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仪雀屏儿推:小儿推拿基本手法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两仪雀屏儿推:小儿推拿基本手法


两仪雀屏儿推:小儿推拿基本手法

----两仪雀屏儿推:小儿推拿基本手法 //---- http:// //

一、推法

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指面沿同一方向运动称为“推法” 。 推法主要包括“直推、旋推、分推”三种 。 “直推”是在表皮进行操作 , 不要推挤皮下组织 。 “直推法”常用于“线状”穴位 。 “旋推”也是只作用于表皮 , 不得带动皮下组织 。 “旋推法”主要用于手部“面状”穴位 。 “分推”可横如直线 , 也可弯曲如弧线 。

二、拿法

“拿法”是用拇指和食、中两指相对用力(或用拇指和其余4指相对用力) , 提拿一定部位和穴位 , 做一紧、一松的拿捏 。 拿法动作要缓和而有连贯性 , 不要断断续续;用力要由轻到重 , 不可突然用力 。 “拿法”刺激较强 , 常配合其他手法应用于颈项、肩部、四肢上的穴位和肌肉较丰满的部位 。

三、按法

“按法”是用手指或手掌按压小儿的一定部位或穴位 , 逐渐用力向下按压 。 主要包括三种形式 , 分别为:“拇指按法”、“中指按法”和“掌按法” 。 “按法”是一种刺激较强的手法 , 常与“揉法”结合应用 , 组成“按揉”复合手法 。 “按揉”就是先按后揉 , 或者边按边揉 。

四、摩法

“摩法”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指腹或手掌掌面放在一定部位上 , 以腕关节带动前臂 , 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做环形抚摩 。 频率是每分钟摩动120次 。

五、捏法(捏脊)

捏法是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轻轻捏拿肌肤 , 作用于背部正中 , 又叫“捏脊” 。 从“长强穴”到“大椎穴”成一直线;操作时应由下向上捏拿 。 捏脊有两种方法 , 一种是拇指在前 , 食指在后;另一种是拇指在后 , 食、中两指在前 。 在捏脊时每捏3~5遍后 , 在第4或第6遍时 , 每捏3次 , 将肌肤捏住向上提拉一次 , 称“捏三提一” , 也可以“捏五提一” 。


两仪雀屏儿推:小儿推拿基本手法

----两仪雀屏儿推:小儿推拿基本手法 //---- http:// //

六、揉法

“揉法”是用手指的罗纹面、大鱼际或手掌 , 作用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 , 做环形揉动 。 一般以每分钟揉120-160次为宜 。 “揉法”分为“指揉法”、“掌揉法”和“鱼际揉法” 。 用手指的罗纹面作用于穴位做环形揉动叫“指揉法”;用手掌的大鱼际作用于治疗部位做环形揉动叫“鱼际揉法”;用手掌(掌跟)作用于治疗部位做环形揉动叫“掌揉法” 。

七、掐法

“掐法”是用指甲着力重按穴位 。 运用掐法时要用指甲垂直用力按压重刺 , 不得抠动而掐破皮肤 。 “掐法”是强刺激手法之一 , 常用于点刺穴位 , 是“以指代针”之法 。 掐后常用拇指揉法 , 以减缓局部不适 。

八、擦法

“擦法”是用手掌、鱼际或食、中指二指罗纹面着力于一定的部位 , 做往返的直线擦动 。 包括“指擦法”、“鱼际擦法”和“掌擦法” 。 擦时不论是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 , 都应直线往返 , 不可歪斜;往返距离要长 。 着力部位要紧贴皮肤 , 但不要硬用压力 , 以免擦破皮肤 。 用力要稳 , 动作要均匀连续、呼吸自然 , 不可屏气 。

九、搓法

“搓法”是用双手的掌面夹住或贴于一定部位 , 相对用力作快速搓转或搓摩 , 并同时作上下往返的移动 。 可以用双掌小鱼际(手掌内侧 , 即近小指的一侧肌肉隆起的部分)夹住某部位作搓揉;也可以用单掌贴于某部位作单向搓摩 。 “搓法”用于上肢时 , 要使上肢随手法略微转动;“搓法”用于腰背、胁肋时 , 主要是搓摩动作 。 搓法常用于腰背、胁肋及四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