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宝宝体格生长的几个常用指标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评价宝宝体格生长的几个常用指标

关于宝宝的体格生长 , 父母们最关心的就是身高和体重 。 医学上 , 我们可以从很多指标上观察到体格生长的动态变化 , 最常用的除了身长(身高)、体重外 , 还有头围 。 下面我们就依次对这几个指标进行讲解 。

身长(身高)

身长(身高)是指头顶到足底的长度 , 代表头部、脊柱与下肢长度的总和 。

3岁以内 , 婴幼儿立位测量不准确 , 需要仰卧位测量 , 称为身长 。

3岁以后 , 可以立位测量 , 称为身高 。

身长(身高)受种族、遗传的影响较为显著 , 与短期的营养关系不密切 , 但与长期的营养状况密切相关 。 身长(身高)异常要考虑内分泌激素和骨、软骨发育不全的影响 , 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克汀病 , 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过多所致的巨人症 , 软骨发育不全的侏儒症等 。


                    评价宝宝体格生长的几个常用指标

---- 评价宝宝体格生长的几个常用指标 //---- http:// //

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身长为50厘米 。

出生后第1年:身长增长速度最快 , 1岁时身长约75厘米 。

1岁内宝宝身高增长规律:

出生头3个月:平均每月身长增长4厘米

第4?6个月:平均每月身长增长2厘米

第7?12个月:平均每月身长增长1厘米

出生后第2年:身长增长速度减慢 , 全年身长增长11~12厘米 , 2岁时身长约87厘米 。

2岁后-青春期前:平均每年身长(身高)增长约7厘米 。

2岁到青春期前身长(身高)参考计算公式:

身长(身高)(厘米)=年龄(岁)×7+77

体重

体重是身体各部分重量的总和 , 是反映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 , 也是临床医生计算药物剂量和热量供应等的主要依据 。

影响出生体重的因素主要有:1. 胎次(通常第一胎体重较轻);2. 胎龄;3. 性别(男孩的出生体重通常大于女孩的出生体重);4. 宫内营养 。

特别提醒:

体重增加不足(低于一般规律)或缓慢、停滞:常提示有营养不良或有慢性疾病 。

体重增加过多(超过一般规律)或过快:需要警惕肥胖症的发生 。

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体重为3.3kg 。

新生儿出生后的头几天 , 由于胎粪的排出 , 胎脂的吸收及丧失水分较多 , 加上初生婴儿吸吮能力弱、吃奶少 , 可能出现暂时性的体重下降 。 临床上称之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 属正常生理现象 。


                    评价宝宝体格生长的几个常用指标

---- 评价宝宝体格生长的几个常用指标 //---- http:// //

新生宝宝体重变化规律:

出生3?4天内:体重降到出生后最低点

7?10天内:恢复到出生时体重

注意:下降的体重一般不会超过出生时体重的7%~10% 。

出生后第1年:体重增加速度最快 , 1岁时体重约9kg , 约为出生时体重的3倍 。

1岁内宝宝体重变化规律:

出生头3个月平均每月体重增加量700?800g

第4?6个月平均每月体重增加量500?600g

第7?9个月平均每月体重增加量250?300g

第10?12个月平均每月体重增加量200?250g

出生后第2年:全年体重增加2~2.5kg , 平均每月体重增加200g , 2岁时体重约12kg , 约为出生时体重的4倍 。

2岁-青春期前:平均每年体重增加约2kg 。

2岁到青春期前参考体重计算公式:

1?6岁体重(kg)=年龄(岁)×2+8

7岁到青春期前体重(kg)=[年龄(岁)×7-5]/2

头围

头围反映的是脑和颅骨的发育程度 。

各时期宝宝头围正常值:

足月新生儿出生时平均头围850px

6个月平均头围43?1100px

1岁平均头围1150px

2岁平均头围1200px

5岁平均头围1250px

15岁平均头围54?1450px


                    评价宝宝体格生长的几个常用指标

---- 评价宝宝体格生长的几个常用指标 //---- http:// //

特别提醒:

头围较正常值明显偏大:要注意排除脑积水、颅内压升高等情况 。

头围较正常值明显偏小:要注意排除大脑发育不全、小头畸形等情况 。

特别提醒:

6月龄前后 , 因为头围增长相对前囟闭合迅速 , 前囟会略有增大 , 不必因此担心“缺钙”;若前囟闭合较早 , 头围增长正常 , 也不必因此停止补充维生素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