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高发季来袭,如何助娃度过此劫,听听医生怎么说!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传染病高发季来袭 , 如何助娃度过此劫 , 听听医生怎么说!
文|C爸
大家好 , 我是CC爸爸 , 今天的文章是老父亲我来负责滴 。
传染病高发季来袭 , 不管是医院里、身边的朋友、还是公号的朋友们 , 都在反应这波病毒不仅很猛、而且很杂 。
儿科早就人满为患了 , 就在流感来势汹汹 , 疫苗一支难求的当口 , 诺如病毒、轮状病毒也悄悄在作妖 。
一年中考验妈妈们承受极限的季节到了 , 其实老父亲也是一样的心理啊 , 每天早上出门 , 除了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 就是默默祈祷 , 娃千万别生病啊 。
上周末我带CC出去玩了一天 , 半夜就吐了 , 第二天还说肚子疼、鼻涕也流了几天了 , 当下还真不好判断是什么病 , C妈给我看朋友圈妈妈们的评论 , 很多娃都病倒了 。
----传染病高发季来袭 , 如何助娃度过此劫 , 听听医生怎么说! //---- http:// //
所以今天C爸给大家写几点小建议 , 病毒猖獗阻挡不了 , 那么我们要如何避免 , 以及如何应对呢?
1
增加锻炼但少去人群密集的场合
周一给CC请假 , 颇有先见之明的老师问 , 是不是周末带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玩了?
果然老师比家长的嗅觉更灵敏 , 据说一早上的功夫 , 7、8个家长请假了!
可不是为了不影响C妈赶稿子 , 我周日带CC去淘气堡疯了么?回来还跟C妈说 , 碰见了三个同班同学 , 人多的跟下饺子似的 。
传染病高发季 , 尽量不要选择太大型或者消毒设施不好的游乐场所玩耍 。
----传染病高发季来袭 , 如何助娃度过此劫 , 听听医生怎么说! //---- http:// //
一些小而干净的室内场所、或者比较空旷的户外 , 更适合溜娃 。
很多妈妈觉得户外太冷 , 其实只要衣服鞋子穿的合适、活动量合适 , 户外适当的低温比“室内利于病毒繁殖的高温”更安全 。
天气允许的话 , 我们每天都保证CC至少1个小时左右的户外活动量 , 或者是跟小朋友疯跑或者是其他运动项目 , 比如轮滑、自行车、平衡车 。
体育锻炼跟身体的强壮程度以及身体抵抗力一定是正相关的 , 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 。
另外就是咱们每次都强调的勤洗手、多通风 , 多做这两样 , 准没错 。
2
症状不明显时 , 无需着急送医
这几年C妈已经被我影响的淡定了很多 , 不然半夜12点突然哇哇呕吐的这种吓人情况 , 一定是要哭着闹着去医院的 。
但是很多时候单凭初现症状 , 很难判断病情 。
就说CC这次半夜突然呕吐 , 可能是因为感染了诺如病毒;也可能是睡前吃了太多(睡前喊饿 , 我给她下了碗面 , 还“不知好歹”的卧了个鸡蛋) , 还可能是白天我带她玩的时候吃雪糕(外加半个冰淇淋球)肚子受凉 。
(不要扔鸡蛋 , 老父亲独自面对CC的威胁+撒娇 , 底线常常破功 , 知错了)
----传染病高发季来袭 , 如何助娃度过此劫 , 听听医生怎么说! //---- http:// //
不过单次呕吐送医其实没有特别大的意义 , 正确的做法是观察后半夜以及第二天有没有出现多次呕吐?有没有腹泻?有没有发烧?
如果第二天呕吐次数增多至了一天3-5次 , 但是精神状态良好 , 那还可以继续观察 , 看有没有新的症状 。
平时的发烧也是一样的道理 。
如果除了发烧暂无其他症状 , 24小时之内不用着急送医 , 什么症状都没出来 , 医生也不好做判断 。 如果宝宝服用退烧药后 , 温度可以降下来 , 而且温度下降之后精神状态尚好 , 可以先观察 。
等24小时之后其他症状出来 , 或24小时之内出现新的急症 , 再去医院医生也好对症治疗 。
(当然起病急、精神萎靡、高烧不退、有明显痛苦的情况除外 , 要立即就医 。 )
3
多掌握一些家庭护理常识
不让大家盲目送医 , 也不是无为而治 , 看娃默默痛苦 , 在这个过程中 , 遇见症状、分析疾病、针对性护理 , 是父母一定要懂得和学习的 。
每对父母都是从小白慢慢成长的 , 但只要不断经验积攒、不断学习 , 你就能从容淡定的应对各种疾病 , 每个父母都应该学习一些家庭护理常识 。
1、学会自测某些症状可能对应的常见疾病
比如娃第一个症状是发烧 , 那么发烧的同时 , 就要根据其他伴随症状来做基本的推测:
有没有伴随流鼻涕
发烧+流鼻涕+干嗽 , 考虑普通感冒;
反复高烧+流鼻涕+咳嗽+肌肉酸痛 , 考虑流感;
发烧+流鼻涕+肺部湿咳+呼吸频率过快+呼吸急促 , 考虑肺炎 。
有没有伴随腹泻
高烧+腹泻+宝宝2岁以下 , 考虑轮状病毒 。
有没有伴随呕吐
发烧+呕吐+腹泻+宝宝3岁以上 , 考虑诺如病毒 。
有没有发现疱疹
如果发烧+喉咙深处疱疹 , 考虑疱疹性咽峡炎 。
----传染病高发季来袭 , 如何助娃度过此劫 , 听听医生怎么说! //---- http:// //
如果发烧+口腔内疱疹+手心足心疱疹(手足疱疹通常比口腔内疱疹出的晚) , 考虑手足口 。
有没有皮疹
如果连烧几天始终没有其他症状 , 退烧后娃精神状态不受影响 , 观察身上有没有皮疹?热退疹出 , 考虑幼儿急疹 。
----传染病高发季来袭 , 如何助娃度过此劫 , 听听医生怎么说! //---- http:// //
再比如 , 如果第一个症状是呕吐 , 就是开头我写CC的那些分析 。
- 只吐一次 , 可能是饮食问题(吃太多);
- 如果呕吐+腹泻+腹痛 , 考虑着凉+食物中毒;
- 如果呕吐+腹泻+发烧 , 考虑诺如病毒 。
一个症状出来的时候 , 可以结合其他症状去做一个初步的预估 , 当然 , 具体的疾病不是单靠症状就能判断 , 而且上述说的这些都比较笼统 , 篇幅问题不可能一一展开 。
上述每个具体疾病如何判断、如何护理
2、知道常见症状如何护理才不延误病情
比如呕吐、腹泻
最怕的就是脱水 , 所以症状出现后要想方设法的给宝宝补充水分 , 白开水、牛奶、口服补液盐 , C妈也写过各种甜水食谱 , 统统一起上!
只要不脱水 , 就不可怕 , 你就可能帮娃避免了一次挂点滴补液 。
如果腹泻次数太多 , 必要的时候 , 可以吃点思密达 。
如果一直呕吐 , 对呕吐物的正确处理和消毒也很关键 。
再比如发烧
常见的误区是该散热的时候偏偏给娃捂汗、服过退烧药后该保温了又偏偏让娃晾着 。
其实明白了发烧的作用机制(上升期-平稳期-下降期) , 明白退烧药的正确用法(一次只用一种退烧药 , 不同退烧药有不同间隔时间)使用退烧药的合适时机 , (一般建议38.5以上服用退烧药 , 但温度不是死规定 , 如果宝宝烧得很痛苦不一定等到38.5 , 如果过了38.5依然精神尚可 , 也不一定非要用药) , 这些如果心中有数 , 护理发烧并不复杂 。
再比如咳嗽
6岁以下的孩子是不能用止咳药的 , 但化痰是可取的 。 如果痰液不能及时清除 , 那么很容易到下呼吸道发展为更严重的疾病 , 比如肺炎、支气管炎 。
可以做一些家庭护理让宝宝痰液稀释:
- 开加湿器 , 增加空气湿度;
- 多喝水稀释痰液 , 1岁以上喝蜂蜜水可以有效缓解夜间咳嗽;
- 大一些的宝宝可以拍痰;
- 不太想用药物化痰 , 可以在家雾化 , 只放生理盐水;
- 痰太多想用药可以口服氨溴索糖浆(沐舒坦糖浆) 。
上述具体症状的护理没有一一展开 , 单独的症状护理都详细写过 。 可以去公号文章目录查看 , 为了方便 , 我列举几个常见的(点击标题可直接查看):
总之不建议大家盲目就医 , 避免在医院交叉感染或感染新病毒的前提是在送医之前 , 你hold住这些症状 。
希望看完这篇爸爸妈妈们可以少些焦虑 , 不知道怎么跟家里人解释的 , 发这篇让他们看看吧 , 身边有朋友的宝宝生病的 , 也让他们宽宽心吧 。
- #育儿房间#原创儿童已成白血病高发群体:这些水果“隐患”,最好少给孩子吃
- 『小宋和小宝』“冬咳”高发期,儿科医生:2种东西孩子勿再吃,咳嗽反复不好
- 「宝宝护士」疫情高发期,体质再差的孩子,学会这3招,也不怕了!
- 「彩彩育儿」原创孩子假期延长,宅在家里胡吃海喝肠胃病高发,家长们应该合理安排
- 佛山妈妈网社区@8岁男童瞬间被炸飞:春节最高发的9种意外,这些急救方法要牢记!
- 纸尿裤关注@冬季才是红屁屁高发期,不想宝宝遭罪,你得这样做!
- 贴心妈妈@孩子几岁入睡合适?影响身高发育
- 嘟嘟医生@原创1岁宝宝不幸离世,这种病正处于高发期,2岁以下宝宝需注意
- 家有五宝■孩子矮小和晚长如何区分?根据这两点来判断,助力孩子身高发育
- 「育儿之百科全书」冬咳高发期,莫要“雪上加霜”?家长做好3个工作,止咳生病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