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教孩子“谦让”?家长要警惕“登门槛效应”,把握好度是关键

文章纯属原创 ,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 ,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


千百年来 , "孔融让梨"的美德故事影响着一代又一代 , 孩子们从小就接受了父母的这种要学会谦让的品德教育 , 等到他们长大了便把这个理念灌输给他们的子女 。 谦让体现出来的心胸宽广、关照他人内心的品德魅力使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更能受他人的欢迎和喜爱令我们广纳朋友 。

不可否认 , 谦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 , 但是 , 请不要教孩子无原则地谦让!

桃子妈妈就经常在家的时候 , 向桃子灌输要学会谦让的思想 。 因为家里有个比她小两岁的弟弟 , 打弟弟一出生起妈妈就跟她说以后要照顾好弟弟 , 多让着他点 。

到了弟弟大些的时候 , 弟弟就总喜欢去抢着姐姐的东西玩 , 桃子也多数因为弟弟小的原因都让给他 。 妈妈买了俩姐弟都爱吃的零食 , 弟弟总是占着大份 , 有时候妈妈买的分量少了 , 桃子会懂事地说:"没事 , 给弟弟吃吧我不要 。 "其实却嘴馋地很 , 但也习惯性地舍弃自己的喜好 。

有一回六一儿童节 , 老师之前承诺给班上的小朋友说的:"哪位小朋友的表现好的 , 老师每次会给她盖一朵小红花 , 到了六一儿童节那天前五名的宝贝就可以挑选你们喜欢的礼物 。 "桃子本来就是乖巧懂事的孩子 , 听到老师说有大奖之后更是学习得更认真 , 结果红花榜上排名第一 。


总教孩子“谦让”?家长要警惕“登门槛效应”,把握好度是关键

----总教孩子“谦让”?家长要警惕“登门槛效应” , 把握好度是关键//---- ht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