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养出“熊孩子”,一定要做到这几点

美国教育家简·尼尔森曾说过:孩子行为背后的首要目的是追求价值感和归属感 。

电影《地球上的星星》里 , 伊夏在学校里被同学们排斥 , 老师们也视他为眼中钉 , 本来就感觉不到价值感的他最后又被迫转到寄宿学校 , 父母每周只能来看他一次 。 当母亲电话告诉他下周六不能来看他了 , 一滴泪从他的眼角流下 。 在寄宿学校 , 从他的眼神中看出木讷、发呆 , 甚至是绝望厌世 , 因为他仅有的归属感也没有了 。


避免养出“熊孩子”,一定要做到这几点

----避免养出“熊孩子” , 一定要做到这几点//---- http:// //

《正面管教》一书中有句话: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 , 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

为什么丧失了信心会行为不当呢?

儿童心理学家德雷克斯发现 , 当孩子们丧失信心时 , 他们会为自己选择四个不恰当或者错误的目的 。

  • 寻求过度关注
  • 寻求权力
  • 报复
  • 自暴自弃

所以 , 你可以把电影和生活里孩子不良的行为对号入座 。


避免养出“熊孩子”,一定要做到这几点

----避免养出“熊孩子” , 一定要做到这几点//---- ht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