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的危险信号预警!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小儿发烧的危险信号预警!

人类只有三大敌人:发热、饥荒和战争 , 其中迄今为止最大、最可怕的敌人是发热 。 这句话不仅道出了“发热”在人类发展进程的重要地位 , 更揭示了人们对发热的恐惧 。

如果一个孩子有点咳嗽 , 或者流鼻涕、拉肚子 , 家长不一定会带去医院看(很多时候会自己根据经验先给点药吃) 。 但是只要出现发热 , 多数家长都会带去医院看病 。

在儿科门急诊 , 发热绝对是最常见的主诉 , 没有之一 。 因此 , 对于儿科医生而言 , 如何掌握发热的诊治策略 , 尤为重要 。

一、是不是发热?

发热 , 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高限 。 中国儿童急性发热指南定义为体温升高超过1天中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 。

以某个固定体温定义发热过于绝对 , 但大多数医学研究采用肛温≥38℃为发热;临床工作中 , 通常采用肛温≥38℃或腋温≥37.5℃定义为发热 。

但是 , 发热受到性别、年龄、种族、昼夜、季节等变化的影响 , 而且不同的测量方法 , 所测量的体温也不尽相同 。 此外 , 衣被过厚、喂奶后、饭后或者哭闹 , 也会引起体温过高 。

不同测量方法 , 温度也不尽相同 , 判别标准也有区别 。


小儿发烧的危险信号预警!

----小儿发烧的危险信号预警! //---- http:// //

二、发热如何分类?

(一)按体温高低分类

1.低热:< 38℃

2.中度热:38~38.9℃

3.高热:39~41℃

4.超高热:≥ 41℃


小儿发烧的危险信号预警!

----小儿发烧的危险信号预警! //---- http:// //

(二)按病程分类

1.急性发热:发热时间≤7天;

2.短期发热:发热时间≤2周;

3.不明原因发热(FUO):发热时间≥1周 , 经彻底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初步实验室检查后病因暂时不明确者;

4.慢性发热:发热时间超过1个月 。


小儿发烧的危险信号预警!

----小儿发烧的危险信号预警! //---- http:// //

三、为什么会发热?

(一)致热原性发热

发热最常见的机制为:致热原性发热 , 包括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 。

外源性致热原包括各种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疫苗等;

内源性致热原作用于宿主细胞 , 产生内源性致热原 , 进而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 导致体温调定点升高 , 体温上调 。

非感染性致热原包括肿瘤、创伤、手术、免疫性疾病等导致损伤的、异常的细胞及组织的坏死 , 刺激机体内源性致热原 , 从而产生发热 。

致热原性发热 , 临床最为常见 , 包括各种感染、免疫及肿瘤所致的发热 , 占发热的绝大多数情况 。

(二)机体产热过多(多为低热)

1.剧烈运动、惊厥、哭闹等;

2.摄入蛋白质过高、高热能饮食;

3.甲亢等高代谢病人 。

(三)散热障碍

1.汗腺缺乏:广泛皮炎、烧伤、外胚层发育不良;

2.环境温度、湿度过高;

3.衣被过多、过厚:焐热综合征 。


小儿发烧的危险信号预警!

----小儿发烧的危险信号预警! //---- http:// //

四、发热的危险预警信号

多数情况下 , 发热症状多为轻微的、自限性疾病的表现 , 但也有部分发热可能是严重疾病的表现 。 临床上 , 需要通过综合评估 , 早期识别出高危患儿 , 以便及时治疗 , 改善预后 。

(一)发热程度

不作为严重疾病的危险因素 , 但是<3个月的婴儿体温≥38℃或者3~6个月的婴儿体温≥39℃ , 即作为严重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 。

(二)发热的持续时间

不作为预警严重疾病的危险因素(IIb级证据) , 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婴幼儿 , 发热时间长短不能完全预测细菌感染的总体发生风险(IId级证据) 。

但是 , 对于<3岁的婴幼儿来说 , 病因不明急性发热 , 发热时间≥2天 , 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较高 。

(三)对退热药的反应

病因不明急性发热儿童应用解热镇痛药的反应 , 不能确定对严重细菌感染有预示作用 。

(五)发热需要警惕的疾病

发热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表现 , 如延误诊断或治疗可能造成死亡或残疾的发热性疾病 。

这些疾病包括脓毒症、菌血症、细菌性脑膜炎、肺炎(各种病原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胃肠炎、皮肤软组织感染、化脓性骨髓炎、关节炎、中耳炎、疱疹病毒感染、病毒性脑炎、重症手足口病和川崎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