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做血常规,你知道上面的数据是什么意思吗?这次说清楚了

进入冬季 , 许多宝宝都出现过因发烧、感冒到医院就诊的情况 , 接诊专家们除了询问病史和查体 , 还会让部分孩子去查血常规 。

而许多妈妈们肯定都有过这种感受 , 拿到化验单 , 密密麻麻几十项的指标 , 除了能看到上上下下的箭头 , 会觉得不正常外 , 剩下的还真是让人一头雾水!

每次都是听医生说 , 造成孩子不舒服的是细菌感染或者病毒感染 。 如果是病毒感染 , 要及时应用抗病毒药 , 但如果是细菌感染就不能耽误 , 要及时用对应的抗菌药物治疗才行 。

那么 , 学会看化验单究竟有什么用呢?一方面可以对孩子生病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 不必过分的紧张和焦虑 , 另一方面 , 让家长能够重视血常规的意义 , 理解医生工作 , 避免有些家长在家乱服用药物 , 尤其是抗生素类 , 当然血常规最重要的意义还是为医生治疗进行指导 。

接下来 , 让我们来理一理 , 血常规那些事儿 。

讲到血常规我们需要着重看三点:分别是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

红细胞

结合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一些其他参数 , 可以判断孩子是否贫血 。

血小板

血小板一般较为稳定 , 轻度升高常见于患者出现急性的应急反应 , 严重升高并持续不降就要考虑某些疾病 。 降低多见于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血小板破坏过多或过度消耗 。

白细胞

作用是杀灭细菌和病毒并且监视身体的稳定 , 就像身体里的军队 , 保护我们的安全 。 白细胞数高于正常 , 一般指示有感染或炎症 。 但仅凭借一个白细胞数目还不够准确 , 在检查白细胞数目时还要进行白细胞的分类 。 而我们主要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