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声免疫打着爱的名义的育儿法,却让孩子患上自闭症、精神分裂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哭声免疫打着爱的名义的育儿法 , 却让孩子患上自闭症、精神分裂

在网上一直流传着很多“育儿经”“育儿守则” , 其中有个叫《美国人带孩子的17个绝招》深受家长的喜欢 。

其中的第一个绝招就是“如何让小宝宝不哭” , 里面提到想要孩子不哭 , 你就要反复告诉自己:孩子一哭就要09:18就放下 , 不哭才抱起来 。


                    哭声免疫打着爱的名义的育儿法,却让孩子患上自闭症、精神分裂

---- 哭声免疫打着爱的名义的育儿法 , 却让孩子患上自闭症、精神分裂 //---- http:// //

这其实就是约翰.华生创始的“哭声免疫法”:如果孩子醒了 , 要吃奶 , 不必要让他吃奶 , 如果哭了 , 哭1-2分钟后 , 给予安慰 , 可以轻声说:“宝宝你不能吃奶 , 要自己睡! , 如果友哭了 , 再等1-2分钟 , 反复进行 , 就会慢慢入睡 。 ”

哭声免疫法因为见效快 , 让妈妈省心省力 , 曾经在美国风靡一时 , 然而被哭声免疫法修整过的孩子 , 后来轻则睡眠障碍 , 重则人格障碍 , 甚至精神分裂 。


                    哭声免疫打着爱的名义的育儿法,却让孩子患上自闭症、精神分裂

---- 哭声免疫打着爱的名义的育儿法 , 却让孩子患上自闭症、精神分裂 //---- http:// //

一个网友说 , 她一个朋友的姐姐就是使用哭声免疫法带孩子 , 坚信孩子是在用哭泣威胁自己 , 定点喂饱奶 , 任凭孩子在哭泣中入睡 。

最终孩子在上小学的时候确诊为“儿童精神分裂” , 入住精神病院 。

还有一对高知父母 , 信奉哭声免疫法 , 出生后让孩子单独睡房间 , 任凭孩子哭的死去活来都不管不顾 。

最后孩子6岁还不会说话 , 最后被诊断为自闭症 。


                    哭声免疫打着爱的名义的育儿法,却让孩子患上自闭症、精神分裂

---- 哭声免疫打着爱的名义的育儿法 , 却让孩子患上自闭症、精神分裂 //---- http:// //

2个月以内的孩子处于“正常自闭期” , 这个期间 , 他们对外界反应很少 , 基本上除了吃就是睡 。

这个时候孩子认为自己还在子宫里 , 是一种“全能自恋”的状态 , 世界以我为中心 , 我想吃就必须要吃 , 想睡就必须要睡 。

哭声免疫法通过破环孩子的“全能自恋”状态 , 让孩子听了从自己节奏 , 名义是上说防止孩子养成过度依赖 , 帮孩子尽早独立 , 其实就是想偷懒 。

孩子哭时 , 如果没有人给予她及时反应 , 在尚未形成逻辑空间思维的孩子感觉里 , 这个世界开始破碎崩塌 , 觉得地狱般的煎熬永无尽头 , 从而对这个世界感到彻底失望 。


                    哭声免疫打着爱的名义的育儿法,却让孩子患上自闭症、精神分裂

---- 哭声免疫打着爱的名义的育儿法 , 却让孩子患上自闭症、精神分裂 //---- http:// //

其实早在20世纪 , 著名心理学家哈洛就用恒河猴实验——绝望之井证实了这个结论 。

哈洛制造了一个个漏斗型小黑屋 , 让小猴们头部朝下吊了两年 , 底部有个容器可以获取食物 。


                    哭声免疫打着爱的名义的育儿法,却让孩子患上自闭症、精神分裂

---- 哭声免疫打着爱的名义的育儿法 , 却让孩子患上自闭症、精神分裂 //---- http:// //

绝望之井

刚开始的时候 , 小猴会不断顺着峭壁往上爬 , 但发现无法逃离后 , 便孤独绝望地安静了下来 。 哈洛称之为“绝望之井” 。

两年后 , 将小猴放出来时 , 它们已经得了重度抑郁症 。 喜欢远离猴群 , 呆呆地坐着 , 完全失去了猴子应有的活力 , 且拥有极强的自闭、自残和攻击倾向 。

哈洛试过很多药物和利用集体生活对它们进行治疗 , 但都没能得到多大的改善 。

哈洛由此得出结论——从这些小猴身上 , 我看到了人类最惨重的精神疾病是怎么来的 。 “对灵长类动物来说 , 早期严重而持久的孤立 , 会导致孩子心理残伤和死亡 , 这种影响直至终生 。 ”

攻击性 , 并非天生 , 而是因无回应的绝境而生 。

严重缺乏回应的婴儿 , 内心会产生两个激烈情绪:

第一 , 绝望——认为爱不存在 。

第二 , 仇恨——想毁了整个世界 。


                    哭声免疫打着爱的名义的育儿法,却让孩子患上自闭症、精神分裂

---- 哭声免疫打着爱的名义的育儿法 , 却让孩子患上自闭症、精神分裂 //---- http:// //

哈洛觉得实验还不够充分 , 于是他又做了一个实验——旷场实验 。

他把幼猴放进一个不熟悉的小房间 , 房间里放满了很多物品 , 积木﹑毯子﹑带盖容器﹑折纸等 , 都是幼猴喜欢玩弄的东西 。


                    哭声免疫打着爱的名义的育儿法,却让孩子患上自闭症、精神分裂

---- 哭声免疫打着爱的名义的育儿法 , 却让孩子患上自闭症、精神分裂 //---- http:// //

摆放小玩具的陌生房间

然后哈洛设计了三种情况:

A:房间里仅有“绒布妈妈”;

B:房间里仅有“铁丝妈妈”;

C:房间里一个妈妈也没有 。

结果发现——当房间里仅有“铁丝妈妈”或者没有任何妈妈的时候 , 幼猴都非常害怕和紧张 , 或是抱着头缩在墙角 , 或是蜷缩在毯子上 , 对周围的玩具不理不睬 。

当房子里有“绒布妈妈”时 , 幼猴会立刻冲过去 , 紧紧抱住“绒布妈妈” 。 过了一会儿以后 , 幼猴会把“绒布妈妈”当作安全之源 , 大着胆子去触碰那些玩具 , 轻轻摸一下掏一下 , 然后迅速返回“绒布妈妈”怀里 , 然后又试着去触碰那些玩具 , 如此循环往复 , 跟人类孩子一模一样 。


                    哭声免疫打着爱的名义的育儿法,却让孩子患上自闭症、精神分裂

---- 哭声免疫打着爱的名义的育儿法 , 却让孩子患上自闭症、精神分裂 //---- http:// //

紧紧抱住“绒布妈妈”


                    哭声免疫打着爱的名义的育儿法,却让孩子患上自闭症、精神分裂

---- 哭声免疫打着爱的名义的育儿法 , 却让孩子患上自闭症、精神分裂 //---- http:// //

有了“绒布妈妈”便放心独立去玩耍

当哈洛将“绒布妈妈”拿走后 , 幼猴就会抱头缩在墙角 , 表现出非常害怕的样子 , 给再多玩具也不要 。

哈洛由此得出了两个结论:

● 独立并不是“孤立”和“狠心”培训出来的 。 恰恰相反 , 得到细心呵护、温柔拥抱、及时回应的孩子 , 反而更容易离开妈妈怀抱去独立探索 , 成为更加独立、更能适应社会的大人 。

● 越是得到爱抚和疼爱的孩子 , 就越会敞开内心 , 变得开朗 。 而越是得到关注少的孩子 , 就越是会封闭自己的内心 , 漠视周围环境 , 孤僻不合群 。


                    哭声免疫打着爱的名义的育儿法,却让孩子患上自闭症、精神分裂

---- 哭声免疫打着爱的名义的育儿法 , 却让孩子患上自闭症、精神分裂 //---- http:// //

在孩子的世界里 , 父母是他最重要最离不开的人 , 她必须确认父母会一直在他身边 , 并且永远爱他 。

在她哭闹时 , 父母能够及时回应 , 去拍拍他抱抱他 , 那么他就会知道自己确确实实的存在着 , 被深爱着 。


                    哭声免疫打着爱的名义的育儿法,却让孩子患上自闭症、精神分裂

---- 哭声免疫打着爱的名义的育儿法 , 却让孩子患上自闭症、精神分裂 //---- http:// //

如果一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得不到充足的爱 , 那么他们长大后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 。

而对于婴儿来说 , 回应即是爱 , 而且还要及时回应 , 如果婴儿向妈妈发出信号 , 妈妈7秒不回应 , 婴儿就会有受挫感 。

不管是女儿还是儿子 , 我们都要学会在精神上富养孩子 , 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和安全感 , 这远比物质上的富养重要的多 。

希望e享家分享的东西对您有帮助!

e享家好月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