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变冷冻疮找上门?青岛专家支招教你防误区
摘要:坚持体育锻炼是预防冻疮的好方法,因为锻炼可以有效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防止冻疮趁虚而入。----(小编简略摘要到此结束,下面是正文内容。)
正文开始>>>
图文无关
小孩子因为生冻疮性情烦躁,让家长们不得安宁;老人们冬天本来手脚就不利索,冻疮更加让他们坐立难安;特别是有些女孩子,一双手伸出来,10根手指就像10根胡萝卜,又红又肿!最让人苦恼的是,冻疮还具有“记忆”功能,去年某个部位生过冻疮,今年很有可能继续复发。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专家就来一一解答关于冻疮的那些事儿。
什么是冻疮?有哪些临床表现?
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症损害,好发于初冬、早春季节,以儿童、妇女和末梢血液循环不良者为多见,常见肢体末端皮肤发凉、肢端发绀、多汗、局部瘙痒、疼痛等表现,病程漫长,反复发作。冻疮的皮损好发于手指、手背、面部(尤面颊)、耳廓、足趾、足缘、足跟等处,多呈对称性分布。
为什么会长冻疮?
寒冷是冻疮发病的主要原因。人体的皮肤在遇到寒冷(0~10℃)、潮湿或冷暖急变时,局部小动脉发生收缩,久之动脉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淤血,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当皮肤因此出现缺血和缺氧时,就容易损伤而生冻疮。此外,人体自身的皮肤湿度、末梢微血管畸形、自主性神经功能紊乱、营养不良、内分泌障碍等因素也可能参与发病。缺乏运动、手足多汗潮湿、鞋袜过紧以及长期户外低温下工作等因素均可诱发冻疮的发生。
防治冻疮常见哪些误区?
误区一:得了冻疮用热水泡
部分冻疮患者喜欢把患部直接泡入热水中或用电暖气烘烤患部,这样反而会使冻疮加重。专家介绍,温水浸泡法的确可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但此法只适用于冻疮形成前,可以减少冻疮的发生几率,但对于已经形成的冻疮是没有治疗功效的。受冷后泡热水会使局部血管更加膨胀,渗出物更多,反而会加剧肿胀!局部冻疮的康复要领是:一点一点地、慢慢地用与体温接近的温水浸泡患部使之升温。
误区二:红辣椒、白酒擦
不少冻疮患者都会在网上找到一个治疗冻疮的偏方:“红辣椒10克,去籽后切碎,放入60毫升白酒中浸泡7天,然后用消毒棉签蘸少许药液外搽,每日2次。”但是不少患者照做后没几天,冻疮反而更严重了。
专家提醒,这种偏方只适用于冻疮早期的治疗,一旦冻疮的水泡破了,皮肤出现破损,再使用这些偏方就不合适了。因为辣椒、生姜中的刺激成分会刺激破溃面,加重冻疮症状。这类患者务必要及时到医院皮肤科进行专业处理,用无菌纱布包扎,并注意保暖。专家建议,一旦冻疮发生,最好及时到医院就诊,使用专门的冻疮药膏和消肿药膏进行治疗。
误区三:使劲搓受冻的地方
冻疮除了容易发生在手背部,耳廓处的冻疮也并不鲜见,而不少人都喜欢通过搓耳朵来自我治疗,以为搓一搓血液循环就好了,这种做法其实并不可取。专家指出,用力搓已经出现冻疮的耳朵,会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发生耳廓假性囊肿和耳廓软骨膜炎。但是如果作为冻疮尚未形成前预防冻疮的方法,还是可行的。
- #宝宝说妈妈爱#原创天气冷孩子的洗澡越热越好?妈妈别搞错了!
- 小宋和小宝■冬季天气寒冷,这三个时间段别给孩子洗澡,很容易降低他的免疫力
- 莹莹育儿:孩子天气越凉越踢被子?其实不是因为热,这些“苦衷”妈妈不知
- #儿科医生雨滴#原创冬季洗澡天气太冷,当心取暖浴霸伤害宝宝的视力
- 小宋和小宝:天气再冷也不能让宝宝这样睡,小心发育迟缓,将来比同龄人矮一截
- #生了么#宝宝冬季易患流感、冻疮、低体温症,家长该如何护理宝宝?
- 『90后俏妈育儿』冬天气温寒凉,这四个时间段别给宝宝洗澡,容易降低宝宝免疫力
- 「靠谱育儿说」小寒过后,别怪咳嗽“缠上”娃,天气再冷,孩子也不能这么睡
- 「靠谱育儿说」冬天气温寒冷,这三个时间段别给孩子洗澡,很容易咳嗽降低免疫力
- 【育儿趣乐园】小寒天气更冷,医生劝告:3个时间别给孩子洗澡,容易降低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