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耳朵有这种小洞要小心,老人说是富贵相,医生提醒要小心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孩子耳朵有这种小洞要小心 , 老人说是富贵相 , 医生提醒要小心
文/孕婴帮 ,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我们经常会听见老人说这样的话 , “这个孩子耳垂大 , 将来肯定会有福气”“长在孩子脸上的这颗痣千万不能去掉 , 否则会把福气赶走”等等 , 在生活中听到诸如此类的话还有很多 。 但帮妈在这里想要和大家谈论一下耳朵上的这种小洞——像小米粒一样 , 也特别像女生打的耳朵 。 老一辈中有的认为这是“富贵孔” , 将来孩子不愁吃不愁穿 , 有的认为这是“聪明孔” , 将来孩子以后会很有智慧 。 这两种说法其实都不存在科学依据 , 真实的情况是这种小洞叫“耳前瘘管” , 成年以后它也会一直存在 。
----孩子耳朵有这种小洞要小心 , 老人说是富贵相 , 医生提醒要小心 //---- http:// //
小红是一位新手妈妈 , 经验不足 , 照顾宝宝这件事情都是婆婆一手教她的 , 所以她十分相信婆婆说的任何话 。 况且孩子也是她的孙子 , 是不会害她们两个的 。 宝宝一出生 , 小红就发现孩子的耳朵上有一个小洞 , 她想要带孩子去检查一下 , 婆婆还笑话她 , 你这种行为是要断了孩子的财路 。 这代表着富贵 , 说明将来孩子这一辈是不会缺钱的 。 小红看着孩子生龙活虎的也不像有事的 , 又一听婆婆这样说 , 就把念头给打消了 。 过了一段时日 , 孩子耳朵上的小洞分泌出了白色物质 , 小红就用棉签把白色东西给去掉了 , 谁知几日后孩子的耳朵那一片开始发炎 , 吓得她赶紧带孩子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 医生说这是耳前瘘管 , 必须做手术才能把它根除干净 。 小红非常后悔 , 如果不是自己太无知 , 孩子就不会遭受这种罪 。
----孩子耳朵有这种小洞要小心 , 老人说是富贵相 , 医生提醒要小心 //---- http:// //
一、什么是耳前瘘管
耳前瘘管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 , 它有三种类型 , 单纯型、感染型和分泌型 , 大多数情况下没有什么症状 。 挤压时会出现少许淡薄粘液或乳白色皮脂样物自瘘口溢出 , 局部出现瘙痒不适 。 无症状者或无感染者可不作处理 , 如果出现局部瘙痒、有分泌物溢出者 , 应进行手术切除 。
二、这个是怎么出现的
耳前瘘管是由于孩子还在胚胎发育时期 , 耳廓的组织没有完全闭合而引起的 。 从皮肤表面看 , 只是针眼般大小的一个洞 , 其实里面的结构很复杂 , 甚至能够直接穿过耳轮脚或者耳廓软骨 , 深入颅内 。 说它危险也危险 , 说它不危险也不危险 , 只要没被感染 , 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 , 但一旦感染 , 必须立即去医院配合大夫治疗 。 并且这种病也是会遗传的 , 总的来说 , 遗传到男性身上概率要比女性高 。
三、平常应该注意些什么
1、饮食上面要忌口 , 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 平常要以清淡食物为主 , 多吃蛋类和瘦肉类 , 海鲜也要少吃
2、没有感染过的耳前瘘管我们要保持局部清洁 , 不要看它不顺眼就用手去挤压 , 防止发生感染 。 耳朵痒的时候不要使劲揉它 , 很容易细菌感染 , 导致发炎 。 一旦发炎 , 千万不能粗心大意 , 什么过几天就好了 , 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
3、保持耳部干燥 , 发现有水及时用棉签处理干净 。 平常也要注意宝宝的泪水不要流到这个地方 , 大家都知道 。 眼泪里面包含碱性物质 , 很容易引发感染 。
----孩子耳朵有这种小洞要小心 , 老人说是富贵相 , 医生提醒要小心 //---- http:// //
身体的结构就是这么奇妙 , 看起来越普通 , 恰恰越不普通 。 妈妈平时对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要多一个心眼 , 哪怕多跑一次医院 , 但求的心里踏实 。 否则出事情了 , 我们在后悔恐怕已来不及了 。
我是帮妈 , 两个孩子的妈妈 , 一名高级育婴师兼具插画师 , 有关孩子教育、生理、心理、营养、日常保健与护理等方面问题 , 问我吧 。
- 「靠谱育儿说」孩子睡觉不老实别以为是热的!3种表现说明是脾虚,家长别搞错了
- #靠谱育儿说#告诫:别再给孩子吃豆浆油条了!3类早餐易伤脾胃,家长别不在意
- [樱桃育儿经]雨水过后,这3样东西要“扔掉”,很容易让孩子积食不长个!
- 『燕赵晚报』“他们都是生病的孩子,我会像照顾孩子那样去呵护他们!”
- 今日余庆@曝光!余庆的家长们请长点心吧,叮嘱你的孩子戴好口罩!
- 『育儿趣乐园』“黑名单”饮料成娃的最爱,3种饮料孩子经常喝,伤脾胃还不长个
- 每日说育儿知识■孩子免疫差,家长记好“不睡2觉,不吃2物”,强娃脾胃不生病
- 【育儿之百科全书】立春过后,又是“猛长期”,家长做好3件事,孩子蹿高一大截
- #育儿房间#原创儿童已成白血病高发群体:这些水果“隐患”,最好少给孩子吃
- [育儿房间]原创“妈妈,我蛋蛋疼”,本以为孩子只是磕到了,谁知差点出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