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患这种病,极易大出血!28岁妈妈早产,宝宝仅2斤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孕妇患这种病 , 极易大出血!28岁妈妈早产 , 宝宝仅2斤

  南都讯 采访人员阳广霞 通讯员简文杨 李饶尧 妈妈几经艰难才成功怀孕 , 却血小板极低 , 剖腹产出血风险极大;宝宝早产 , 出生只有1kg , 在新生儿ICU呆了2个月 。 近日 , 采访人员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获悉 , 该院多学科组成强力“救生网” , 让母子健康出院 。


孕妇患这种病,极易大出血!28岁妈妈早产,宝宝仅2斤

----孕妇患这种病 , 极易大出血!28岁妈妈早产 , 宝宝仅2斤 //---- http:// //

妈妈小何与顺利康复的小宝宝

血小板只有16.0×10E9/L , 极易出血的危险妊娠

28岁的孕妈妈小何 , 3年前 , 被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 更经历了一次流产 , 病情的折磨让她痛苦不堪 , 而失去宝宝的经历更让她感到焦虑和悔恨 。

今年2月份 , 经中山六院风湿免疫科黄建林教授团队精心治疗后终于控制住了病情 , 并在今年2月顺利再度怀上了梦寐以求的宝宝 。

然而 , 从怀孕14周开始 , 小何的病情又出现了波动 , 血小板不断减少 , 短短2个月 , 不得不再度3次在中山六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 , 先后使用多种药物 , 血小板下降的趋势仍然刹不住车 , 从45.0×10E9/L一直降到16.0×10E9/L 。 这对小何还有她腹中的胎儿而言 , 是莫大的危机 。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激素依赖性疾病 , 尤其病人怀孕以后 , 由于雌激素增加 , 病情可能会出现反复和加重 , 体内多种抗体会攻击各个器官组织 , 导致器官功能不全 。 ”黄建林说 。

据介绍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液系统受损很常见 , 血小板减少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临床表现 。 正常人的血小板数值应在100×10E9/L到300×10E9/L之间 , 像小何这样 , 血小板只有16.0×10E9/L远远不能满足机体维持正常凝血功能的需求 , 很可能出现轻微受伤就出血不止 , 甚至自发出血 , 随时会危及生命安全 。

中山六院产科主任高羽主任医师也解释到:“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在全身小血管病变基础上形成的疾病 , 而胎盘是一个血流丰富的器官 , 必然会受到波及 。 ”

彩超检查显示 , 宝宝的体重远远小于同孕周的平均水平 , 已经达到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诊断标准 , 再结合羊水量减少的表现 , 高羽判断这很可能是胎盘血管病变导致宝宝营养和氧气供应不足的结果 。

小何的情况很危险 , 因为随时有可能出现胎死宫内 , 必须住院监护 , 一旦宝宝的情况恶化 , 需要尽快终止妊娠 。 入院以后 , 小何受到产科高度重视 。 医生们为她制订了促胎肺成熟、提升血小板数量后终止妊娠的治疗方案 。

“妈妈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 , 宫内环境不利于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 , 目前宝宝已经出现发育受限和羊水过少的表现 , 让他脱离不好的环境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 因此尽快终止妊娠是有必要的 , 而且宝宝出生也有利于妈妈的病情控制 。 ”高羽指出 , “但是不管是顺产还是剖宫产 , 都会面临出血的问题 , 这需要机体具有正常的凝血功能 , 所以我们首先要想办法提升病人的血小板数量 。 ”

在风湿免疫科的配合下 , 小何再次接受了为期三天的丙种球蛋白冲击免疫治疗 。 通过抑制她体内的自身免疫性抗体对血小板的攻击 , 减少血小板破坏从而使其数量得到维持和增加 。 治疗结束后 , 复查血常规的结果显示 , 血小板数量上升到56×10E9/L , 终于达到了可以耐受分娩出血的安全线 。 面对这一有利的契机 , 高羽主任做出决定:立即实施剖宫产终止妊娠 。

6分钟顺利产子 , 失血仅仅400ml

针对小何的特殊情况 , 该院产科、麻醉科和新生儿科术前进行了多学科联合会诊 。 麻醉科靳三庆主任指出 , 病人虽然可以耐受分娩失血 , 但仍不能进行椎管内穿刺 , 建议放弃传统的剖宫产麻醉方式——腰硬联合麻醉 , 改用气管内插管全麻 。 新生儿科也表示 , 他们会第一时间做好抢救早产儿的准备 。

9月25日 , 是手术的日子 。 在麻醉科医生娴熟的操作下 , 小何很快就沉沉入睡 。

手术开始仅仅6分钟 , 产科医生便帮助小何顺利诞下了一个体重1kg、肤色红润的男宝宝 , 虽然宝宝提前诞生 , 但还是勇敢地用响亮的哭声向世界宣告着自己的到来 。 在经过清理呼吸道等初步处理后 , 守候在手术室里的新生儿科医生立即将宝宝带回了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

这边厢 , 医务人员继续全力为小何的手术保驾护航 , 历经1个多小时 , 手术非常成功 , 手术失血仅仅400ml , 只相当于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的最大上限 。 这在之前对于凝血功能极差的小何而言 , 简直不可思议 。

宝宝要克服四大难关

但是,由于胎龄不足32周 , 宝宝出生体重仅1Kg , 远远低于相同胎龄的平均水平 , 需要转到新生儿科监护和治疗 。

数个严峻的难关逐一浮现 , 第一个“拦路虎”便是呼吸关 。 早产的宝宝由于肺发育不成熟导致呼吸差 , 儿科医生为宝宝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来增加肺的顺应性 , 并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 , 经过大家的努力和宝宝顽强的生命力 , 数天后 , 宝宝平安渡过这个难关 。

但与呼吸困难相伴袭来的 , 还有顽固性低血糖 , 由于母亲疾病孕期需要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 , 药物抑制了胎儿的肾上腺皮质功能 , 即使产后静脉补充了高浓度葡萄糖 , 宝宝仍反复出现低血糖症状 , 通过使用相对安全的激素—氢化可的松 , 配合剂量的不断调整 , 很快宝宝血糖稳定到正常 , 并在数天后顺利停药 。

感染是所有早产宝宝都必经的一道险槛 , 由于免疫力特别低下 , 宝宝非常容易发生感染 , 幸好中山六院管床医生时刻警惕 , 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击退了感染的侵袭 。

并且 , 由于当时宝宝出生胎龄较小 , 尚不具备吸吮与吞咽功能 , 只能通过经胃管给奶 , 加上胃容量小及胃肠功能的不成熟 , 刚开始只能消化较小的奶量 , 需要同时给予静脉营养液来补充能量 , 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 。 在全体医务人员的精心照料下 , 宝宝身体的功能一步步完善 , 终于可以靠自己香甜地喝进充足的奶量 , 顺利突破了最后一个喂养难关 。

目前 , 宝宝体重已达到2Kg以上 , 各项指标基本正常 , 终于可以康复平安出院 , 回到父母温暖的怀抱中 。

延伸阅读:“红颜杀手”——系统性红斑狼疮

黄建林介绍到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 , 在我国 , 该病病率约为75/10万 , 多见于青年女性 , 男女比为19 , 生育年龄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30 , 发病高峰在15-40岁 。 未经有效治疗的患者生存时间短 , 死亡率高 , 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感染、肾衰竭、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表现多种多样 。 可有发热、关节痛、肾脏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间质性肺炎、消化系统改变、神经系统改变 , 还可伴眼部改变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改变等 。 皮肤黏膜损害存在于在80%~90%的病例 。 面部蝶形红斑是本病特有的皮肤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