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戒尺”该不该举起?
----“老师的戒尺”该不该举起?//---- http:// //
莫与伤害混为一谈
徐卫清
树木的成长离不开浇水施肥等“温柔的呵护” , 也需要修剪除虫等“用心的护理” , 育人同样如此 。 孩子的成长 , 既需要用赏识的眼光发掘闪光点 , 也需要用恰当的惩戒对长歪的“枝蔓”进行引导 。 “惩者 , 以正其心也” , 恰当的惩戒教育有助于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 , 是让孩子树立“有错必纠 , 犯错担责”意识的重要手段 。
教育有责任引导孩子承担行为后果 。 不过现实中 , 一些人对惩戒教育产生了误解 , 把“惩戒”与“伤害”混为一谈 , 与“体罚或变相体罚”简单地画上等号 。 其实 , “三尺戒尺”只是一种教育手段 , 老师们还可以通过口头警醒、书面检查等方式加以劝导 , 这些都会对犯错的孩子有所启发 。
可以说 , 赏识教育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 惩戒教育也不是闻之色变的洪水猛兽 。 我们应端正心态 , 摘掉“有色眼镜” , 正确认识各种教育方式 。 一方面 , 应尽快划出惩戒与体罚之间的界线 , 建立惩戒教育的负面清单 , 让老师“心中有规 , 手中有度”;另一方面 , 各方不妨对教育多点理解 ,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多些沟通 , 如此才能形成正向的成长合力 。
心有戒尺更重要
杨友鹏
今天的惩戒制度 , 不是简单地照搬过去 , 而是需要适应新的时代特点、发现新的教育规律 , 更好地促进孩子们的成长 。
- 【靓妈美娃】孩子喜欢“跪着”睡觉,该不该纠正?医生:很多家长都错了
- 【广西微视界】7个月女婴高位截肢,她本不该伤得这么重,父母的无知害了她
- 小宋和小宝■7岁男孩乏力发热,送医检查患''白血病'',家长后悔:不该买这些
- 父母堂@孩子不吃饭,家长最焦虑,我们该不该尊重孩子的意愿?
- #莹莹育儿#婴儿衣物该不该送人?不想好心办坏事,这种还是自己留着比较好
- 『淘妈育婴』原创有这些情况的人,都不该亲密接触孩子,家长别不好意思
- 「育儿小秘籍」原创13岁女孩患糖尿病,父母追悔莫及,不该纵容孩子做这几件事
- 『育儿观察录』奶奶后悔不该给5岁的孩子吃这药,家庭合理用药需要避免以下误区
- #中国孕婴#婴儿该不该用枕头?
- #优树#优树育儿:宝宝红屁股,不该只怪纸尿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