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这样给孩子退烧,第二天娃差点没了...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老人这样给孩子退烧 , 第二天娃差点没了...

新生儿护理

近日 , 一档儿童生活方式健康测评综艺节目《小儿大医生》播出 , 节目中黄晓明的妈妈自曝孙子小海绵发烧要捂着 , 引来了不少争议 。


老人这样给孩子退烧,第二天娃差点没了...

----老人这样给孩子退烧 , 第二天娃差点没了... //---- http:// //

1

捂热=退烧?

医生:万万使不得啊!

江西省儿童医院专家曾医生接诊时观察到一个细节 , 家长把发烧的孩子带到医院来 , 经常穿的特别多 , 宝宝的小脸红彤彤的 , 背上都还在出汗 。

因为他们和黄晓明的妈妈一样认为多穿点可以把汗“逼出来”而达到退烧的目的 。

曾医生指出 , 这样往往对病情是一点帮助都没有 , 甚至还有可能丢了宝宝的性命!

看看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


老人这样给孩子退烧,第二天娃差点没了...

----老人这样给孩子退烧 , 第二天娃差点没了... //---- http:// //


老人这样给孩子退烧,第二天娃差点没了...

----老人这样给孩子退烧 , 第二天娃差点没了... //---- http:// //

2

什么是捂热综合症?


老人这样给孩子退烧,第二天娃差点没了...

----老人这样给孩子退烧 , 第二天娃差点没了... //---- http:// //

捂热综合症 , 又称“婴儿蒙被缺氧综合症”或“婴儿闷热综合征” , 是由于过度保暖、捂闷过久引起婴儿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 , 乃至呼吸、循环衰竭 。

权威研究数据显示 , “捂热综合症”死亡率高达16%~21% , 后遗症发生率更是高达近五成 。

“捂热综合症”通常伴随着感冒、发烧出现 。 你真的知道发烧是什么吗?

3

什么是发烧?


老人这样给孩子退烧,第二天娃差点没了...

----老人这样给孩子退烧 , 第二天娃差点没了... //---- http:// //

因为宝宝们的体温中枢还未发育完善 , 遇到呼吸道感染、过敏、着凉等情况都可能出现体温升高、发烧的情况 。

发烧的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寒战期:

发热伊始时 , 宝宝的体温定点被调高了 , 为了迅速达到设定温度 , 宝宝的身体就给体温调节中枢发信号:“宝宝不舒服啦!快把体温升起来!”通常在这个阶段 , 会感到寒冷、手脚冰凉 。

高热期:

宝宝的体温达到最高设定温度时 , 就到了高热期 。 这一阶段是发烧时最难受的时候 , 体内一团火却无处散热 。

退热期:

在服用药物或者疾病褪去后 , 体温回归正常 。 同时间散热能力突飞猛进 , 体内的“一团火”就会通过排汗的方式散出 。

所以“捂汗”与否 , 身体都会自然排汗散热 , 真出了汗 , 也并不是“捂汗的功劳” 。

这么做也许对成年人来说影响不大 , 但对宝宝来说 , “捂汗”这一方式就是在做危险的无用功 , 并且是拿宝宝的生命在做赌注 。

4

孩子发烧

怎么做才安全?


老人这样给孩子退烧,第二天娃差点没了...

----老人这样给孩子退烧 , 第二天娃差点没了... //---- http:// //

我们只需秉着一个原则:孩子怎么舒服怎么来:

1

衣着适中 , 别再“裹粽子”了

将孩子的衣扣稍稍解开 , 适当的减少衣被 , 这样有助于身体机能性的散热 , 穿衣数量跟大人一致或少一件即可 。

2

室内温度要适宜

一切以孩子的舒适温度为主 , 冬日可以开空调调节 , 建议温度26℃ 。

3

服药降温

孩子体温高于38.5℃可以服用布洛芬(美林)和 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等安全药物来降温 。

宝宝冷就盖被子 , 觉得热就散热 , 针对症状做出相应的舒适措施 。

切记 , 我们所有方法的出发点不是治病 , 是要让孩子感到舒适 。


老人这样给孩子退烧,第二天娃差点没了...

----老人这样给孩子退烧 , 第二天娃差点没了... //---- http:// //

◆◆

小贴士:

◆◆

最后要提醒各位宝妈 , 宝宝发烧时出现以下情况 , 不要犹豫 , 立马送医院!

1、宝宝体温39.5℃以上;

2、孩子不能喝水 , 或出现高热惊厥;

3、宝宝精神状态差 , 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 , 久睡不易叫醒;

4、孩子呼吸时有喉喘鸣声;

5、感冒后孩子呼吸加快(2个月以下的小婴儿每分钟呼吸次数大于60次 , 2个月至1岁的儿童每分钟呼吸次数大于50次 , 1~4岁的儿童每分钟呼吸次数大于40次) , 可能引发了轻度肺炎;

6、孩子呼吸加快并出现上胸凹陷(指孩子吸气时胸壁下部凹陷 , 这是由于肺部组织弹力差 , 吸气费力所致) , 有此特征说明孩子已经出现了较明显的呼吸困难 , 可能是重度肺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