年龄是6月龄到5岁内的儿童 , 3岁以内更为常见 。
许多父母都很谨慎的小心防范着 , 但最近却出现了新型手足口病 , 让家长措手不及 。
家住南京浦口的萌萌今年五岁 , 前两天晚上突然发热了 , 持续到了第二天 , 全身上出现了很多疹子 。 家里人赶紧带着她来到了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就诊 , 看到萌萌全身的皮疹伴有高热 , 随即要求住院治疗 , 随即萌萌被收入院治疗 。
萌萌的疱疹密集 ,
皮疹壁薄
(与普通的手足口病感染皮疹明显不同)
整个躯干 , 双侧上肢、
双侧臀部及大腿的皮疹为主 ,
伴有明显瘙痒 。
---- 家长注意!新型手足口病来袭 , 抓紧预防别让宝宝中了招! //---- http:// //
---- 家长注意!新型手足口病来袭 , 抓紧预防别让宝宝中了招! //---- http:// //
入院后萌萌被安排在了呼吸感染病区 , 儿童呼吸科主任和管床主任在查房后 , 发现萌萌全身有红色斑丘疹 , 而肘部还伴有疱疹 。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说
目前CVA6已成为继CVA16、EV71之后的又一个主要常见病原 。 CVA6感染皮损累及范围较大 , 与传统病毒感染的手足口病皮疹表现明显不同 。
普通型和新型手足口有啥区别?
普通型(传统病毒感染的手足口病)
皮疹特征 :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 皮疹壁厚 , 不易破溃 。
新型手足口(CVA6 感染)
皮损累及范围较大 , 疱疹密集 , 多以大疱样皮疹为特点并伴有瘙痒、疼痛 。
早期皮疹表现为皮肤颜色的米粒大小丘疹 , 周围略有红晕 , 随后疱疹很快增大 , 形成薄壁疱疹 , 部分皮疹可以融合;随病程进展出现破溃、结痂并伴有脱皮 。
部分患儿恢复期容易出现指(趾)端脱皮 , 约 20% 左右患儿在恢复期病程 2 – 4 周后出现脱甲病 。
医生提醒 , 目前处于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 , 如果小朋友出现高热皮疹 , 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
专家提醒:5岁以下孩子为高发人群
手足口病好发于5岁以下 , 尤其是3岁左右的婴幼儿 , 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婴幼儿的个人卫生 , 注意观察孩子的健康情况 , 做好预防措施 。
---- 家长注意!新型手足口病来袭 , 抓紧预防别让宝宝中了招! //---- http:// //
另外要指出的是 , 手足口病虽然容易侵袭婴幼儿 , 但并不代表成年人完全没有患病几率 。 像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慢性病患者(如结核病患者、肾病、肿瘤病人)等也有可能患上手足口病 。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
手足口病病毒的传播 , 虽然有空气传播的可能 , 但仍是以粪口传播(即消化道传播)为主 。
因此 , 在少到公共场合的同时 , 更要关注婴幼儿的卫生 , 看好孩子 , 不要让孩子养成把什么都放进嘴里的习惯;勤洗手 , 尤其是饭前一定要洗手 , 减少病从口入的机会 。
典型症状:对称疱疹
疱疹:手足口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在手心、足掌心、口腔黏膜及臀部等处出现疱疹 , 其特点是从小米粒到绿豆大小不等 , 疱壁较厚 , 不易溃破 , 不发痒 。
80%的手足口病疱疹可同时出现于手、足、口腔等处 , 但有时也会单独发生在手心或口腔、臀部等部位 。 不过 , 若是单独出现的疱疹 , 而且疹子越小、数量越少时 , 往往提示手足口病重症 , 当引起注意 。
---- 家长注意!新型手足口病来袭 , 抓紧预防别让宝宝中了招! //---- http:// //
疱疹出现在手足的部位 , 往往是在手心、脚心 , 很少在手背、脚背;而且一般是对称性出疹 , 即左右手、左右脚同时可见 , 很少只见于单侧 。
发热:手足口病属于肠道病毒的感染 , 因此 , 发病除可见疱疹外 , 还有发热、精神状态较差等症状 , 部分患儿可见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表现 。
鉴别:湿疹、水痘
手足口病与湿疹、水痘的症状表现是存在差别的 。 湿疹很少有发烧的情况 , 而且皮疹仅限于颜面、手背等局部 , 很少见于手脚心;而水痘虽然也表现为疱疹 , 但水痘多为全身性的 , 多见于躯干部位 , 且容易溃破 , 可结痂 。
免疫:非永久性
手足口病并不能使人获得对该病的永久免疫 , 它是可以重复发病的 。 这是因为对于手足口病的致病病毒 , 机体产生的抗体并不足以抵抗下次病毒的侵袭 , 这也是现在尚无手足口病疫苗的原因 。 所以对于此病 , 大家一定要注意预防.
护理治疗:家居通风
如果患上手足口病 , 除了遵医嘱及时治疗外 , 家庭护理要重视开窗通风 。 另外 ,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湿热致病 , 故可应用清热解毒中药配合治疗 , 在医师指导下对症使用 。
预防:洗手消毒
对于手足口病的预防 , 大家应掌握一些生活中的预防措施 。
消毒:对于患儿接触过的物品如玩具等用含氯杀毒剂进行擦拭 , 像84液、漂白粉等均可 。
曝晒:除了居室多通风外 , 经常曝晒衣物、被子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
洗手:勤洗手 , 防止病从口入 。 但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导致发病的 , 酒精、来苏水等并无作用 , 故洗手时应使用皂液代替固体肥皂 。
不吻孩子手和嘴 , 不要冲孩子喘气 , 不喝孩子的水杯 。 不和孩子共用餐具 , 不和孩子入嘴同一个食物 , 孩子食物自然冷凉不要用嘴吹 。 从我做起换种爱的方式!
?提醒家人 , 这次病毒是大人通过唾液 , 和唾液飞沫传染的!........ 请千万不要亲吻孩子了!
- 「靠谱育儿说」孩子睡觉不老实别以为是热的!3种表现说明是脾虚,家长别搞错了
- #靠谱育儿说#告诫:别再给孩子吃豆浆油条了!3类早餐易伤脾胃,家长别不在意
- 今日余庆@曝光!余庆的家长们请长点心吧,叮嘱你的孩子戴好口罩!
- 每日说育儿知识■孩子免疫差,家长记好“不睡2觉,不吃2物”,强娃脾胃不生病
- 【育儿之百科全书】立春过后,又是“猛长期”,家长做好3件事,孩子蹿高一大截
- 育儿趣乐园■劝告家长:它是“幼儿杀手”,比泡面还“伤脾”,再喂是在坑娃
- 每日说育儿知识@儿科医生:疫情期间,家长带娃注意5点,帮娃增强免疫防感染
- 「怀孕学堂」孕妇洗澡要注意哪些 牢记三个事项
- 【靓妈美娃】孩子喜欢“跪着”睡觉,该不该纠正?医生:很多家长都错了
- 小鱼网@厦门人注意了!感冒发烧的孩子是否感染新冠病毒,这样做马上就能区分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