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在青春期挑战父母的权威,应该置之不理还是应该给他一个下马威?

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 , 青春期的孩子正在面临着一个危机 , 那就是“角色混乱” , 只有克服了角色混乱 , 才能形成“自我同一性” , 才能确立我是谁 , 才能找到人生的方向 。 埃里克森从没用“叛逆”这个词来描述青春期的孩子 , 因为只有站在成人的角度和主流的社会价值评判体系下 , 才觉得青春期孩子是“叛逆”的 。 但站在青春期孩子自我发展的角度 , 这就不叫“叛逆” , 这不过是青春期孩子内心混论、烦躁、紧张和迷茫的外在体现 , 这也是一种自我需要 , 更是一种自我保护 。

所以 ,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 , 大多情况下 , 我将不再使用“叛逆”一词 , 取而代之的是埃里克森所说的“混乱” 。 “混乱”是成长必经的常规化的危机 , 使用这个词能够大大减少对青春期孩子的偏见和成人的自我中心 , 而增加一份对他们的理解 。 下面 , 我依据埃里克森关于青春期孩子对同一性追求的理论 , 给各位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提供一些建议 。

1、理解孩子的混乱

青春期的孩子常常生活在各种混论之中 , 深受各方面的矛盾和冲突 , 诸如身体紧张 , 自我焦虑 , 群体恐惧 。 有时对未来充满希望 , 有时又不知该去向何方;有时极其自我肯定 , 有时又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有时积极奋进 , 有时消极怠慢;有时依赖权威 , 而有时又不知道该相信谁;他们对未来将要从事什么职业、找什么样的伴侣、会获得什么样的成就以及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一片迷茫 , 有时甚至对自己的性别也会产生怀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