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手机,社会学专家定的15条手机使用家规,值得所有家长借鉴

有人说 , 在现代家庭里 , 主角有三个:家长、孩子 , 还有手机 。

有没发现 , 自从有了手机之后 , 一些原本朝气满满的少年 , 竟一言不语 , 两耳不闻窗外事 , 一心只顾刷手机 。

父母为此使出浑身解数 , 甚至是没收手机 , 都没多大作用 。 孩子沉迷于手机 , 成为了众多家长的一大难题 。

今天 , 给大家分享一位妈妈解决手机难题的心得 。

这位母亲给儿子写了一封信 , 在信中定下了15条使用手机的规定 , 值得所有家长思考!

这15条家规 , 不仅仅适用于孩子使用手机 , 其中反映出来的一些教育理念 , 更值得我们学习 。

亲爱的儿子:

你是一个优秀、有责任心的13岁男孩 , 理应得到这份礼物 。 不过在接受这份礼物的同时 , 你还得遵守一些规章制度 。

请把下面的使用合约从头至尾读一遍 。 我希望你能明白 , 我的职责是把你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对社会有益的年轻人 , 从而能够适应新技术且不被其左右 。

如果你没能遵守下列约定 , 我将终止你对这部手机的所有权 。

● 第一条:这是我的手机 , 我花钱买的 。 但我愿意借给你使用 , 你是不是应该对我心怀感激?

解读:这是财产权问题 。

在西方国家 , 父母的财产是父母的 , 和孩子无关 ,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理念 。

父母给孩子买东西 , 所有权仍然属于父母 , 孩子应该感恩 。

而中国传统的家庭观认为:父母、子女是一体的 。 久而久之 , 中国子女就会有这样一个思维定性:父母的财产都是我的 。

曾经在知乎上看到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人把父母的财产理所当然地视为自己所有?