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常行为损听力

来源:广州日报


这些日常行为损听力

----这些日常行为损听力//---- http:// //

图@视觉中国

3月3日是第20个全国“爱耳日”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麦飞指出 , 耳机音量过大、高噪音环境、用力擤鼻涕、挖耳朵等日常行为可能对听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 建议大家关注耳朵发出的“求救信号” , 一旦发现听力下降 , 尤其是突然发生耳聋 , 及时就医非常关键 。 他还支招如何保护听力 。

五个小方法巧测听力

麦飞介绍 , 广东省新生儿出生24小时以后、出院之前一般会进行听力筛查 , 看看宝宝是否存在听力问题 。 如果听力筛查没通过 , 则需进一步进行听力诊断 。

而对于还不会说话的婴幼儿来说 , 家长可以观察宝宝的听觉行为反应 。

一般来说 , 3月龄大的孩子听到声音时会有惊吓反应 , 6月龄大的孩子会寻找声源 , 8月龄开始模仿单音 , 1岁左右部分宝宝开始学会讲话 , 两岁左右会有简单的语言表述 。

麦飞提醒 , 如果对应年龄的孩子不能做出如上反应 , 甚至“雷打不动” , 家长们需要警惕孩子是否存在听力障碍 。

对于成年人来说 , 可以借助一些简便易行的小方法自测是否存在听力问题 。

1.如果出现自声增强 , 即听人说话的声音变得遥远 , 听自己说话声音变大 , 很有可能是中耳有积液、炎症等问题导致;

2.若发现耳朵听不到声音 , 但将患侧耳朵向上拉一拉又能听到声音 , 则可能是外耳道发生了耵聍栓塞(外耳道被耳耵聍堵住);

3. 对周遭环境声音不像以前那么敏感 , 如昨天还能听到小鸟叫声 , 今天突然听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