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新生儿黄疸,这3种属于病理性,新手宝妈别大意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新生儿黄疸 , 这3种属于病理性 , 新手宝妈别大意

一个群里的新晋爸爸 , 在群里问大家:自己儿子生下来之后说是有黄疸 , 医生说要照蓝光 , 他想给照 , 但是老婆说之前看过一些知识普及 , 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照 。 这位爸爸很担心:不照的话会不会出现一些大问题?

但是老婆又说:你忍心把孩子一个人孤零零扔进保温箱吗?再说谁知道这蓝光会不会有其他问题 , 辐射之类的?

其实 , 这种纠结的心态 , 似乎每位父母都经历过 。 我当时生了儿子 , 护士也是说有黄疸 , 问要不要照蓝光 , 我当时也是战战兢兢的心理:不照吧 , 胆红素的值确实高 , 照吧 , 之前我事先也做过一些功课 , 看到一些过来人说过:只要不严重 , 没必要照 。

后来我还是决定不照 , 当时我是想 , 如果特别严重的话 , 医生会通知我 , 而不是仅仅由护士问一下 。 但是回家后 , 我还是担心了一个月 , 怎么看自己家娃怎么脸色黄黄的!当时又是冬天 , 只能在室内照照太阳光 , 经常雾霾天 , 光照也不足 , 真心郁闷了一个月 。

一个月后社区医院来家访时 , 我迫不及待地问 , 这孩子是不是还有黄疸啊?我怎么觉得脸色黄黄的?医生看了一眼 , 笑了 , 说:这还黄啊?没有黄疸啦 。

我的心 , 才终于咚地一下落地了 。


                    原创            新生儿黄疸,这3种属于病理性,新手宝妈别大意

---- 原创 新生儿黄疸 , 这3种属于病理性 , 新手宝妈别大意 //---- http:// //

黄疸形成的原因

新生儿出生后 , 过多的红细胞破裂 , 释放出大量的胆红素 , 但是 , 新生儿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很低 , 过多的胆红素无法排出 , 就形成了黄疸 , 这种现象是每个宝宝都会出现的现象 , 这种黄疸属于生理性黄疸 , 也叫非疾病性黄疸 , 对新生儿是没有危害的 。

如何测量黄疸?

宝宝出生后 , 医生会进行经皮胆红素浓度检查 , 会使用一个仪器在孩子的额头 , 面部 , 前胸皮肤都轻轻触碰一下 , 这时候仪器就会出现一个数值 , 这个数值就是孩子的胆红素数值 , 医生会取这三个点的平均值 , 得出孩子的黄疸值 。

黄疸值两种计量单位是毫克/分升和摩尔/升 。


                    原创            新生儿黄疸,这3种属于病理性,新手宝妈别大意

---- 原创 新生儿黄疸 , 这3种属于病理性 , 新手宝妈别大意 //---- http:// //

黄疸的分类: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

出生后2-3天出现 , 一周后逐渐消退 , 最晚不会超过2周早产儿需要多注意一些 , 可能延续到4周左右消退最早出现在脸上 , 随后慢慢到全身黄疸的程度比较轻孩子不会有烦躁 , 难受的样子

病理性黄疸:

首先先给宝妈们吃颗定心丸 , 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并不高 , 大概也就在万分之一左右 。

病理性黄疸一般是这几种情况:

1.ABO溶血症

这种情形是妈妈是o型血 , 而孩子是A型或者B型 , 可能会发生ABO溶血症 , 一般宝妈自己是O型血的 , 可以在宝宝出生后 , 关注一下宝宝的血型 , 其他血型的不用担心这种状况 。

2.核黄疸

核黄疸又叫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 会引起婴儿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伤 , 比如说引起听力、视力、运动以及智力的障碍 。 这种情形一般产生原因是早产儿 , 或者有缺氧等现象导致的 。

一般情况下 , 足月儿宝宝的总胆红素值超过18-20mg/dl时可能出现核黄疸 , 需要注意的是 , 早产儿总胆红素值不超过12mg/dl或15mg/dl时也可能出现核黄疸 。 早产儿需要格外注意一下 。

如果有疑似核黄疸 , 需要通过蓝光照射、血浆置换 , 应用人血白蛋白等相关药物进行治疗 。

3.母乳性黄疸

这种也是比较常见的黄疸类型了 , 是宝妈在喂养母乳过程中引发的黄疸 。


                    原创            新生儿黄疸,这3种属于病理性,新手宝妈别大意

---- 原创 新生儿黄疸 , 这3种属于病理性 , 新手宝妈别大意 //---- http:// //

其中 , 第一种和第二种黄疸需要及时去医院就医 , 同时在妈妈生完宝宝住院期间 , 有类似前两种情况时 , 医生也会及时给与重点关注 , 所以宝妈也不要太担心 , 下一篇我将重点阐述母乳性黄疸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方案 , 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