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真有那么可怕吗?我在孩子身上做了两个“实验”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零食真有那么可怕吗?我在孩子身上做了两个“实验”
作者:包丽敏
本文由:我想这样爱你(LearnFromParenting)
1
先承认 , 我标题党了 。 因为所谓“实验” , 我理解应该是被设计出来的 , 用来验证某个结论;而我在孩子吃零食这件事上 , 并没有刻意设计什么 , 只是顺势而为充当了一个观察者 。
我猜 , 关于让不让孩子吃零食、吃多少、什么时候吃 , 可能是无数爸妈心头的痛 , 有多少家庭为了零食发起过或正在上演有形无形的“战争” 。
我当然也不例外 , 也曾经为糖果和零食结结实实焦虑过 。
---- 零食真有那么可怕吗?我在孩子身上做了两个“实验” //---- http:// //
孩子一岁之前 , 我从不在他的食物里添加糖 , 他也全然不知世上还有糖这种东西 。 但我知道他总有一天会发现它 。 后来 , 我把买回的糖果放在他够不着的柜子里 , 他想吃的时候 , 我就拿出一支两支;但我也知道 , 总有一天 , 他会有能力找到它们 。
糖果大概是魔鬼的创造 , 天底下可能没有一个孩子能抵挡它的诱惑 。
孩子快满两岁半 , 一天下午 , 他先是一支接一支吃了四支棒棒糖;过了一会儿 , 又把家里的白糖罐找出来 , 用勺子一勺一勺舀着吃了几勺;到晚上 , 要在面包上抹厚厚的果酱来吃 , 先来蓝莓果酱 , 再来草莓果酱 , 干脆不要面包了 , 直接再吃点果酱吧;再接着 , 还想喝一大碗甜甜的冰糖梨水 。 到后来 , 我感觉他呼出的口气都有一股子糖酸味 。 那一天 , 我仿佛看到了洪水猛兽 。
而且 , 要不了多久 , 他就发现了超市和便利店 , 天哪 , 那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宝藏!
货架上摆满了糖果 , 闪着诱人的光;哦 , 还有食品工业造出的五颜六色、花里胡哨的零食 , 靠糖和人工香精伪造出各种香甜迷人的滋味——这大概是魔鬼的另一项创造 。
我当然满腹忧虑:
吃多了会长虫牙的;会因此吃不下正餐的;会不会从此就嫌饭菜清淡寡味 , 不好好吃饭了?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和生长?……
这些看起来都是很现实的后果 , 不过后来我想 , 这些忧虑当中其实都暗藏着我们成年人的一个信念:只要我们不加管制 , 在糖果和零食面前 , 孩子就会“纵欲无度” 。
说到底 , 很可能是我们不信任欲望 。 我们害怕如果不筑以堤坝 , 欲望会像洪水泛滥 。
但这个信念是不是真的可靠呢?
我决心顺其自然 , 不筑堤坝 , 让自己当一个从旁观察的人 , 看看究竟会发生什么 。
---- 零食真有那么可怕吗?我在孩子身上做了两个“实验” //---- http:// //
我干脆把家里的糖果和零食 , 放在孩子触手可及的地方 。 他想吃多少 , 想什么时候吃 , 一概不干涉、不反对 。
两岁十个月 , 我们去宜家 , 小家伙发现了几乎整整一面“糖果墙” , 整排架子上一格一格盛满各色糖果 。 他瞪大了眼睛 。
我听到自己脑子“嗡”地一响 , 心里叫一声“完了” 。
但我把小铲子递给他 , 说:“你想买哪种就自己挑吧 。 ”我拿着一只纸袋 , 像随从一样跟在他后面 , 好让他把挑中的糖果倒进来 。 他踮着脚尖从架子这头移到那头 , “要买这个!”“再买点这种!”“妈妈 , 这里还有像动物一样的软糖!”……每一句都是欲望的一声欢呼 。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 不放过每一格 , 来回挑选了好几遍 。 最后 , 把铲子递回给我 , 说:“好了 , 够了 。 ”
我又一次惊讶了 。
几十种糖果 , 他挑中的只是其中几种;我原本以为他会买满满一纸袋 , 说不定还不够 , 可他挑好的只是在袋底薄薄铺了一层 , 大约六分之一袋吧 。
小屁孩宝贝似地把这只纸袋一路捂到家 。 然后 , 守着它 , 坐在沙发上 , 专心致志地开始品尝这些美味 , 半晌发出一声满足的感叹:“妈妈 , 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漂亮的糖果呢!”就连尿尿也要带着糖果一起去 。
那份喜悦、开心和满足啊!我们成年人哪天坐拥一座城堡可能也不过如此吧?
这些糖果他吃了几天才吃光 。
欲望最富张力、最“疯狂”的第一天 , 吃得最多;第二天迅速减半 , 第三天再大大削减 。 第四、第五天 , 他几乎都快把它们遗忘了 。
小家伙最开始会去商店购物的时候 , 通常只在货架边看来看去 , 然后挑个一样两样或三样就心满意足了 。 但到了三岁半左右 , 风格大变——水果软糖每种口味的都来一瓶 , 这种饼干每种口味的都来一包 , 冰柜里的冰激凌也都每样来一种吧……
有那么几次 , 我们都是拎着几十上百元的一兜子零食离开商店 。 便利店的姑娘一开始很讶异 , 问我:“是不是今天宝贝表现特别好啊?”言下之意 , 要不怎么能给买这么多零食呢?
说实话 , 最初看着小屁孩“豪放”采购的时候 , 我又着实焦虑了一下:这么下去 , 以后会不会越买越多啊?但其实 , 这种大采购也就那么几次而已 。 时多时少地热衷采购了一段时间以后 , 他对采购的兴趣就淡了 。
后来有时进商店转一圈 , 又恢复到之前挑个一样两样三样就够了的状态 , 有时发现没有想吃的 , 就空手离开 。
他买回来的各种好吃的 , 棒棒糖、饼干、薯片、小馒头、果冻、由衷赞叹“太好吃了”的冰激凌 , 等等 , 命运基本跟宜家糖果一样 。 刚买回的时候欢欣雀跃 , 充分品尝 , 之后就慢慢冷落了 。 2018年春节买的一兜子冰激凌 , 一年多过去了 , 到现在还有两三支彻底被遗忘在冰箱冷冻室里 。
我观察 , 他吃得最多的那一天 , 确实会影响一顿两顿正餐 , 但之后又会补回来 , 他也并没有因此就嫌弃饭菜 。 有时他还会自己搭配 , 吃一点零食 , 再吃一点饭菜 。 至于牙齿 , 平时就多费点事做做漱口、刷牙、涂氟之类的防护 。
我在客厅专门放一张小矮桌 , 供他摆放、由他管理他的各种零食 。 桌上总是满满当当 , 因为他对这些零食通常都是浅尝辄止 , 剩余的大多都是家人赶在过期之前帮忙吃完 。
一个欲望升起 , 他就结结实实地拥抱它 , 满足它 , 体验它 , 释放它 , 然后就不再执着于它了 。
我作为旁观者感到惊叹:
孩子并没有如我之前设想会“贪得无厌” , 他知止、有度 。
欲望没有像洪水 , 而是像一条自然流淌的溪流 。 或许它本来就是一条自在的溪流 。
我甚至想 , 兴许 , 这世间本就没有无度的欲望 , 只有被扭曲的欲望 。
---- 零食真有那么可怕吗?我在孩子身上做了两个“实验” //---- http:// //
2
他快满四岁的时候 , 我无意中做了一个“对照实验” 。
那时我海淘了一瓶维生素软糖、一瓶DHA软糖 。 瓶上文字说明 , 每天只能各吃两颗 。 这下我就只能跟他解释了瓶上写明的这一“规则” , 对他实施“管制”了 。
结果真叫我意外 , 这小屁孩对这两瓶软糖燃起了莫大的兴趣 , 而且兴趣持续之久 , 超过他之前吃过的所有好吃的 。
每天吃这两种软糖都成了一种期待 , 每天都问:“今天还能吃维生素软糖和DHA软糖吗?”如果早上我忘了拿给他吃 , 晚上他必定记得问我 。 有几天早上 , 更是一醒来就要起床 , 迫不及待去吃软糖 。
这种惦记、迫切、热烈 , 整整持续了一个月 , 直到两瓶60粒装的软糖全部吃完为止 。 相比而言 , 从便利店买回的各种果汁软糖 , 通常三两天就失去了兴趣 , 有几瓶甚至保持未开封状态好久 。
是不是管制真的反而会让这种渴望更炽热、更诱惑?
人为制造出的匮乏和稀缺 , 是不是反而抬高了这些被禁之物在孩子心目中的“身价”?
3
孩子对零食的热爱 , 其实也好理解 , 作为这个世界的新来者 , 他们对一切都好奇 , 一切都想去探索 。 他们在小的时候用口品尝、辨认各种滋味 , 就是一种重要的探索 。
好奇得以满足、味觉得以被刺激、这个陌生的世界得以被认知 , 这过程中激发出的快乐 , 对于孩子而言可能既真切、闪亮 , 又巨大、强烈 , 只不过得不到我们成年人的珍视罢了 。
我倒不是在试图证明零食、糖果的完全无害性 , 只是想说也许这些东西并不如我们焦虑之时想得那么可怕 。
当然 , 我依然希望食品厂家能在零食里少点少点再少点人工添加剂 。
但任何事情都是各种利弊的权衡取舍 , 就看我们看重的什么 , 不看重的又是什么 。
对于孩子来说 , 如果一个强烈的渴望始终得不到满足 , 他需要付出额外的精力和能量去压住这个总在蠢蠢欲动的渴望 , 就像我们需要使劲将一块木头摁进水里一样;又或者 , 孩子会花费额外的心神去想尽办法、迂回曲折地满足自己的渴望 。 而这些心力和能量 , 原本可以更多地用于探索和成长 。
---- 零食真有那么可怕吗?我在孩子身上做了两个“实验” //---- http:// //
我有个朋友跟我讲了一件事 。
去年中秋 , 她的孩子四岁多一点 , 那天一反常态 , 不要妈妈帮着准备书包 , 急急忙忙就要出门去幼儿园 。 原来 , 妈妈只同意他带一块月饼 , 但他偷偷在书包里放了两块 。 妈妈震惊极了 , 但她不动声色地先处理了这件事 , 既没让小家伙成功“蒙混过关” , 也没有批评他竟然撒谎(这么小的孩子还没有撒谎的概念 , 更不必道德评判) 。
她后来跟我分享说 , 这件事给她极大的震动 , 她决定在零食这件事上进一步放开管制 , 她意识到孩子已经会为了满足自己的渴望开始“斗智斗勇”了 , 如果管制持续 , 孩子也会努力去想更多的“花招” , 她不想孩子在这上面花费他的才智和心力 。
其实如果真的进入某种“游击”状态 , 孩子固然费神 , 大人何尝不也费神?
而且 , 这期间如果施以不恰当的各种“威逼利诱”说教指责 , 还会消耗亲子之间的关系 。
有时出于长期的管制 , 孩子确实看上去能管住自己的渴望了 , 但也有可能将来会出现报复性补偿 , 或者有可能在内心里隐秘地羞耻于自己会产生这些渴望 , 有种“不应得”“不配得”之感 。
4
我这里分享的观察所得 , 当然未必适用于所有孩子 。
比如 , 有的孩子确实会出于某些情绪比如焦虑 , 而借助不停地吃来缓解 , 这种情况下他们真的未必能“知止、有度” 。 当然 , 这种情况下 , 应该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 但也并不是禁止吃 。
我也不是要论证和标榜自己有多正确高明 。
我们与孩子相处的方式 , 不能用对或错、是或非来简单地评判 。
同样一种焦虑 , 我感受到的强度可能只有5分 , 但另一个人感受到的强度可能就有10分 。 我不能因为我克服了这种焦虑而别人没做到 , 就认定那些做不到的人真是糟糕 。
面对同样的情境 , 每一位父母那一刻的感受、心理和应对都不尽相同 , 都是每个人过去一切经历在那一刻的呈现 , 其来有自 。
只是这些关于零食的故事 , 给了我一些感悟 , 让我有一种想要分享的冲动 。 而且我想 , 这只是到目前为止的故事 , 谁知道今后孩子还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和挑战等着我呢 。
而变化和挑战恰恰是孩子最擅长的 。
---- 零食真有那么可怕吗?我在孩子身上做了两个“实验” //---- http:// //
不过 , 这个零食的故事或许可以告诉我们:
如果我们不是只想着用什么法子去让孩子遵守我们制定的规则 , 而能再推敲一下那些规则是否真有必要 , 是否真的非如此不可 , 我们或许就会发现 , 养育中非如此不可的规则真没那么多 。
而我们由此也能解开内心深处对我们自己的一些绑缚 。
作者:包丽敏 , 前媒体人 , 在报纸杂志当过采访人员、编辑、主编 , 变身一枚老母亲后 , 爱上养育 , 著有《孩子 , 我 愿意这样爱你》一书 , 读完可能打破你的养育三观 。 公众号:我想这样爱你(LearnFromParenting) 。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关于零食 , 我在孩子身上做了两个“实验”》转载已获授权 。 图片来源:pexels
编辑:刘韶斐
- 育儿之百科全书■4种零食已经被医生列入“黑名单”,还经常买给娃吃,简直坑娃
- [孕育岛]原创这3种零食让孩子多吃点,以后聪明健康长大个,家长们别管的太严
- 靠谱育儿说■家长需注意,几种零食已被儿科医生列入“黑名单”,家里有就扔了
- [做个好孕妈妈]教你如何给孩子选零食,原来秘诀全在包装上
- 「孕妇产妇幼儿新生儿早教妈妈网」好可怕!宝宝天天吃的这 4 种东西,竟然比抹布还脏!
- 「二胎常识」原创为了吃罐子里的一点零食,4岁宝宝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
- 『爆炸母婴课堂』寒假延长,孩子在家被零食包围?这3类“假牛奶”早已列入黑名单
- 拜托了爸妈@原创孕期不能吃零食?这5种零食孕妈可以多吃,宝宝智商高出一大截
- 春龙和宝宝:孩子常吃这5种小零食,既补脑还有助于长个,妈妈别再拒绝他了
- [春龙和宝宝]父母尽量多给孩子吃这4种“零食”,或能促进脑部发育,别不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