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手机、不刷牙、吃零食……比说教更管用的是这一招!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玩手机、不刷牙、吃零食……比说教更管用的是这一招!

如果要问起带娃路上什么事情最能引起爸爸妈妈的一致的吐槽 , 那无非是孩子的很多生活习惯不能很好的养成 。

我们采访了100名儿科医生 , 面对孩子这些生活习惯 , 也经常会受到孩子们“不定时”的挑战 。

随便问一下身边的爸妈 , 应该都会有这些困惑吧 , 因为不规则的作息和营养不均衡的饮食 , 以及运动状态达不到的话 , 极容易给孩子的健康埋下隐患 。

美国儿科学会(AAP)提出的指导方针中 , 比如屏幕时间使用的控制和营养摄取的方式这两块内容 , 其实是具备“官方”的指导性建议的 。 但实际操作起来 , 还是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挑战” 。

守护孩子们健康的儿科医生是不是会对自己的孩子有更科学的要求和操作呢?实际上 , 他们有时候也很难遵守科学的育儿规则 , 但会通过灵活的方式来督促孩子 , 让我们看看他们都遇到了哪些“育儿挑战” , 又是怎么解决的 。

有关电子屏幕的使用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18个月以下的孩子不应使用屏幕(家庭视频聊天除外);18~24个月的孩子 , 可在家长陪同下 , 少量适度观看;2~5岁的孩子 , 限制每天使用屏幕1小时 , 观看高质量的教育类、互动性强的节目;6岁及以上 , 设定每天不变的时间限制(2小时以内 , 比如1.5小时) , 并确保不会干扰充足的睡眠和身体活动 。


                    玩手机、不刷牙、吃零食……比说教更管用的是这一招!

---- 玩手机、不刷牙、吃零食……比说教更管用的是这一招! //---- http:// //

但实际状况是——

在我们的背包里 , 车里的座椅靠背 , 甚至是在餐厅的桌子和墙壁上 , 极有可能出现电子屏幕 , 到目前为止 , 限制孩子看电子屏幕的时间这一项规则 , 是包括儿科医生妈妈在内的所有妈妈们一致认为最麻烦的一个问题 。

电子屏幕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

纽约布朗克斯蒙特菲奥雷儿童医院教育副主任Rhonda Graves Acholonu博士说:


                    玩手机、不刷牙、吃零食……比说教更管用的是这一招!

---- 玩手机、不刷牙、吃零食……比说教更管用的是这一招! //---- http:// //

这一点相信我们作为家长都深有体会 。

虽然我们不能把电子屏幕一棒子打死 , 但还是需要有时间和目的性的规划要求 。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家长一定要制订家庭媒体计划 , 明确规定孩子何时何地使用屏幕 。

堪萨斯城的儿科医生Rupal Gupta说:


                    玩手机、不刷牙、吃零食……比说教更管用的是这一招!

---- 玩手机、不刷牙、吃零食……比说教更管用的是这一招! //---- http:// //

如果父母有时间 , 最好还是尽量多的跟孩子进行亲子活动 。 比如玩乐高、亲子阅读 , 一起做手工等 , 而不是用玩手机这种方式来敷衍孩子 。

有关孩子刷牙的习惯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孩子应该每天使用含氟牙膏刷两次牙 , 在3岁之前使用一粒大米的量 , 3岁之后使用一颗豌豆大小的量 , 在父母的监督指导下刷牙 , 直到8岁左右 。 美国儿科牙科学会建议孩子们刷满整整2分钟 , 一天两次 。


                    玩手机、不刷牙、吃零食……比说教更管用的是这一招!

---- 玩手机、不刷牙、吃零食……比说教更管用的是这一招! //---- http:// //

然而在每天实际刷牙的计划中 ,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顺利进行 。

比如当时间很紧张的时候 , 就很容易忘记刷牙 , 而且 , 孩子从最开始就很配合刷牙的真不多 。

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儿科医生Silvia Pereira-Smith说:


                    玩手机、不刷牙、吃零食……比说教更管用的是这一招!

---- 玩手机、不刷牙、吃零食……比说教更管用的是这一招! //---- http:// //

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显示:

21%的5岁及以下的孩子至少有一颗龋齿 , 超过一半的学龄儿童也是如此 。 随着孩子长大 , 婴儿牙齿腐烂会导致牙根出现问题 , 所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非常重要 。

美国儿科学会发言人 , 医学博士Shelly Flais说:


                    玩手机、不刷牙、吃零食……比说教更管用的是这一招!

---- 玩手机、不刷牙、吃零食……比说教更管用的是这一招! //---- http:// //

虽然我们都知道 , 刷牙这件事非常重要 , 坚持这个习惯 , 的确会比较难 , 但也要努力坚持下去 , 看看儿科医生是怎么做的:

华盛顿特区的儿童国家学校儿科医生Jessica Lazerov说:


                    玩手机、不刷牙、吃零食……比说教更管用的是这一招!

---- 玩手机、不刷牙、吃零食……比说教更管用的是这一招! //---- http:// //

改善挑食和吃糖的习惯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限制甜食和含糖饮料 , 遵循美国农业部的儿童每日饮食摄入量建议:1~1杯半水果 , 1~2杯半蔬菜 , 2~3杯乳制品(奶酪、酸奶、牛奶) , 根据年龄调整 。 虽然美国儿科学会没有提出对糖的具体限制 , 但是美国心脏协会建议孩子每天食用或饮用少于6茶匙(25克)的糖 。 (这个食用量不包括天然存在的糖类 , 如水果和牛奶等食物中的果糖和乳糖 。 )

前几天我们也写过《它让孩子上瘾 , 和烟草酒精一样 , 孩子天天在吃》一文中也提到过糖的危害 。


                    玩手机、不刷牙、吃零食……比说教更管用的是这一招!

---- 玩手机、不刷牙、吃零食……比说教更管用的是这一招! //---- http:// //

但在实际养娃的时候 , 孩子对蔬菜的挑剔和对含糖的事物的过分依赖 , 的确会让我们抓狂 。 儿科医生父母虽然会具备很多养育孩子专业性的知识 , 但在实际生活中 , 也同样面临这个困惑 。

波士顿儿科医生BrendaAnders Pring说:


                    玩手机、不刷牙、吃零食……比说教更管用的是这一招!

---- 玩手机、不刷牙、吃零食……比说教更管用的是这一招! //---- http:// //

即使我们经常在家里计划好吃什么 , 给孩子准备多种健康的饭菜和零食 , 我们也无法控制孩子在外面的饮食内容 。

底特律的儿科医生 , 医学博士Erika Crane则说:


                    玩手机、不刷牙、吃零食……比说教更管用的是这一招!

---- 玩手机、不刷牙、吃零食……比说教更管用的是这一招! //---- http:// //

Flais博士则表示 , 不要强迫孩子吃完他们盘子里的食物 , 或吃他们讨厌的食物 。


                    玩手机、不刷牙、吃零食……比说教更管用的是这一招!

---- 玩手机、不刷牙、吃零食……比说教更管用的是这一招! //---- http:// //

她发现孩子喜欢“苹果薯条和番茄酱”作为零食 , 于是就想办法把苹果切成火柴棍形状 , 撒上肉桂 , 并用草莓果冻替代番茄酱作为蘸酱 。 对于很多挑食的孩子来说 , 无疑是个好办法 。

而对于预先包装食品 , 许多医生选择椒盐卷饼、奶酪棒、苹果酱、安妮饼干、蛋白质棒 。 又好吃又有营养 。

保持运动的习惯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3~5岁儿童应每日进行各种强度的身体活动 , 在游戏中练习基本运动技能 , 6岁及以上的儿童每日应保持至少60分钟的中等至较高强度的身体活动 。

我们半月前体育专题周的时候也专门提到了 , 虽然理论上要求孩子每天都要进行体育运动 , 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达到最近本的运动量 。


                    玩手机、不刷牙、吃零食……比说教更管用的是这一招!

---- 玩手机、不刷牙、吃零食……比说教更管用的是这一招! //---- http:// //

比如美国只有1/4的学龄儿童达到了每天建议的运动时间 。 更多的时间 , 被用在了观看电子屏幕和其他类型的活动中了 。

Flais博士说 , 孩子们在学校的运动也没有过去那样多了 。 只有65%地区的美国小学需要定时休息 , 甚至在法律规定必须保证体育课的州 , 孩子们每周也只能得到60~100分钟运动时间 。

在这种现实前提下 , 利用团队来进行运动和积极的课后活动是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锻炼的好方法 。

Flais博士补充说:


                    玩手机、不刷牙、吃零食……比说教更管用的是这一招!

---- 玩手机、不刷牙、吃零食……比说教更管用的是这一招! //---- http:// //

科罗拉多州岩石城的儿科医生 , 医学博士Jamaya James也表示:


                    玩手机、不刷牙、吃零食……比说教更管用的是这一招!

---- 玩手机、不刷牙、吃零食……比说教更管用的是这一招! //---- http:// //

我相信 , 带娃过程中布满了各种挑战 , 这一点所有的爸妈都深有感触 。

我们引导孩子要坚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的方法 , 除了自己要以身作则之外 , 也要用利用巧妙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

为什么孩子会“不听话”?

事实上 , 我们在要求孩子做到不玩手机、按时刷牙、不可以吃零食的时候 , 如果给到孩子的是简单的规则、命令 , 孩子的执行效果一定很差 。

我们先别急着去责备孩子 ,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在孩子“不听话”的那个时候 , 他们心里面都在想些什么呢?

曾经看过一个视频 , 说的就是孩子之所以调皮 , 是因为不懂他们的内心真正需要的 , 我们做家长的 , 到底忽略了什么?

视频@腾讯视频《好孩子 , 熊孩子》

其实 , 这段视频中的所有问题 , 包括今天文章中所提到的各种孩子的“调皮捣蛋”表现的原因 , 都可以归结到一点——

孩子是否得到了有效陪伴?

看手机、不刷牙、吃零食 , 不运动……在孩子的整个养育过程中 , 这些问题是否能得到改善其实是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子互动的频率和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

如果我们能在工作之余 , 给孩子更多的陪伴 , 引导他们除手机以外的其他爱好 , 陪他们刷牙到6岁 , 跟他们讨论哪些是好的零食 , 哪些是坏的零食 , 跟他们一起进行多元化的运动项目 , 这些高效的亲子互动比起简单的说教 , 我们会发现 , 孩子也不会经常无理由地给我们“捣蛋”、“找茬”、“唱反调” , 反而会有越来越多亲子之间的默契涌现出来 。

所以 , 就算再睿智科学的儿科医生 , 也要跟娃斗智斗勇 。 跟孩子在一起 , 找到一些有趣的方法化解这些问题 , 多一点亲密陪伴 , 才是正途 。

推文彩蛋

Parents特邀国内外专家

提供独家内容

打造3-5分钟小微课

让你刷牙时间学会育儿新招

监制 /郑鑫

责任编辑/源满美术设计 / 凡凡尘

觉得有用 , 在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