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生长激素致矮小,还能长高吗?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缺生长激素致矮小 , 还能长高吗?

   缺生长激素致矮小 , 还能长高吗?

7岁女童身高落后标准15厘米 , 妈妈着急

华声在线8月18日讯 今年10岁的玥玥 , 身高只有132厘米 , 但根据医学标准她身高值应不低于140厘米 , 这让玥玥的父母忧心不已 。 8月17日 , 湖南省儿童医院第三季宝贝成长夏令营开营 , 玥玥母女也来到现场 。 该夏令营希望通过“科普宣讲+科学诊断+游戏运动+医疗干预”的增高模式 , 提高家庭和社会对身高的正确认识 , 从而帮助孩子们科学增高 。

玥玥从小就挑食 , 平常也吃得少 , 食物以蔬菜、水果为主 , 肉类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摄入极少 , 身高体重都低于同龄人 。 “参加这个活动 , 希望孩子能从主观意识上认识到应如何通过饮食、运动、睡眠来帮助她长高 。 ” 玥玥妈妈透露 , 目前孩子每天都跳绳、喝牛奶 , 希望自己再长高一点 。

来自常德的婷婷 , 今年7岁 , 刚过完生日的她 , 只许了一个愿望:“希望自己能长更高 , 这样就能撑起喜欢的裙子了 。 ”107.5厘米的婷婷 , 按科学预算 , 身高应在122厘米以上 。

妈妈周女士介绍 , 婷婷2-3岁时每年长4厘米左右 , 生长比同龄孩子迟缓 , 但自己没有重视 , 以为迟早会长 。 眼见孩子身高始终没有突破 , 周女士焦急万分 , 带女儿上医院做了一个全面系统的检查 , 结果是缺乏生长激素 。 目前 , 妈妈准备让她通过服药、注射来“拔一拔”身高 。

每到暑假 , 总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去医院 , 就诊的目的很明确:怎样长得更高?但同时 , 许多家长在矮小儿童的治疗方面存在盲区和误区 , 导致每年因矮小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的儿童不到30万名 , 真正接受合理治疗的矮小儿童不到3万名 。

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所所长钟燕教授介绍 , 当家长发现孩子有矮小倾向时 , 应带孩子去能够进行生长发育监测的正规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同时监测孩子饮食 , 孩子应做到不挑食、不偏食 , 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 。

父母还需敦促孩子运动 , 多做跳绳、篮球、羽毛球、游泳、跑步等户外活动;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 一般晚上9:00前入睡 , 最好不要超过10点 , 睡得太晚会错过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心理方面 , 父母应让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 , 良好的心情是“促长剂” 。

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采访人员 李琪 通讯员 姚溢钊 李奇 实习生 严语

延伸

如何计算遗传身高?

男孩=(父身高+母身高+13)/2±5 (cm) 。 女孩=(父身高+母身高-13)/2±5 (cm) 。 但决定身高的因素中 , 遗传只占三分之二 , 后天的环境条件占三分之一 , 矮小本质上是种可以医治的疾病 , 必须引起家长的重视 。 不少家长其实很早就发现孩子的身高问题 , 但一直以为只是“晚长” , 直到看到检查结果才发现骨骺已经闭合 , 基本没有长高希望 。

作者:李琪 姚溢钊 李奇 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