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三少”问题仍存 量身定制儿童药需突破三大关键点

我国儿童用药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 《经济参考报》采访人员日前从第十届“量身定制儿童药物暨儿童用药安全”高峰论坛上获悉 , 我国儿童用药品种少、规格少、专用剂型少“三少”问题依然凸显 , 基层儿药问题尤为严重 , 而临床数据缺乏、临床试验开展难度大等问题也令儿药研发举步维艰 。 当前国家层面对儿童药研发和生产高度重视 , 已陆续出台多项鼓励儿药的利好政策 。 在业内人士看来 , 如何加快政策落地成为下一步工作重点 。 量身定制儿童药需着力突破剂量准确性、治疗顺应性、药物安全性三大关键点 。

儿药安全堪忧 基层用药突出

随着二胎全面开放等政策红利到来 , 我国儿童基数进一步扩大 , 目前儿童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0%左右 。 在强劲的儿童医疗需求下 , 我国儿药产业也迎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 不过 , 与不断扩大的市场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 我国儿药研发生产还存在明显短板 。

论坛当天披露的一组数据显示 , 我国儿童药品供给严重不足 , 目前国内市场上90%以上的药品都没有儿童剂型 , 儿童专用药品更是不到2% 。 同时 , 由于儿童用药不当导致的严重后果却屡见报端 。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也显示 , 全球每年有上千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 , 其中2/3是死于用药不当 。 而我国儿童不合理用药比例高达12%至32% , 儿童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是成人的两倍 。

值得注意的是 , 当前我国基层儿药问题尤为突出 。 国家卫健委儿童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卫生合作中心主任戴耀华指出 , 当前儿童“看病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原本就缺乏的儿童相关治疗用药只有少部分进入基药目录 , 药品进不了基层医院 , 病就看不了 , 只能跑到大医院挂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